在群山起伏的天山之下的戈壁深處,
有一座有著兩百多年采煤史的礦區(qū)。
這里“仍在服役”的蒸汽機車,
每天負責運輸上萬噸原煤。
這里是新疆哈密市三道嶺露天煤礦。
這里的“建設型”蒸汽火車,是中國僅剩仍投入工業(yè)生產鏈的最后八臺蒸汽機車。
直到現在,經常有國內外游客和攝影愛好者,不遠千里來到這里,感受工業(yè)革命時代的氣息。
蒼涼的戈壁荒漠依舊會傳來火車的鳴笛聲,蒸汽機車繼續(xù)在這里發(fā)揮著余熱。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里維西克發(fā)明世界首臺蒸汽機車,作為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產物,蒸汽機車曾經推動了整個世界的發(fā)展。
本世紀初,全國各地的蒸汽火車逐一退出歷史舞臺。而在新疆三道嶺,由于新型機車還沒有完全到位,蒸汽機車仍然承擔著煤炭開采和運輸任務,行駛在這一千余平方千米的礦區(qū)。這也是全國最后的大規(guī)模、成建制的蒸汽機車組。
2016年,一則“國內最后蒸汽機車即將退役”消息通過互聯網傳播迅速引爆,國內外眾多火車迷以及攝影愛好者開始向這座小鎮(zhèn)涌來。
軌道在夕陽的映照下,反射著醉紅的顏色,勾勒出完美的線條,像安放在生產線上的鍵盤
2017年,清明節(jié)假期,我們一行3人從昆明出發(fā),飛往蘭州,再經歷一夜的火車到達哈密市。相比于昆明到蘭州的2000公里,蘭州到哈密的1300公里,三道嶺距離哈密市區(qū)僅有80公里,一個小時的車程便可達到。
4月5日清晨七點,我們一行人坐上從哈密去往三道嶺的四人包車,出發(fā)前往三道嶺。剛出哈密城就進入到一片荒蕪的戈壁灘里。一個小時后,車子進入鄉(xiāng)鎮(zhèn)上的主干道,一條徑直的柏油路,停在鎮(zhèn)上的客運站門前。
一列滿載著煤塊的蒸汽機車嘶叫著從礦坑邊緣駛過
天山腳下,兩列蒸汽機車鏗鏘前行
礦坑下的烏托邦,你見過蒸汽機車在一起賽跑嗎?
近些年來,三道嶺人的腰包逐漸充實,不少人開上了私家車,來往哈密又快捷不少。
目前的三道嶺鎮(zhèn),是一個遠離城市、多民族共存的煤礦區(qū)。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集中發(fā)展后,這里已經有近五萬居民。這里的居民樓多數修建于二十世紀中后期,多地域、多口音的人口構成是三道嶺礦區(qū)的顯著特點之一。
當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經占據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時候,這些誕生于十八世紀的工業(yè)文明的“活化石”依舊默默耕耘,發(fā)揮著它們身上最后那點“蒼老“的力量
在露天礦的南側有一片修建于上世紀三道嶺礦開發(fā)時的居民區(qū),目前幾近荒廢,這片地方叫南泉。
游走在南泉的街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如今南泉生活區(qū)只剩下一些老人和流浪者還居住在這里,與這片建筑一同老去
南泉罕至的人跡,更讓你覺得時間似乎已經凝固
比起鎮(zhèn)上的建筑,這里的樓房破舊不堪,幾乎難尋人居。這里曾是露天煤礦工人們生活的地方,19世紀60年代起,三道嶺礦區(qū)開始大量建設職工住房,先后建起了商店、衛(wèi)生所、工人俱樂部、學校等多種生活設施,興旺一時。
廢棄的南泉生活區(qū)工人俱樂部
等待拆除的南泉生活區(qū)居民樓,一列蒸汽機車呼嘯而過
聽鎮(zhèn)上的人們講,由于地下煤層采空,南泉斷水是常事,同時也面臨地面沉降危險。因此,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南泉的居民們開始逐漸向鎮(zhèn)上遷移。而這里的房屋、食堂、俱樂部等所有極具七八十年代氣息的生活痕跡也被永遠地留在這里。
居民樓
火車駛過曾經繁華的南泉生活區(qū)
一列蒸汽機車牽引煤列從廢棄的新華書店駛過,可以想象出當年的繁華
司機師傅們的工作條件非常艱辛,除了隨時保持瞭望克服蒸汽機車視線不足的障礙,還要忍受駕駛室四十多度的高溫“烘烤”
司爐的工作則更加艱苦,鏟煤不光要有力,還要用”巧力“,要讓鏟進鍋爐里的煤均勻分布燃燒
據了解,這些噴著濃煙和蒸汽的“真火車”正在駛向燦爛而凄美的終點,即將在近期退役。
對于蒸汽機車師傅們來說,這也是一個難以啟齒缺又不能回避的話題。
夜幕降臨,上晚班的師傅又讓這些“蒸爺”們開啟新的征程
由于拆除了火星防護網,夜幕降臨,火車們噴著濃濃火焰向您駛來,在三道嶺蒸汽機車觀摩歷程中,這樣的場景絕對不容錯過
從這些師傅口中得知,他們對于這些老家伙并沒有太多的留戀。蒸汽機車是上世紀遺留下來的落后產物,在“外面的世界”里早已不復存在。蒸汽機車早一天退役,他們也能早一天告別這種冰火兩重天,滿身塵煙污泥的日子。
下班在一起閑聊已經是司機師傅們累了一天的生活常態(tài),看著師傅們歡樂的笑容似乎忘記了一天的疲憊
小心火車
每一次交班,司機師傅們都要對機車上的各個部件認真檢查,確保下一班師傅們能夠正常接車
然而,在火車迷心中,火車像人,人像火車,他們都是有溫度的。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不遠千里追尋三道嶺的蒸汽機車,不僅僅是為了留住一份蒸汽機車的記憶,更是一種深深的熱愛。
坐在蒸汽機車上前行,看到的則是另一番景象。蒸汽機車承擔運輸真的壽終正寢時,感嘆之余會有很多不舍,但這也是發(fā)展使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