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書林街59號,當你在衛(wèi)星地圖上搜索這個地址時,所指向的位置周圍被厚厚的綠色植物所包裹。它所在的區(qū)域衛(wèi)星地圖就是一片綠洲,生機勃勃地生長在城市沙漠之中,為久居城市鳥籠的人提供了一處生態(tài)樂園。
坐落在其南邊的常樂寺塔與它相隔不過200米,只要一抬腳就可以跌進歷史的長河里。
書林街59號
對于普通人來說,
或許只是一個帶有地域標識的門牌號,
但對于其現(xiàn)在的主人鄧攀來說,
它是一個獨具文化氣質的法式洋樓。
兩年之前,這棟兩層的法式洋樓經(jīng)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手術”。去年早春,“手術”成功,小洋樓去繁就簡,并以“書林別院”的名義迎來送往。
書林別院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酒店,它是一個包含了5個“獨立取景式”房間的文藝洋樓。它的“洋”不僅在于建筑風格的西洋味道,更在于其背后的那段文化歷史。
每個房間都能看到常樂寺不同角度的側顏,就連塔上的佛龕也清晰可見
早在一百年前,隨著滇越鐵路的開通,昆明作為商埠對外開放,盤龍江得勝橋、塘子巷一帶,東西南北十二華里的范圍內(nèi),中外商戶云集,洋人在此設立商行,并自由居住。據(jù)書林街附近的老人回憶,在那個年代,書林街59號的這座法式小洋樓就是一對法國銀行家兄弟找當?shù)毓と诵藿ǖ摹?/p>
原先洋樓的建筑格局已無從考證,但自從鄧攀從業(yè)主手中接過洋樓后,便“去繁就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建筑及其庭院原本的樣貌。
“兩年前與它相遇,雖然它有些落寞和荒蕪,但第一眼我就被它打動了?!编嚺蕦@幢洋樓一見鐘情。以至于從簽下協(xié)議到后來籌備的始末,每一處物品的擺放、衛(wèi)浴的選擇,甚至是綠植的挑選與栽種,任何細枝末節(jié)她都親身參與?!靶枰紤]的細節(jié)太多了,遠遠不止是一個酒店的問題?!编嚺视浀?,在裝修那段期間,她連續(xù)三天熬到凌晨四點。
所以,在一座充滿歷史年代感的老建筑面前,鄧攀變得小心而謹慎,所有的改變僅僅圍繞“寧靜”、“舒適”開展。
作為城市中獨立的精品酒店,光在名字上,書林別院就有一股子書香和陽光的味道。事實上,在書林街59號院被正式命名之前,鄧攀還曾為它預想了另外一個名字——書林公館。最后敲定“別院”二字,鄧攀是希望在直覺上給大家營造一種“在別處”“特別”“別有洞天”的想象空間。
鄧攀,85后,湖北人,早年在昆明做過四年地產(chǎn)記者,后來去到途家網(wǎng),兩年后又在游天下做負責人。因為頻繁與旅游目的地和民宿打交道,鄧攀尤其覺得,民宿或者精品酒店應該有著自己獨立的氣質和特點。書林街59號院所在書林街區(qū)域,向來被視為老昆明文化的預留地,區(qū)域內(nèi)的近日樓、魚課司街、司馬巷、東西寺塔……每條街道、每個古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顯然,書林別院的出現(xiàn),為這一場與歷史的相遇找到了更充分的理由。
然而,書林別院又是一個非典型的獨立精品酒店。它沒有明確的主題和裝修風格,所有設計的出發(fā)點都圍繞舒適和宜居來考慮。它沒有空調(diào)、沒有房卡,帶有布包的鑰匙總能不經(jīng)意地向你傳遞家的感覺。它不定期舉辦藝術沙龍、讀書會,以文藝的姿態(tài)對話歷史,撞擊出不一樣的艷麗火花。
書林別院的院落就是一個熱熱鬧鬧的花園。院子里種有緬桂花、芭蕉、桂花、含笑、南天竹等十幾種花木。在花木間,幾方竹、木的桌椅悄然點綴,既是裝飾也是休憩之所。天氣晴好時,陽光透過樹蔭傾瀉而下,光斑影影綽綽,小時光幸福至極。
“在我的觀念里,人居之所,除了風聲和鳥鳴,不應該有任何工業(yè)化的聲響。寧靜是一間城市民宿最好的本質。”鄧攀說這話的時候,淅淅瀝瀝的雨滴打到碩大的芭蕉葉上,噼啪作響。那一刻,時間仿佛被凝固,靜靜聽雨的時光從奢侈的念想變成了真切的現(xiàn)實。
從此,來書林聽雨,成為我再次拜訪書林街59號院的又一個理由。
未來,鄧攀還將在書林別院引進法餐或者日本料理,向除住客以外的來訪者提供“推門而入”的小確幸。
這里的場地小而美,任何一個造景都是詩意,小型派對、私人婚宴都可以在這里舉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