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念
01. The green Bistro
年初回到上海,開始嶄新的生活,因為工作的緣故,時常會去探訪主題不同的地標(biāo)建筑,而大悅城恰好是其中之一。抱定喝上一杯好咖啡的想法,我和Rena來到了這間餐廳,摩登現(xiàn)代的外觀,時尚復(fù)古的內(nèi)在,讓我們一再把此地當(dāng)作聚會場所。
情人節(jié)的夜晚,大悅城里擠滿了情侶,搖曳的燈光中,綻放在他們臉上的笑容讓我羨慕又心酸。同樣意興闌珊的Rena拉著我直奔這間餐廳,語氣低落地對服務(wù)員說:“凱撒沙拉、拿鐵、再加一杯紅茶?!?/p>
等餐的間隙,她向我介紹起這間餐廳的特別之處:“幾年前,大悅城尚未開工建設(shè)前,我參與了商業(yè)策劃的工作,提出打造求愛圣地的建議,于是有了上海情侶必坐的摩天輪,從這兒走出去,轉(zhuǎn)個彎兒就到,不用想,現(xiàn)在肯定一個空位都沒有?!?/p>
“哈哈,所以你愛來這間餐廳,抬頭望見幸福是嗎?”
熱氣騰騰的紅茶與拿鐵恰好端上,打斷了我們的對話,杯中精致的拉花瞬間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貪婪地喝上一大口,綿密豐厚的口感讓舌尖得到滿足。作為主打有機概念的餐廳,凱撒沙拉是招牌菜之一,生菜顏色青翠欲滴,切成細(xì)絲的雞胸肉點綴其間,烤干的面包丁焦脆噴香,蛋黃醬充分拌勻,擠上檸檬汁,口感即刻被提升。
食物永遠(yuǎn)帶給人最樸素的安慰,原本悶悶不樂的兩個人,話也漸漸多了起來。聊起各自牽起又放開的手,和縈繞心頭的思念,在這樣喧囂的節(jié)日夜晚,難免有幾分傷感。
我付賬時,服務(wù)員拿出一盒包裝精致的巧克力,一臉真誠地說:“不管單身還是有伴侶,都希望您的生活像巧克力一樣甜蜜?!?/p>
我轉(zhuǎn)頭望著Rena,她笑得眼有淚光,于是兩個單身漢,把巧克力全剝開吃完。走進車庫時,冷風(fēng)讓我裹緊了大衣,她忽然停住了腳,“盡量把日子過得充實且有趣吧,不要讓戀愛成為點亮人生的單選項?!?/p>
一個月后,我們在下雨的周末來到餐廳,飛快地點了酥炸魚柳薯條、華夫餅和大冰淇淋。此番遇到困境的是我,在工作中遇見了無法并肩的人,心里恪守職業(yè)禁忌,眼神總?cè)滩蛔∫辉偬魍?/p>
Rena叉起香氣四溢的薯條,裹滿番茄醬后,遞到我盤中,她并未接過我的困惑,只是囑咐我趁熱吃,才能感受到最幸福的滋味。
“這份冰淇淋,因為有堅果、奶油、草莓、藍莓的互相搭配才好吃,所以你的難過喜悅都是情緒的一部分。”
不再提心吊膽地顧慮熱量,我學(xué)著Rena,心無旁騖地大口吃著面前的食物,她接著說道:“既然無法留在他心里,也不必勉強留在他懷里。”
我沒有回應(yīng),但心底對這間餐廳的感情又深厚了幾分,不知是因為這些可口的食物,還是因為眼前這位為我撥開迷霧的朋友,它見證了一個年輕女孩淺薄而恣肆的憂愁,和她那些虛張聲勢的故作成熟。
02. Mr.Pancake
Cathy是我過去在培訓(xùn)行業(yè)的領(lǐng)導(dǎo),大抵是來自臺灣的緣故,她說起話來總是軟糯又溫和。自向她提出辭職回家后,我們鮮少聯(lián)系,但細(xì)心的她記得我愛閱讀,還曾特意寄了一本臺灣雜志過來。
時隔兩年的重逢,在這間主打松餅的西餐廳里進行,我沿著木質(zhì)樓梯走上來,看見她笑容的瞬間,眼底忽然有淚在即。
想起23歲的時候,也是獨身一人在上海,和她一起工作,接受她的幫助與關(guān)心。爾后因為私人原因,沖動辭職返家,丟下了幾個班的孩子,不得不麻煩她幫我善后。
她點了意面、甜品和熱茶,我要了美式煎餅和拿鐵。因為工作日的緣故,食客并未坐滿,調(diào)暗的燈光下,緊皺的心慢慢鋪平。澄黃的蛋卷,包裹著蔬菜,撒了胡椒粉的土豆,煎得恰到好處,最棒的是那塊煎餅,細(xì)膩Q彈的口感,結(jié)結(jié)實實地?fù)嵛苛宋摇?/p>
調(diào)皮地伸出小勺,舀了一口她盤中的奶油,因了藍莓醬的佐伴,濃香而可口,和記憶里嘗過的所有口感都不同。
聊起兩年前的舊人舊事,大家各自有了新的航向,Cathy自己也有回臺灣總部的想法,往后相隔的距離再度拉遠(yuǎn)。
“你不是愛看山看水嗎,以后可以來臺灣找我,帶你去吃最地道正宗的美食?!?/p>
我點點頭,覺得今晚的咖啡有些苦澀,問起她是否記得,兩年前曾在本上寫了一段話給我,大意是心要定下來,要扎實沉穩(wěn)。
“這一次,我像是找到了在上海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生活松弛交替,仍愛閱讀寫稿,還學(xué)起了上海話,對這個城市未曾前往的角落充滿了期待?!?/p>
她一面喝茶,一面聽我說話,神情里有長輩的欣慰和朋友的關(guān)心。
今晚嘗到的所有味道,已深深留在味蕾、刻在心間,相信無論何時再光臨這間餐廳,我仍能想起此時此刻的細(xì)枝末節(jié)吧。
03. 三丁目的回憶
為Bossy踐行的晚餐,定在了這間居酒屋,店外掛著紅白藍燈籠,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建筑,裝修成了東瀛懷舊風(fēng)格。
愛上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后,也一并深愛著日式食物,足夠精致、清淡又充滿巧思。熱心的服務(wù)生一再把杯中添滿熱茶,我們點的食物滿滿當(dāng)當(dāng)放了一桌,耳邊傳來中日文歌曲翻唱,結(jié)束一天工作的我,心滿意足地看著食物傻笑,開心不已。
三文魚壽司整齊地排列,頂部剔透的魚籽十分誘人。青花魚外焦里嫩,肉質(zhì)肥美可口。我倒出梅子酒,一飲而盡,酒香與梅香融為一體,這樣全心放松、明日又不必焦慮工作的時刻并不多,所以尤為珍貴。
Bossy遞過烤雞肉串,堅持讓我嘗嘗,想起高中時代,瘦瘦小小的她看起來總是一副弱不禁風(fēng)的樣子。
吃完炸豬排有些油膩,夾幾口脆片沙拉換換味道,玉子燒的甜與軟,一如這些年間,Bossy留給我的印象。
這個月過完,她便離開上海,回到澳洲攻讀碩士、著手準(zhǔn)備移民事宜。我們似乎又回到十幾歲的時候,天涯兩端,遙望遠(yuǎn)遠(yuǎn)。
最后還有未動筷的蕎面,但兩個人誰也吃不下,就著滿桌的杯盤,說起道別的話。音樂放到玉置浩二的《Friend》,我說起順子也曾翻唱過,歌詞里盡是傷感,描述的也是朋友別離的場景。
她安靜地聽著,我偷偷拍下她專心的模樣,始終不愿說再見。
04.
和食物本身比起來,我更在意是與誰對面而坐,餐廳里的許多瞬間與細(xì)微感受,記不下來也無法描述,再多年過去都無法取代。有時也希望自己的生活像老版的武俠劇,帶著孤注一擲的無望前行數(shù)年,在某個鬧市街頭,轉(zhuǎn)身就碰到思念的這群朋友,與他們彼此溫暖且相互孤獨,安安心心地共吃一餐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