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大型游輪上有美容廳、歌舞廳、游泳池、電影院、健身房、圖書館、高爾夫球場,多功能廳等,甚至還有無線通訊。其實大型郵輪的雛形是一個多世紀前的“海上浮宮”。
1907年9月,當時世界最大遠洋班輪的首次跨大西洋航行開航在即,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利物浦的碼頭觀看這一盛景?!霸谒鼏泳従忞x開時,巨大的煙囪高高矗立,船上華燈齊放一片璀璨,呈現(xiàn)出一派壯觀氣勢,”一個記者這樣描述。丘納德公司的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裝有新型發(fā)動機,這種機器不同于其競爭對手所用的發(fā)動機,并且將會以打破紀錄的速度實現(xiàn)最快的跨洋航行,且不是一次,而是兩次。
圖中顯示了“盧西塔尼亞號”1907年到達紐約時的情景。“盧西塔尼亞號”是開啟休閑航行新時代的輪船之一。
“為了安全舒適,就選擇歷史悠久可靠的丘納德航運公司”,1875年左右的一則廣告語。
1850到1900年間,三艘英國航運公司占據(jù)著跨大西洋客運的主導地位——丘納德公司、英曼公司和白星公司。接近世紀末時,由于日益增多的移民要漂洋過海去美國,又由于當時日漸形成的鍍金時代旅行一族對速度和豪華的要求,公司之間的競爭隨之加劇。
游輪不同于今天的競爭者——飛機,那個年代,每一家都你追我趕地要讓自己的遠洋班輪成為最大、最快、最豪華。在這過程中,他們翻開了現(xiàn)代休閑航行的篇章,其創(chuàng)新和技術依然用在今天的游輪上。
19世紀中葉,主要有兩大競爭對手。英曼的首艘輪船于1850年下水,使得英曼成為第一家用螺旋槳取代傳統(tǒng)測槳輪的英國大航運公司,螺旋槳即固定的葉片在中心軸上轉動的裝置。帶來更快的速度和燃料經(jīng)濟性,另外光滑的鐵制船體相比木制船體更持久耐用。這些都讓英曼把自己確立為一個為使跨洋航行更快而不懼嘗試新技術的公司。
英曼的主要對手丘納德公司則聚焦于安全性。“丘納德的方法是讓競爭者引入新奇的技術,也讓他們對付挫折,”研究丘納德公司的歷史學家邁克爾·加拉赫這樣說,“等到那個技術證明自己有用時,丘納德再考慮使用?!?/p>
1888年,英曼引入不再需要輔助帆的船只,使得當時的遠洋班輪有了今天看到的大概樣子。
但是丘納德要冒被英曼公司和白星兩家航運公司甩在后面的風險。白星是1870年加入競爭行列的新對手,其首發(fā)陣容可謂引人注目,包括五艘巨大的遠洋班輪,人稱“海上旅館”。其中的佼佼者——皇家郵輪“遠洋號”,1871年下水,裝備復合發(fā)動機,平均一天只燒58噸煤,相比之下,英曼的船只要消耗掉110噸。這樣一來,白星公司就可以把省下的錢用在舒適性的投資上。
因此,白星和丘納德的對比也很明顯?!斑h洋號配有浴缸,丘納德只給個臉盆;遠洋號有中央供暖,丘納德只提供煤爐;遠洋號有廁所,丘納德只能用夜壺解決,”加拉赫說。遠洋號的設計者還把頭等艙移到船的中部以減少受撞擊海浪的聲音的影響。
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白星公司每艘新船都會拿到“藍絲帶”,一個非官方的褒獎,以承認客輪有能力在向西穿越大西洋時達到最快的平均速度。作為回應,英曼建造了“SS紐約城市號”“SS巴黎城市號”?!鞍屠璩鞘刑枴壁A得藍絲帶數(shù)次,主要還是因為它采用了造價昂貴但節(jié)能的三脹式發(fā)動機和雙螺旋槳。這項創(chuàng)新對于遠洋班輪還是首次,意味著如果一個螺旋槳壞了,另一個可以彌補,終結了對于輔助帆的需要。這樣一來甲板上就省出更多的空間,可以好好利用,為乘客提供豪華設施。
同時,丘納德還大膽進入電訊這個新的領域,在其姐妹船只“RMS盧卡尼亞號”和皇家郵輪“卡帕尼亞號”上安裝馬可尼無線電臺,讓無線電操作員在海上就可發(fā)出信息。一等艙的乘客甚至在到港前就可以定下歐洲的旅館。
“互聯(lián)互通在過去對于乘客的重要性和今天一樣,”威廉羅卡說,他是紐約市南街海港博物館的歷史學家兼公共項目經(jīng)理。
今天游輪上常見的自由式進餐場景可追溯到1905年
1897年,德國也加入競爭。北德意志-勞埃德船運公司揭開其龐然大物“威廉大帝”的面紗并一舉奪得“金絲帶”。這讓它的對手們感到震驚,此前52年里英國一直獨占此獎。另外一艘德國班輪“SS亞美利加號”也讓客人們驚嘆不已,在船上引入第一家提供點菜服務的海上餐館——麗茲卡爾頓酒店,這是巴黎酒店大亨凱撒·里茲和名廚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的聯(lián)袂之舉。這讓客人們得以在閑暇時點餐并和朋友們一起進餐,不必按部就班遵從嚴格的席次安排。
讓事情更復雜的是,美國金融大亨JP摩根買下一些小公司并組建了一個基于美國的船運和鐵路運輸壟斷企業(yè)。1901年,白星公司成為其最大的收購對象。英曼現(xiàn)在也是由美國擁有,它在1898年被一家美國公司收購。突然之間,爭斗變成不僅僅是在會議室里進行的事情,而建造世界頂級遠洋班輪開始關乎民族自豪感。
得到260萬(相當于今天的2.61億)政府貸款的幫助后,英國的丘納德航運公司推出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和皇家郵輪“毛里塔尼亞號”這兩艘巨大的孿生姐妹船。兩艘船裝備有第一個蒸汽渦輪發(fā)動機,這可是用于超級巨輪的。為達到25節(jié)(46.25km/h)的持續(xù)速度,盧西塔尼亞號“多加68個火爐和6個鍋爐,52,000平方英尺的蓄熱面積,增加30,000馬力,”《紐約時報》報道說?!叭绻麤]有使用渦輪的話,至少三個20,000馬力的發(fā)動機還是需要的。”
健身房首次出現(xiàn)在遠洋班輪上是在100多年前,今天仍然是游輪的一個主打項目。圖中顯示的是1930年前后丘納德公司的“貝倫加麗婭號”上的健身房。
白星則用皇家郵輪“奧林匹克號”,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和“HMHS布麗塔尼可號”加以反擊。像“盧西塔尼亞號”和“毛里塔尼亞號”一樣,白星的三船組合采用雙殼體和水密艙壁。用了往復式發(fā)動機,她們要比丘納德公司的船更慢,但在大小和美觀上勝出?!皧W林匹克號”和另一艘白星海輪——“亞得里亞海號”,甚至首次推出第一個海上室內游泳池。一個頭等艙旅客“可以泡土耳其浴和電動浴,可以在健身房活動,或者打打軟式網(wǎng)球,或者到游泳池放松一番,”一家報紙就此嘖嘖稱奇。
1912年4月14日,當“泰坦尼克號”在其首次跨大西洋之旅時撞上冰山而沉沒后,歷史改變了走向。作為這個悲劇的結果,安全規(guī)定升級,要求救生艇上有每一個旅客的位子,24小時無線電監(jiān)控(這些規(guī)定至今仍在實行)。
但是還有更多的挑戰(zhàn)到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14年爆發(fā),歐洲國家的政府征用班輪用作戰(zhàn)爭,然后就有了1915年5月7日德國潛水艇在愛爾蘭海岸附近用魚雷擊沉“盧西塔尼亞號”的事件,船上有超過1000人死亡。
盡管戰(zhàn)后遠洋輪船建設進入高潮,但由于美國的反移民法律生效,漂洋過海移民他國的人數(shù)有所下降。要知道,在1920年代,那些人就是航運公司的生命線呢。
“船運公司只有在船上有旅客時才有錢賺,”海洋歷史學家戴維·佩里說?!斑@些公司需要做點什么才能繼續(xù)漂在海上,所以他們就創(chuàng)造出游客來?!?/p>
這張1930年代的圖顯示了丘納德公司把“毛里塔尼亞號”做了現(xiàn)代化翻修,船身被漆成白色。
丘納德將年代已久的“毛里塔尼亞號”大修一番使其現(xiàn)代化,燒煤改為燒油(一戰(zhàn)后多數(shù)游輪都改為燒油),將暗色船體漆成白色以反射陽光,將它派往熱帶地區(qū),作為第一艘游輪去迎合新一族旅客:那些想在海上度假的美國人,因為那里充滿著舊日情懷的無限魅力?!昂I涎灿巫屳喆居袡C會繼續(xù)用他們那些老舊的跨洋船只增加收入?!绷_卡說。
經(jīng)濟大蕭條迫使經(jīng)營難以為繼的丘納德和白星兩家公司合并,之后,新的丘納德-白星公司建造了巨大的皇家郵輪“瑪麗女王號”和皇家郵輪“伊麗莎白女王號”。為了和德國、美國和法國的航運公司競爭,設計者進一步增加物質享受,如在每一間特等艙都裝有空調和私人浴室。意大利游輪還首次推出室外游泳池,“周圍是真沙,為的是讓它看上去有海濱的樣子,”佩里說。到1957年的時候,乘船穿越大西洋的人比以往要多。
有趣的是,到了第二年,乘坐噴氣式客機的人數(shù)超過了輪船。
“丘納德公司說飛行只是流行一時,”米勒說。“但是如果像他們公司的口號所言:‘到了那里就是樂趣的一半’,那么更快地到那兒豈不是會有更多的樂趣。”
到了20世紀70年代,航空旅行的日漸流行和居高不下的經(jīng)營成本讓大部分大西洋班輪陷入不堪境地,現(xiàn)在只有丘納德公司的皇家郵輪“瑪麗女王2號”海輪還在定期進行跨洋航程。
即便如此,乘船巡游本身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也越來越受歡迎。不僅休閑航行這個概念源于早期競爭的日子,且今天大型海輪的許多功能也是這樣。
今天的船只仍然使用燒油的發(fā)動機,盡管動力和驅動系統(tǒng)要先進得多。它們還是原來的“海上浮宮”,但理發(fā)店、美容廳、自由式進餐、游泳池、圖書館等現(xiàn)代福利項目一應俱全。甚至互聯(lián)網(wǎng)通訊在那些遠洋巨輪上也可以找到它的根源。
但是腳下踩著甲板的感覺還是一樣的,這就是海上航行所獨具的脫胎換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