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富恒
(大理市下關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大莊村委會隸屬大理市下關鎮(zhèn),坐落于大理、下關兩城區(qū)之間,大麗路以東的洱海湖畔,沿洱海長3.8 km。村民沿洱海南北向條形居住,耕地面積192.8 hm2,村民收入以種植蔬菜為主,常年種植蔬菜面積176 hm2,是大理市無公害蔬菜生產(chǎn)基地,并被列為大理市擁軍蔬菜基地,蔬菜種植以大宗蔬菜為主,平均年播種蔬菜3茬,蔬菜年播種面積近533.4 hm2。
近年來,小菜蛾在大莊村普遍發(fā)生,發(fā)生量大,一年多次,危害一次比一次重,已上升為大莊村主要害蟲之一,其原因主要是化學防治用藥量大導致小菜蛾抗藥性大大增強。在防治中采用綠色防控技術(農業(yè)、物理)和常規(guī)的化學防治技術相結合的措施,防治效果明顯,植株生長健壯,顯著提高了蔬菜品質,可以以點帶面,輻射全鎮(zhèn),實現(xiàn)蔬菜無公害生產(chǎn)的規(guī)?;l(fā)展。
小菜蛾在大理市下關鎮(zhèn)大莊村的發(fā)育情況是第1代成蟲及其卵孵期在6月中旬至下旬,7月中旬至下旬結繭。第2代成蟲發(fā)生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卵孵期在8月上旬至中旬,結繭在9月中旬至下旬(表1)。
選用抗(耐)蟲蔬菜豐產(chǎn)優(yōu)質品種;輪作換茬,十字花科蔬菜避免連作,減少蟲源;作物收獲后清潔田園,延長土壤曬垡時間,由過去的2~5 d增加到7~10 d,使土壤充分腐熟,減少蟲源;科學施肥,重施腐熟有機肥,增施鉀肥。
燈光誘殺技術:小菜蛾的成蟲在夜間活動,對燈光有強烈的趨光性,在田間每2萬~3萬m2安裝1盞頻振式殺蟲燈,殺蟲燈底部高出作物80~100 cm。頻振式殺蟲燈利用光、波、色、味專利技術采用遠距離用波,近距離用光,加以黃色外殼和氣味,引誘害蟲飛蛾撲燈,外配以頻振高壓電網(wǎng)觸殺。在殺蟲燈下套1只袋子,內裝少量揮發(fā)性農藥,可對少量未擊斃的蛾子熏殺,從而達到殺滅成蟲、降低田間產(chǎn)卵量、減少害蟲基數(shù)的目的。頻振式殺蟲燈能根據(jù)自然光的亮度自動開關,應用范圍廣、面積大。
黃板誘殺技術:在蔬菜田中懸掛含有復合植物誘源和性誘劑的黃板誘殺小菜蛾的雄蟲。每667 m2放置20~30塊,由于黃板中含有復合植物誘源,還可以誘殺雌成蟲;使用專用性誘劑誘殺小菜蛾,每667 m2用性誘劑誘芯l~3只,每4~6周需要更換誘芯1次,適時清理誘捕到死蟲的粘板,不隨便倒在田間,誘捕器可重復利用。
表1 小菜蛾在大理市下關鎮(zhèn)大莊村的發(fā)育情況
在害蟲量大面廣,危害嚴重時可采用藥劑防治,蟲害的防治應在3齡幼蟲(若蟲)期前,此時蟲小而集中。采用10%氯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噴霧,7 d噴1次。小菜蛾抗藥性強,可與Bt殺蟲劑交替使用。在噴Bt殺蟲劑時要注意選在陰天噴藥,晴天時施藥,一般在10:00前或17:00左右進行,若陽光強烈,紫外線會把Bt菌殺死。
對2 000 m2甘藍小菜蛾分別進行常規(guī)防治和綠色防控效果比較,由表2可以看出甘藍實施綠色防控技術后產(chǎn)量大幅度增加;葉球緊而圓,著色均勻,有光澤,口感好;優(yōu)果率高。
6月15日-7月15日,分別對示范區(qū)、對照區(qū)甘藍進行蟲害藥劑防治調查,調查面積各2 000 m2,計算示范區(qū)、對照區(qū)防治成本,并分析了比較效益(表3)。
根據(jù)調查統(tǒng)計,示范區(qū)1個月內甘藍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后節(jié)約了藥劑成本??梢?,小菜蛾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為當?shù)剞r民種菜降低了支出、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產(chǎn)出,為蔬菜種植戶增加收入開辟了很好的途徑。
表2 常規(guī)防治與綠色防治對甘藍產(chǎn)量及品質的影響
表3 甘藍綠色防控與常規(guī)防治效益對比
綠色防控規(guī)?;梢越档托〔硕甑南x口密度,減少危害,進而減少化學藥劑用量,減少了洱海的面源污染,保護了洱海沿岸農田環(huán)境,天敵種類增加,害蟲益蟲比1︰104,提高了生態(tài)平衡。
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實施綠色防控技術,限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全部合格,讓人們吃上放心的無公害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