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曼杰+陽樹英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不同生境水稻谷粒蛋白質(zhì)、可溶性糖、P含量的比較研究,揭示不同生境對香稻生理性狀的影響,對香稻生產(chǎn)的進一步推廣研究提供一定的技術指標。
關鍵詞:水稻;可溶性糖;蛋白質(zhì);P
1 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設計與試驗材料
水稻品種為印度的巴斯馬蒂370(盆號1),湖南的湘晚秈13號(盆號2),華南的黃花占(盆號3)做晚稻種植于江永縣,一個是模擬處理,一個是對照,重復3次,完全隨機排列,收割前一天進行小區(qū)內(nèi)“S”型取樣后,曬干并用不銹鋼粉碎機粉碎。
1.2 測定指標與方法
1.2.1 香稻谷??扇苄缘鞍踪|(zhì)含量的測定
原理:考馬斯亮藍可與蛋白質(zhì)發(fā)生顏色反應,在一定范圍內(nèi)(0-1000μg/ml),顏色的深淺與蛋白質(zhì)含量成正比。據(jù)此,可用分光光度計在595nm波長下測定其光密度,并計算蛋白質(zhì)含量。該方法簡便快速重復性好。方法如下:
結(jié)果計算:蛋白質(zhì)含量(μg/g)=(C×V/A)/W式中:C—由標準溶液查得蛋白質(zhì)μg數(shù); V—提取液總體積(ml); A—測定液總體積(ml);W-樣品重(g);1g=106μg。
1.2.2 香稻谷粒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
(1)、樣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稱取0.5克水稻谷粒粉樣,然后轉(zhuǎn)入20ml刻度試管中,加10ml蒸餾水于刻度試管中。置沸水浴中加蓋煮沸10分鐘,冷卻后過濾,濾液收集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備用。
(2)、糖含量的測定。用移液管吸收0.5ml提取液于20ml具塞刻度試管中,加0.5ml水和0.5ml蒽酮試劑。再緩慢加入5ml濃H2SO4,蓋上試管塞后,輕輕搖勻,再置沸水浴中10分鐘(比色空白用1ml蒸餾水與0.5ml蒽酮試劑混合,并一同于沸水浴保溫10分鐘)。冷卻至室溫后,在波長620nm下比色,記錄光密度值。查標準曲線上得知對應的葡萄糖含量(μg)。
1.2.3 香稻谷粒中全磷含量的測定
(1)、操作步驟
吸取待測液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約30ml,再加2,6—二硝基酚指示劑2滴,用4N氫氧化鈉和2N硫酸調(diào)至微黃色,加鉬銻抗溶液5ml,用水定溶。搖勻,同時做空白試驗。在30℃的條件下放置半小時后,在分光光度計上波長700nm處和1cm光徑的比色杯進行比色測定。(在用4N氫氧化鈉和2N硫酸調(diào)色時,最好調(diào)至變色點,即“加1滴氫氧化鈉變黃色,加2滴硫酸變無色”,最后溶液的顏色為無色,因為此時PH為3.3,顯色后藍色最穩(wěn)定。)
(2)、計算
2 結(jié)果與分析
結(jié)果表明,處理與對照之間無顯著差異,湘晚秈與黃花占在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上有極顯著差異,巴斯馬蒂和黃花占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存在顯著差異。
結(jié)果表明,處理與對照之間有極顯著差異,巴斯馬蒂與湘晚秈和黃花占之間在可溶性糖含量上有極顯著差異,湘晚秈與黃花占之間在可溶性糖含量上有極顯著差異。
結(jié)果表明,對照與處理之間有顯著差異,黃花占與巴斯馬蒂和湘晚秈之間在磷含量上有極顯著差異。
3 結(jié)論
根據(jù)植物體內(nèi)磷的含量即可推出香稻谷粒中蛋白質(zhì)含量的差異,黃花占的磷含量顯著高于巴斯馬蒂和湘晚秈兩個品種,從而造成它們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上的顯著甚至是極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劉媛媛,滕中華,王三根,何光華. 高溫脅迫對水稻可溶性糖及膜保護酶的影響研究[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30(2):185-189.
[2]陳曉遠,凌木生,高志紅. 水分脅迫對水稻葉片可溶性糖和游離脯氨酸含量的影響[J].2006,12:12-14.
(作者單位: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