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麗 楊朝民 袁志平
摘 要:我國最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和小麥,但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很大。所以種植農作物的時候,要注意避免蟲害,做好預防的工作。在本文中,筆者針對全程綠色防控技術在小麥病蟲害過程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為廣大的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綠色防控;小麥;病蟲害;技術;預防
中圖分類:S4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0
1 目前我國小麥中的病蟲害和防控方法
在對各種不同的小麥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必須按照各個地塊上病蟲害的情況,采用生物農藥來對病蟲害進行預防。所使用的化學農藥必須是低毒、安全、可靠的,堅決不能使用劇毒的農藥來對病蟲害進行殺滅。噴灑藥物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噴霧的質量,需要采用電機噴霧器。對于小麥的防控工作,一般是在小麥的生長期便進行和實施。在越冬期、灌漿期、返青期以及開花期,都要做好預防的工作。筆者主要針對全程綠色防控技術在小麥病蟲害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具體如下。
2 產生病蟲害的原因
小麥常發(fā)的病蟲害有這樣幾種:銹病、蚜蟲病、白粉病、小麥紅蜘蛛、小麥紋枯病、麥播地下蟲害。產生這些病蟲害是由于環(huán)境被污染,或者是因為小麥種植的溫度、濕度產生了變化,也或者是小麥自身的抗蟲性降低。一旦四周的溫度和濕度利于害蟲的生長和繁殖,那么小麥就會被害蟲所侵蝕。
3 小麥綠色防控技術
3.1 綠色防控技術
實施綠色防控的目的,是為了對農作物進行保護。為了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一般采取其他的方法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比如生物防治、化學調控、生態(tài)調控、物理防治等。為了使得農作物達到綠色、健康的標準,也為了提高農業(yè)的生產效率。如今,我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已經面向全國各地開展了關于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示范工作,要求農戶采用綠色防控技術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3.2 小麥綠色防控技術的主要措施
3.2.1 物理防治
該種防控措施是按照害蟲特有的趨光特性來充分吸引害蟲,再借助高壓電網來擊暈害蟲,將害蟲裝入袋子里,然后借助一些化學藥劑來殺滅這些害蟲。在這個過程中,開燈和關燈的時間都需要根據實際狀況來進行調整。要從小麥成蟲的始盛期開始進行防治,借助病蟲適宜的生存溫度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溫度產生變化后,可以減少一些病蟲害。
3.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一般是按照生物物種之間存在的關系,借助一種生物來抑制另一種生物的生存。在對青菜蟲進行防治時,一般采用赤眼蜂。而在對蚜蟲等進行防治的時候,一般采用七星瓢蟲等。不僅如此,也可以借助青蛙來對害蟲進行捕食,或者是利用蟲類的性外激素,來對害蟲進行引誘和消滅,該方式可以對害蟲的交配產生控制,避免害蟲過度地進行繁殖,從而防止病蟲害。
3.2.3 農業(yè)防治
科學的輪作制度可以切斷寡食性害蟲和單食性害蟲的食物鏈,最終使得害蟲不能進行覓食,因此被消滅。在防治害蟲的時候,還需要及時對農作物的病殘體進行清理和掃除,防止產生病原體的污染。在秋季需要對耕地進行深翻,避免蟲源越冬。不僅如此,也要及時進行除草,促使耕地中的蟲卵被消除掉,從根源上防治蟲害。
3.2.4 營養(yǎng)防治
在小麥生長的過程中,必須要噴灑一些葉面肥,從而使得小麥的防病蟲能力得到提高。要合理的選擇葉面肥,采用一些質量高的微肥品種。從而避免因為小麥缺乏微量元素而產生一系列病害,及時補充小麥作物中的鈣肥。通過對小麥增施各種肥料,可以提高小麥作物的抗蟲害能力,使得作物可以更好地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為農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3.2.5 不期的防治
小麥在各個不同的生長周期,會受到各種不同因素的威脅。比如在小麥的抽穗期、灌漿期,麥田內存在的病蟲對于小麥的成長威脅是最大的。在這個時期內,對于病蟲害的防控,要選擇各種不一樣的藥劑來進行。
4 采用綠色防控技術所起到的效果
采用綠色防控技術,能夠防治病蟲害,還能提高小麥等農作的質量和產量。因為綠色防控技術所采用的藥劑量小,毒性不大,殘留量很低,所以能夠提高小麥作物的生態(tài)效益。綠色防控模式一般以靶標作為主線,所采用的是誘蟲燈、赤眼蜂等結合起來的方式,害蟲的殺滅度達到了75%以上,效果非常好。實施綠色防控技術的小麥,比采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控的小麥,產量大約提高了8%左右。因此,這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5 總結與體會
通過采用綠色防控技術,減少農藥的使用,避免農藥對環(huán)境和農作物產生污染。既提高了產量和質量,也達到了消滅蟲害的目的。因此,必須在小麥生長的過程中,使用全程綠色防控技術來防治蟲害。
參考文獻
[1]何明杰.綠色防控技術在小麥防控病蟲害上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