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醫(yī)學院校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7-07-10 17:29:34劉麗平
      學理論·下 2017年6期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醫(yī)學院校理想信念

      劉麗平

      摘 要: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傳承、發(fā)展黨和國家事業(yè)的骨干力量,因此,必須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其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在醫(yī)學院校,應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途徑加強大學生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革命理想信仰教育。

      關鍵詞:理想信念;大學生黨員;醫(yī)學院校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6-0140-03

      信仰是一個民族前進的不竭動力,樹立民族的共同信仰,方能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向共同的目標前進。經濟全球和信息無國界化的今天,各種社會思潮競相出現(xiàn),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形成沖擊。因此,有必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中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理論基礎,使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個人理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

      一、在大學生黨員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養(yǎng)合格接班人的需要

      如何教育人、教育出什么樣的人是教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出有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中國共產黨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優(yōu)秀人才,是黨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支撐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希望。假如不能抓住其成長的關鍵期,任其隨波逐流、放松懈怠,黨的未來和希望,黨的生命線將會因此而消失。因此,必須在大學期間,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中心讓其樹立起堅定的黨的理想信念,將其那份對黨的最初的信任和期盼轉變?yōu)閷h的熱愛和忠誠,這既有利于其個人的健康成長,又有利于黨的事業(yè)的堅定傳承,在堅定的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實現(xiàn)一個個社會主義的階段性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

      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都強調青年人要有理想、有信仰,要把個人理想的實現(xiàn)同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最終實現(xiàn)共產主義。

      (二)全球化形勢下應對各方面挑戰(zhàn)的需要

      20世紀90年代以來,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時期,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緩慢,社會進步困難重重。而我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濟發(fā)展迅速,社會各方面穩(wěn)步前進,國際地位日漸提高。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企圖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和平演變,想方設法對我國進行軍事威脅、經濟遏制、政治分化、意識形態(tài)西化。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高等學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大學生黨員,若不自覺地接受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可能會迷失政治方向,動搖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

      當今時代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是經濟全球化和以互聯(lián)網為標志的交往方式多樣化。經濟全球化從單純的經濟交往延伸到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從而改變了社會意識的面貌,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廣泛交流和激烈碰撞。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西方國家的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蜂擁而至,對人們已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ヂ?lián)網具有全球性、開放性、交互性、綜合性等特點,為不同文化間的傳播帶來了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但網絡上的信息繁雜、良莠不齊,這對理想信念尚不夠成熟的大學生黨員形成了挑戰(zhàn)。所以,為確保黨的基業(y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必須加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讓其能自覺抵御腐化墮落的思想,從容應對各種挑戰(zhàn),堅定共產主義的追求和信仰。

      (三)當代大學生黨員自身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生長在改革開放的年代,生活在學校、家庭的環(huán)境中,學習任務繁重,與現(xiàn)實社會接觸較少,有些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開始放松自己,不思進取,加之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從未被艱苦的生活所磨煉,這導致他們當中不少人在人生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方面的種種弱點,如自私自利、價值取向急功近利、集體觀念薄弱、害怕吃苦、貪圖享受、缺乏奉獻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等。

      同時,大學生黨員正處于青年期,文化程度較高,認知水平有所提升,獨立思考能力較強,自我意識膨脹,但因無社會實踐經驗,思辨能力不夠,認知上的理性判斷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加強黨的基本理論學習和革命精神教育

      (一)理論武裝,思想引領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對大學生黨員的黨性教育要以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實現(xiàn)“中國夢”為奮斗目標,以黨的規(guī)章制度為現(xiàn)實依據,做到全面培養(yǎng)、科學發(fā)展。

      1.馬列主義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雖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但依然具有活力。它的整個世界觀是科學的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唯物辯證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即要求我們客觀、全面、聯(lián)系、發(fā)展地看問題。到今天為止,依舊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觀察、分析、認識問題和把握規(guī)律的理論原則和科學方法。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方法,方能透過復雜的表面現(xiàn)象,抓住社會生活的本質。

      馬列主義不僅能指導無產階級革命,還是指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理論武器。只要遵循馬列主義理論原則,就能更清楚地認識和掌握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規(guī)律和特點,才能旗幟鮮明地戰(zhàn)勝各種錯誤思潮,才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高校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武裝學生黨員的頭腦,保證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確方向,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其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理論基礎

      毛澤東思想產生于20世紀上半葉,當時時代的主題是帝國主義戰(zhàn)爭與無產階級革命。毛澤東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思想雖產生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中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黨的建設的重要理論,為正確處理中國的民生問題、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黨的建設問題等提供了指導。鄧小平在談到毛澤東講的實事求是時說:“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xiàn)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1]。毛澤東思想沒有過時,它仍然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的重要理論基礎,是指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于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時代背景下,它是以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作為實踐基礎,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中國夢等理論成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反映了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新變化,體現(xiàn)了全黨全國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發(fā)展,鞏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任何“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2]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yè)才能穩(wěn)步推進,才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意識形態(tài)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舉世曙目的成就。

      (二)革命精神永存于心

      在中國革命過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zhàn)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其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丟掉了好傳統(tǒng)好作風,就是自毀長城?!盵3]因此,應在大學生黨員中弘揚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1.井岡山精神——中國革命精神之源頭

      2001年,江澤民同志在南昌召開的黨建座談會上將井岡山精神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4]其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即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依靠群眾,堅持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xiàn)堅定信念的精神。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從中國實際出發(fā),審時度勢,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新道路。今天,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同樣需要弘揚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精神,不斷探索和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出現(xiàn)的新矛盾和新問題。

      井岡山的革命斗爭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盵5]在執(zhí)政和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全黨同志能否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保持艱苦奮斗和廉潔奉公的精神,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以及黨的事業(yè)的興衰成敗。因此,繼承和發(fā)揚井岡山精神,對于凈化社會風氣,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和群眾的血肉關系,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有著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2.長征精神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的史詩,紅軍在長征途中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跨越雪山和草地的艱難險阻,克服黨內的分裂,最后贏得了長征的勝利,鑄造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的內涵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6],這種精神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yǎng),是鼓勵中國人民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長征精神在新時期展示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冷靜客觀的求實精神、舍身忘我的奉獻精神和患難與共的團結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應弘揚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大學生黨員作為青年的杰出代表,其價值觀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必須將作為民族精神最高體現(xiàn)的長征精神融入大學生黨員的價值觀教育中。

      3.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基礎之上,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而形成的。其內涵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盵7]

      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弘揚延安精神首先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仰。把延安精神滲透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讓大學生自覺抵擋西方社會各種思潮的侵蝕,正確認識我國在繼續(xù)深化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從而樹立社會主義事業(yè)必勝的信念,為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努力。其次,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今的大學生獨立自主和適應能力相對較差,處理人際關系能力弱,個人意識膨脹,缺乏集體感。而延安精神中包含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通過延安精神的學習使大學生理解和認識到自身與他人、社會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充分認識到只有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再次,有利于大學生黨員養(yǎng)成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當代大學生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較少經歷挫折和磨難,這需要延安精神的激勵和鞭策,只有經歷意志上的不斷磨煉,方能勇敢面對人生路上的各種困難。

      總而言之,延安精神蘊含著豐富的政治財富和人文素養(yǎng),在“三觀”方面都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啟發(fā)作用,當代大學生黨員應該積極學習和弘揚延安精神,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綜上所述,井岡山精神突出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敢闖新路,實事求是;長征精神中,實事求是是精髓,團結進取是中堅,百折不撓是底蘊;延安精神是實事求是,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艱苦奮斗的精神。這些精神雖形成于革命年代,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在特定時間段產生的。但是對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大學生黨員,應該自覺學習這些革命精神,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共同理想。在以后的學生、工作和生活中,堅持實事求是,艱苦奮斗,與時俱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加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徑

      (一)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醫(yī)學院校學生大部分是理科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相對薄弱,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助于加強醫(yī)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化學習,從而樹立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

      通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讓大學生黨員明白理想信念是什么,作為黨員應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通過中國近代社會的基本國情、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過程的講解,讓大學生黨員樹立歷史唯物主義史觀,體會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共產黨革命過程中所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可以讓大學生黨員通過唯物論、辯證法、政治經濟學的學習,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革命性和科學性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睹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通過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背景、具體內容和實踐效果的學習,加深大學生黨員們對中國建設和改革的進一步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整體布局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二)以地方資源為依托加強社會實踐活動

      對“90后”的大學生黨員來說,生活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距中國的革命年代較遠,對革命時期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感觸不深。鑒于此,可依托地方資源,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到各種遺址、紀念館中去體會和理解革命年代的艱辛和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而增強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的參與,走入社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自身的親身經歷去認識社會,從活動參與中去樹立服務意識,去體驗生活,自力更生、磨煉意志,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不斷改善學校環(huán)境,抓住大學生黨員特性,進行針對性教育

      學校應不斷加強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信仰教育的文化氛圍。在大學生黨員中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并設立大學生黨員先鋒示范平臺,選取大學生黨員身邊的典型例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把對大學生的理想信仰教育融入大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結合時政,在大學生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兩學一做活動、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

      同時,在網絡信息化時代,大學生信息來源渠道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復雜,對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帶來挑戰(zhàn),同時也是機遇。在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應針對大學生黨員自身特點和時代特點,利用互聯(lián)網的特點,傳播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也可以設置一些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網絡課程和網絡平臺來對大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對一些現(xiàn)實問題,不要回避,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進行深入的闡述,有理有據地反駁,消除大學生黨員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思想困惑。

      信息時代,價值觀多元化的當下,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加之,醫(yī)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薄弱,應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和加強微信平臺、網絡課程的建設等渠道進一步加強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革命精神的學習,使其正確認識中國的國情,正確地認識、評價、運用馬克思主義,正確理解中國道路,從而樹立個人理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2]宋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實質與價值[D].濟南:濟南大學,2010.

      [3]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EB/OL][2017-03-01].http:www.gov.cn.

      [4]黃宏.井岡山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9.

      [5]李忠,涂微微.井岡山精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7(5).

      [6]胡錦濤.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構建和諧社會是新的長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澤民.江澤民同志2002年3月在陜西考察工作時的講話[EB/OL][2017-03-01].http:www.gov.cn.

      猜你喜歡
      大學生黨員醫(yī)學院校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當代陜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回族文學(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關于醫(yī)學院校醫(y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消費導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yōu)良作風
      人大建設(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發(fā)展質量問題的研究
      發(fā)揮西藏高校大學生黨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新媒體平臺下增強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實效性的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7:51:03
      提高大學生黨員組織生活實效性的方法探析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30:40
      增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學習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0
      “慕課”(MOOCs)發(fā)展對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啟示
      竹溪县| 濉溪县| 柯坪县| 绍兴县| 正镶白旗| 临澧县| 冕宁县| 灌南县| 宁夏| 慈溪市| 太谷县| 莫力| 涞水县| 台江县| 屏南县| 塘沽区| 柘城县| 和龙市| 大关县| 辽宁省| 仙居县| 宽甸| 宜兰县| 安仁县| 石家庄市| 新兴县| 卢龙县| 肥东县| 理塘县| 偏关县| 濉溪县| 乾安县| 永修县| 南岸区| 成都市| 丁青县| 神木县| 昌都县| 玉林市| 嘉黎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