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虎
(以觀點定為標題,清晰、顯豁、醒目、扣題,這樣就使得文題切題響亮。)
人們行走在歲月之路上,從昂首挺胸的青年,變成傴僂蹣跚的老年,脊梁會不可避免地彎曲。生理上如此,精神上卻未必。勇敢挺起靈魂的脊梁,正視生命,所有的崇高都從這一刻開始,一切的新生也都從這一刻起步。
在苦難的重壓下,怯懦的人選擇逆來順受,提前蜷縮成一團,卻又為自己的“彎曲”感到無奈與憤恨。這時若還能挺直靈魂的脊梁,即使不能在現實中脫離重負,但至少可以證明在精神上從未被奴役。
余秋雨曾經沉重的筆觸介紹過塞萬提斯的一生,塞萬提斯的命運“苦得令人心疼”。他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文學教育,年輕的時候參加海軍,卻意外被海盜俘虜,因缺少贖金,被一群窮兇極惡之徒折磨了整整五年。好不容易逃出魔窟,又幾度入獄,因為種種事故被法庭糾纏不休。第三次出獄的塞萬提斯終于開始創(chuàng)作《堂吉訶德》,他的抵達成就了另一個人的出發(fā)。在廣闊的精神空間里,他化身為固執(zhí)的騎士,與命運奮力搏戰(zhàn)。塞萬提斯對命運既不敬畏又不詛咒,而是凌駕其上,摸清它的來龍去脈。生活的困厄是命運的安排,而靈魂的直立與否卻取決于個人的選擇??嚯y是無形的,而疾病是有形的,相比之下疾病所給人造成的痛苦更為直接、更無情。哈麗雅特·約翰遜,是一出身就脊梁嚴重扭曲的人,“坐輪椅不過是我所經歷的最微不足道的事,我的身體不過是一張皮掛在一堆骨頭上?!笨缮須堉緢杂肋h不是她要講的故事,她竟是一位戰(zhàn)斗力極強的律師。
在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彼得·辛格的論戰(zhàn)中,她站在殘疾群體一方,堅持反對“父母對出生一個月內高度殘疾的嬰兒具有決定其生死之權利”的荒謬論斷。她自身就證明了這個觀點的錯誤。人可以一出生就失去直立的脊柱,但他依舊能“站著生活”。哈麗雅特靈魂的脊梁是完美而健全的,這讓她可以“來者不拒”地直面痛苦與缺陷。
挺起靈魂的脊梁,不僅可以視為對苦難和病魔的超越與反抗,更是一切懺悔和救贖的起點。(加上這樣的過渡句,不僅能夠很好的總結上文內容,更能夠顯示出文章結構的遞進性,更能夠做到中心句放段首,起到統領下文的作用)只有敢于正視自己最陰暗,最渾濁的一面,靈魂的脊梁才算真正挺直。《復活》筆下的聶赫留朵夫,曾經是一個外表光鮮亮麗、生活荒淫無度的地主,他在現實的街道上目空一切地行走,在生命的路途中卻還是一個可憐蟲。當他毀了侍女瑪絲洛娃的人生時,聶赫留朵夫的靈魂受到了自我的拷問。他決定拋棄一切財產,一路跟隨瑪絲洛娃前往西伯利亞,以自己的流放獲得精神救贖。從這時候起,一具彎曲腐朽的軀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正直的生命,這就是“復活”啊。
無論是外在的壓迫,還是內在的反省,都需要挺起靈魂的脊梁?!罢局绷耍瑒e趴下”,這句喜劇臺詞在此卻有其深刻的意義。(結尾前一句是對上文例子的總結,后一句的引用更是機智地點出挺直靈魂的脊梁的意義。)
升格小結
這篇文章題目統領全文的意識明顯加強。全文層層深入,語言樸實流暢。首先提出中心論點,接著用兩個例子論證挺起靈魂的脊梁就是超越外在的苦難,然后進一步指出挺直起靈魂的脊梁更是直面內心的陰暗。有條不紊地展開論證是值得大家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