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
一、教材“二次開發(fā)”的涵義和必要性
所謂教材的“二次開發(fā)”,主要是指教師和學生在實施課程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對既定的教材內容進行適度刪減、調整和加工,合理選用可開發(fā)其他教學材料,從而使之更好地適應具體的教育教學情景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它以既有教材為依托,給予教材有超越教材。牛津教材考慮到了題材和體裁的多樣性,練習活潑、開放,但是作為英語教材有些語篇材料缺乏“真實性”,有些教學內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或缺乏時代性;有些教學內容過難或過易,不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材中詞匯量大,復現率低,對學生記憶詞匯壓力很大;某些語法出現不夠系統(tǒng)化,語法點出現散亂,不利于初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些教學活動難度過高或過低,不適合初中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教學順序、教學方法需要調整。
二、教材“二次開發(fā)”的實踐探索
(一)對內容的適度增刪
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必須要以《課標》為指導,堅持課標目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準確把握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層次,避免教材深度開發(fā)的隨意性。聯系到學習的實際,有時候教材中涉及的內容、活動并不能滿足英語新課標的需要,教師就要考慮到學生個體和班級的學習風格對教材進行添加或刪減。
案例一:新編教材每天出現的詞匯量大,短時間復現率低,而且有不少詞匯會出現在練習和各種任務的提示部分。讓許多學生感到天天都在背新單詞,缺乏消化單詞的時間。同時由于教學進度的限制,詞匯教學的目標難以落實,反映到考試是詞匯部分失分率高。因此,我在新課教授時適當采用舊教材的多種形式呈現新單詞,指導學生利用發(fā)音規(guī)則和構詞法知識記憶生詞,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次會復現和詞匯運用的機會。如充分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詞匯頭腦風暴的游戲,每個單元匯編必考的重點詞匯練習等。同樣的例子,七年級上學期M3U1結束后,教師可設計此類練習。讓學生以fire-fighting equipment 為中心詞,讓學生聯想記憶,寫出有關該主體的單詞;同時,我還引用加拿大的詞匯教材練習,結合課本設計了入crossword、matching(compound words)、classify等專項訓練。鼓勵學生將詞匯置身于語境之中,反復閱讀,閱讀課外的小故事、報紙等媒體資料,最后可以達到記憶的目的。
(二)對順序的適當調整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克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案例二:7AM5,U3, P91頁的教學參考的重點是讓學生觀察同一個小區(qū)的圖片,找出四季的不同點,最后用it is (season) becaus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講述原因。一眼看去,該課文和本模塊的neighbourhood 有聯系,但是該課的教學內容有關于季節(jié)的不同情景,語法為現在時,句子結構主要掌握原因狀語從句。故將教學順序作以下調整。
教學設計:
學完關于四季的詩歌后,再利用91頁的內容進行鞏固,讓同學將四個季節(jié)中不同的情景用現在時或進行時描述。
第一,(post-task )把制作的關于四季天氣情況的課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觀察了解,并播放一首有關四季的歌曲,讓他們感受四季,并觀察四季的天氣情況。
1.Look and listen利用詩歌課件教學新單詞footprints/puddles。讓學生跟讀,然后學生自己練習。
2.Listen and number聽錄音標出你所聽到的圖片的序號,并回答有關問題:Have you ever walked in the snow?…
第二,( While-task) 出示91頁的四幅圖,讓學生兩人一組問答。
S1: How is the weather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S2: It's warm/hot/cool/cold.
…
第三,( Post-task)
1.讓學生看著所提供的句型對話;
2.找?guī)捉M代表作報告,報告完后,老師給予鼓勵,并給予贊許和肯定的評價;
3.利用活頁材料,完成有關四個季節(jié)的設計,最后在全班交流。
(三)對教材的活化實踐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如能有效的用好歌曲材料,將音樂融入課堂,就可以讓學生的知識建構在具體、生動、深厚的資源“沃土”之中,并給課堂引入新鮮的機制,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三:以7A,MODULE1,UNIT4(WORK AND PLAY)為例,我們可以把歌曲作為聽力練習的材料。例如讓學生聽整個歌曲一次或兩次(對于程度差一點的班級,可將歌曲分為幾個小節(jié)),然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歌曲的內容:What do they love doing? 這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是否理解其內容。另外,還可以事先印發(fā)歌曲資料,但其中存在一定量的information gap,讓學生在聽的程中找出所缺單詞并將其補充完整如以下。
We love ____
We _____ _____
We _____ _____?
…
對于一部分的more-able students, 我還將原來的歌曲語段重新排序,讓學生共同合作,根據聽到的內容組織歌曲,用group work全班匯報。
三、教材“二次開發(fā)”后的反思
對教材的開發(fā)意在追求學生的最大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就我個人而言,在探索對牛津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的個體差異,更堅定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理念。師生的教和學的行為上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學生方面是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型;教師方面從以教材為“圣經”轉變?yōu)椤盎钣媒滩膩斫獭?。通過教材“二次開發(fā)”的實踐,希望自己將對教材的利用和開發(fā)更深入,更優(yōu)化地進行下去,并嘗試去開發(fā)身邊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提高的一切資源,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