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南宋四大家之一,陸游因詩詞為后人稱道,縱觀陸游一生,除了詩名遠洋,陸游悲情色彩更足。陸游一生屢遭坎坷,科舉失敗、仕途貶謫、婚姻不如意等等,給人帶來無限悲嘆。封建時代背景下,家長制度為人們無法提供正?;橐鰰r間,即是俊彥陸游也無法幸免,情感上的悲劇增加了陸游的人生悲情。
關鍵詞:陸游;人生;悲情
作者簡介:包貽文,出生于1966年8月,江蘇句容人,本科,九江職業(yè)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語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8-0-02
一、前言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非常多作品,目前存詩九千多首,是中國歷史上存詩最多詩人。在品讀陸游詩,不僅能夠品味山水美景,還能夠品味讀者悲壯情懷,這是一種人生坎坷和理想破裂所造成的失意。陸游一生經(jīng)歷非常多坎坷與堅信,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yè),都遭受了非常多挫折。陸游政治失意困頓,情感失落困苦,其悲壯悲情使得后人無限唏噓。
二、事業(yè)上的悲情
1、科舉失敗
陸游年少成才,在12歲就可能做出詩文,受到家世的蔭補成為登仕郎。在紹興十年,陸游憑借著登仕郎的身份參加吏部組織的出官考試,當時陸游16歲,這是陸游第一次失敗。這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接下來科舉中更是連連打擊。在紹興十三年,陸游參加了紹興府組織進士科考試,本次考試主要是詞賦,陸游雖然入了闈,但是在接下來禮部考試中又一次失敗,陸游受到非常大打擊,非常失意?!凹炔幻馇蟮?,則從事于科舉,亦未為可憾?!敝型嘎冻鲫懹慰婆e失敗的心酸與無奈,令人無限感概。紹興二十三年,29歲的陸游仍然執(zhí)著科考,陸游雖然此次上榜,但是由于禮部的放官考試時,秦檜從中作梗,主考官再次將陸游排除榜外,最終功敗垂成。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后,陸游獲得進士,這時陸游已經(jīng)38歲。對于希望能夠在仕途大展拳腳的陸游來說,這時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2、官場曲折
紹興二十八年,陸游在34歲步入仕途,擔任寧德縣主簿,品軼八品以下。紹興三十二年,孝宗在即位之后,與陸游理念不謀而合,立志能夠統(tǒng)一中原,賜予陸游進士。在張俊北伐失敗之后,陸游也削職還鄉(xiāng)。在乾道流年,陸游再一次進入仕途,擔任夔州通判,之后到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中承擔軍務,但是不久后便解散,陸游調(diào)任到成都擔任安撫司任參儀官,只有又先后擔任蜀州通判、榮州通判、知州等等,雖然只是臨時性差遣工作,也并不是專設官職,官軼并沒有超過五品。淳熙七年,陸游因為詩名日盛,有一次受到了孝宗的召見,但是陸游并沒有受到重用,只是承擔福州與江西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在江西任期,正趕上洪澇,陸游開倉賑災,但是卻因為“擅權”而被罷免。陸游之后閑居六年,到了淳熙十三年,起復陸游擔任嚴州知州,之后因為參與修高宗的實錄“所至有污穢之跡”罷免,在光宗繼位后,陸游擔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最終因為上走唄勸諫減賦而遭到彈劾,最終被罷官。
三、理想上的悲情
1、政治理想上的堅持
在參加應鎖廳考試時,陸游就時刻牢記國恥,堅持“喜論恢復”,又因為考試的成績高于秦檜孫子秦塤而遭到除名,陸游第一次上到北伐中原就受到了非常慘烈打擊。孝宗在即位后也大力主張北伐中原,召見陸游,陸游借著這個機會提出了很多和統(tǒng)一中原有關的政治主張與軍事主張,孝宗非常贊賞。張俊在北伐失敗之后,孝宗北伐主張動搖,陸游被罷免,陸游北伐中原主張也無法踐行。到了乾道八年,受到四川的宣撫使王炎邀請,陸游到夔州擔任幕府幕僚,主要協(xié)助王炎處理軍中事務,陸游借著該機會向王炎提出恢復中原主張,希望能夠借助這個機會可以大展宏圖,這些內(nèi)容也體現(xiàn)在陸游的詩詞中。諸如,“欲傾天上河漢水,凈洗關中胡虜塵”、“夜棲高冢占星象,晝上巢車望虜塵”等等,這個時候的陸游意氣風發(fā),壯志豪情,體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抗敵復國情懷。事情并不是一帆風順,王炎由于受到了孝宗猜忌,被召回了朝廷,王炎幕府也解散,陸游被調(diào)任成都擔任安撫司的參儀官,陸游滿腔報國熱情被澆滅,帶給陸游無限感傷。在到成都赴任時,陸游利用詩詞記錄感傷:“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從過去的“巢車”到現(xiàn)在的“騎驢”,落差如此大,難免產(chǎn)生失落情緒與悲苦情緒,陸游再也沒有親臨前線。
2、軍旅生活感傷
在南鄭,陸游曾經(jīng)有7個月左右軍旅生活,雖然時間比較短,但是卻給予陸游非常多的機翼和感傷,同時也給陸游帶來了非常大的遺憾。在若干年之后,陸游還會想起這一段歲月,無限感觸。淳熙三年,陸游因為遭受彈劾而被罷官,躬于田畝,病困潦倒,但是仍然希望能夠回歸仕途。陸游在家研讀《出師》,具有拳拳報國之心,在即將離世仍然對兒孫諄諄教誨,“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該詩體現(xiàn)出風霜老人沒有生前見到九州統(tǒng)一的失望情緒,同時體現(xiàn)出在死后仍然希望能夠北定中原,難免給人以悲愴之感,體現(xiàn)出陸游的人生悲情。
四、愛情上的悲情
1、婚姻劇變
根據(jù)歷史相關典籍研究分析,紹興十年,20歲的陸游和唐婉結婚,唐婉,字惠仙,是陸游舅父的女兒,也就是陸游的表妹。因為陸游與唐婉有姻親,孩提時代陸游就和唐婉相識,少時一同玩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陸游與唐婉在結婚之后也是郎情妾意,情投意合。唐婉自身也非常的擅長詩詞,夫妻兩個人琴瑟和鳴,天作之合。幸福卻非常的短暫,婚后的生活幸福卻并沒有使得陸游與唐婉幸福走到最后,由于種種原因使得陸游與唐婉不得不分開,這棒打鴛鴦的情節(jié)也為后世留下了雋永的愛情悲劇。在陸游休妻原因的探討過程中,很多書中都有相關記載,諸如,《齊東野語》、《后山全集》等等,比較統(tǒng)一的說法是陸母并不是非常滿意唐婉,迫于陸母的壓力,陸游不得不休妻。至于為什么陸母不喜歡唐婉,后人對于原因的猜忌比較多,有的說唐婉耽誤了陸游的前程,有的說唐婉不能生育,對于休妻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卻體現(xiàn)出陸游的無助與悲情。
2、沈園的邂逅
從歷史典籍分析來看,陸游休妻屬實,在休妻之后,陸游對唐婉年年不忘,常?;貞浥c唐婉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痛苦異常,這些都體現(xiàn)在了陸游的詩詞中。諸如,《釵頭鳳》是陸游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詩,同時也是廣泛傳頌的詩詞,其中“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這首《釵頭鳳》是陸游在紹興二十年創(chuàng)作的,當時陸游剛剛在禮部科考中敗北,在紹興老家的沈氏花園與唐婉邂逅,唐婉為陸游置辦酒菜,在酒席上陸游與唐婉默默無言,無語凝噎。陸游考場失意,愛情不順,沒有功名,沒有愛情,無限傷感,在這種悲情之下創(chuàng)作了非常多愛情絕唱,令讀者無限動容。從陸游詩詞中發(fā)現(xiàn),陸游對于往昔美好回憶進行追憶,由于分離而無限痛苦,對于無法改變現(xiàn)狀則是無限唏噓。唐婉在看到陸游的詞之后,非常悲痛,也和詞《釵頭鳳·世情薄》,表達戀人分離無限痛處,只有唐婉、陸游才能夠體味到獨語斜欄般的孤寂。陸游與唐婉在沈園相見不久,唐婉抑郁而終,陸游與唐婉從此陰陽兩隔。唐婉成為陸游心中無法觸碰的上,沈園也成為陸游無法抹去的情懷。
3、沈園吊唁
在慶元五年,陸游75歲,在彌留之際,陸游再一次來到沈園,沈園的景色依舊,但是佳人卻不在,陸游無線感傷。陸游在《沈園》“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北憩F(xiàn)出昔日情人刻骨銘心相思之情以及無線眷戀之情,同時也夾雜著一些往事不堪回首的無奈,六年后的陸游想念唐婉,再一次游覽沈園,利用詩詞來寄托情愫。這種無奈的情緒也體現(xiàn)出陸游一生的悲情。
五、結語
從陸游的詩詞創(chuàng)作來看,陸游沈園詩創(chuàng)作數(shù)量非常大并且創(chuàng)作跨度也非常大,創(chuàng)作所持續(xù)時間達到了二十余年,持續(xù)時間非常長,在詩詞中體現(xiàn)出對于摯愛的愧疚以及自傷酸楚等等,詩詞創(chuàng)作內(nèi)容非常坦誠、非常率真,體現(xiàn)出詩人無限深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陸游人生的悲情。陸游在辭世前,在兒孫攙扶下到沈園和唐氏訣別,愛情上的不如意、理想上的幻滅以及仕途上的坎坷等到此時已經(jīng)無法轉圜,陸游的一生充滿坎坷與悲情,但是其詩詞成就對后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翠蘭. 一樹梅花一段香——淺議陸游《卜算子·詠梅》與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的梅花意象[J]. 中學教學參考, 2016(25):24-24.
[2]嚴銘. 淺析陸游沈園詩的悲情[J]. 文學教育:上, 2007(3):74-74.
[3]黃偉. 報國理念的悲情演繹——淺析陸游《隴頭水》中的主題表現(xiàn)與人物刻畫[J]. 作家, 2009(4):21-22.
[4]凌佳夢. 當悲情褪去悲劇色彩以后——淺析陸游婚配王氏的精神存在[J]. 文教資料, 2012(3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