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杰
《尋找魚王》是一部純凈唯美、帶有幻想色彩的兒童文學作品,作者名叫張煒。這部作品寫的是:在寧靜而美麗的深山村落里,流傳著有關(guān)“魚王”的傳說。人們說魚王是魚鷹之子,是捕魚的曠世高手,卻從沒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八歲的“我”受到內(nèi)外力量的某種驅(qū)迫,在父親的陪伴下出門遠游,苦苦尋找“魚王”學藝,最終找到了傳說中的老魚王,也從老人的口中得知了魚王家族一段精彩離奇、不為人知的傳奇歷史。在這期間,“我”經(jīng)歷了愛與人生的洗禮,在闖蕩中長大成人,最終成長為新的魚王傳人。這部書字里行間充滿奇幻冒險色彩,芬芳迷人。這也是一部精妙的寓言書,充滿人生智慧。
一、用細致的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孩子豐富細膩的心靈世界
我的“師傅”或“干爸”沒有多少話,只有一雙雪亮的眼睛,這眼睛看著我,代替了千言萬語。我常常從這雙眼睛里猜測他要說什么。有一次我覺得他的目光里有這樣的懇求:“叫我干爸吧?!蔽揖洼p輕地叫了一聲。他向我挨近一點,手摸在我的后腦那兒,這跟爸爸的動作完全一樣。
作者好像是一個愛思考的孩子,他一直在用眼睛觀察這個世界——“我的‘師傅或‘干爸沒有多少話,只有一雙雪亮的眼睛,這眼睛看著我,代替了千言萬語?!弊髡咝乃技毭?,他好像一個沉靜的少年在密切地關(guān)注著自己周邊的一切,在考量著這個世界發(fā)生的一切?!拔页3倪@雙眼睛里猜測他要說什么?!边@種猜測也是一種思考,就是一種琢磨,可見作者筆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不信你再讀讀下面這段文字,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內(nèi)心是多么豐富,多么善于思考和揣摩。
與師傅熟悉和親密起來使用的時間,與那只貓是相同的。它和主人一樣對我,簡直一模一樣。師傅撫摩我的頭以后,它也跳到我的懷中,一下一下蹭我的下巴。我與它單獨一起時,小聲問:“干爸領(lǐng)你去捉魚了吧?”
“我”的小聲問,表面看起來是問,其實這是“我”思考的成果,是疑問,是猜度。
每個人的心理世界都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妨像作家張煒一樣,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寫出來,寫我們自己的觀察,寫我們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我們自己琢磨的大事小事。
二、用冷靜和理性的敘述,來表現(xiàn)孩子靈動又沉靜的情感世界
我的鼻子里總是離不開香香的魚腥味兒。師傅這兒最了不起的東西,就是那碟誘人的魚醬了。它是魚做成的,它就是魚??梢哉f師傅這兒每天都可以吃到魚,這是多么驚人的事實,這是山里人做夢都想不到的。我用力壓住了心底的驚訝,若無其事地觀察和享用。
每一個孩子都是“古怪”的。他們有時候興高采烈,有時候安靜穩(wěn)重,有時候焦躁不安。作者冷靜理性地講述故事,把孩子情感世界中的“靈動易變”表現(xiàn)了出來,同時作者在冷靜理性的講述中,也讓我們感受到少年兒童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這是我們當代的孩子應(yīng)該學習的。
情緒和情感是需要控制的?,F(xiàn)在不少孩子任性蠻橫,沒有控制自己情緒和情感的能力。反復(fù)讀讀這一段文字,“我”哪像一個孩子呀?如此沉靜,如此善思,能“壓”住心底的驚訝,若無其事地觀察和享用。我們要學習這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冷靜地觀察和理解生活,把生活過好,我們的作文就會寫好。
三、用樸素莊重的態(tài)度,描寫孩子眼中的多姿世界
師傅的小石頭房子看上去矮矮的,因為它伏在地下一大截;如果進到了里面,卻會覺得高敞。它由一道小門連著外面的棚子,還有一截石頭壘成的地道,差不多就是一座令人喜愛的小迷宮了。地道里放了大大小小的壇壇罐罐,裝了各種好吃的東西。棚子里掛了許多雜物,有辣椒串兒,大蒜串兒,一束束草藥,還有一些皮繩和布條等。棚子和地道從外面也可以進入,但要搬開柴草之類的掩護才找得到入口。
這部作品還有一大亮點就是:作者不刻意使用好詞好句,不刻意制造語言的繁華,而是用一種樸素莊重的態(tài)度描寫孩子眼中的多姿世界。讀完上面這段文字,我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座矮矮的小石頭房子,一些大大小小罐罐壇壇,還有掛著許多雜物的舊時鄉(xiāng)村小院。這種樸素的描寫讓我們感到文中的世界很“真”,不是作者虛構(gòu)的一個世界,而是作者曾像文中的“我”一樣生活在文中描寫的世界里。
作文中,我們常常為了贏得老師的好評羅列好詞好句,故意去制造一些華麗的句子,忽視了作文最需要的“真”?!罢妗辈攀亲魑牡撵`魂,沒有意義的無病呻吟和沒有意義的華麗詞句,都是我們作文時應(yīng)該避開的。作者用樸素莊重的態(tài)度,描寫孩子眼中的多姿世界,為我們當代小學生的寫作走向,豎起了一個導向標,也可以說提供了一個經(jīng)典范例。讓我們再讀一段文字,感受一下,作者文字的魅力。
一個淺綠色壇子里裝了香噴噴的魚醬,貓蹲在上面,像是在守護。師傅也有一片地,不過它小得很,只有兩個炕面的大小。但是這一小片地特別肥沃,侍弄得精細極了,地里沒有一顆石子,也沒有大點的土塊。地里種了蔬菜,有韭菜和茄子,還有辣椒和白菜、豆角。石堰旁還長了幾棵甜瓜,眼看就要熟了。
《尋找魚王》真的是一部純凈唯美、帶有幻想色彩的兒童文學作品。作家為當代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富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傳奇故事,令小讀者在富有民俗韻味和地域風情的故事中,體味愛與生命。
作者張煒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作家,他告訴當今少年:寫作要去掉浮夸,回歸本真;同時給生活中網(wǎng)絡(luò)時代的孩子指出了這個時代的“病”——“這個時代讓孩子博學,也讓孩子無知。比如關(guān)于大自然的真實感受、肌膚摩擦中才能產(chǎn)生的一些情愫,在這個時代是稀缺的。這是人類生存的大不幸。講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大概是必須要完成和領(lǐng)受的一個時代任務(wù)。”這位偉大的作家,為了醫(yī)治一個時代病,扭轉(zhuǎn)一種浮夸的寫作風氣,為我們獻上了這部《尋找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