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熟悉的“二十四節(jié)氣”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你有沒有因此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多一份好奇心和探究心呢?小編姐姐就忍不住睜大眼睛找了找自己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現原來生活中很多司空見慣的東西,都赫然收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西老陳醋傳統釀制技藝
小娜姐姐初來山西時,很納悶每次吃飯時,為什么每人面前要放一個小碟子?后來才知道,那是專門用來盛醋的,甭管吃什么,入口之前蘸點醋,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小娜姐姐本來不吃醋,結果,幾年下來,硬生生被同事們熏陶成了一個醋壇子!
左權開花調
“開花調”是流行在太行山區(qū)的一種山歌形式,其中以“左權開花調”最為出色。我們社長大人平時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唱起“左權開花調”來,瞬間切換到左權方言模式,一曲《親圪蛋下河洗衣裳》,成功收服了眾小編的仰慕之心。
晉南威風鑼鼓
晉南威風鑼鼓是誕生和流行于山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傳統打擊樂。由于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故稱“威風鑼鼓”。編輯部東東姐姐和蘇沐姐姐的老家就在晉南,每逢過年過節(jié)、喜慶豐收、集會游行,她們都可以零距離感受威風鑼鼓的威風。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平遙古城三件寶,漆器牛肉長山藥?!逼竭b推光漆器是我國四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繪技藝著稱。走在平遙古城,漆器店鱗次櫛比,色彩絢爛,金碧輝煌,簡直要亮瞎人的眼!
嵐縣面花(嵐縣面塑)
好多小星星都喜歡捏彩泥,在山西嵐縣,不少大人也愛玩這個,只不過他們手里的材料不是彩泥,而是面。用面當主料,調成不同顏色,借用梳子、針、刀、剪等工具,捏、剪、修、綴,各種栩栩如生的造型便呈現出來了。不得不承認,大人們真是比小孩還會玩呀!
小星星,請你快上網找一找,看看你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堪稱一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