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劉廷
夜深,人靜,唯有雨,不停歇地,輕輕地叩擊著窗戶。奮筆疾書的我,終于被它吸引,慢慢抬起頭,循著這聲音向窗外望去。
窗外,只有一望無際的黑暗和點點光影,雨仍在不住地敲擊著,在這靜謐的冬夜,我也只聽得見這“啪嗒啪嗒”聲。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蔽因嚨叵肫疬@幾句詩,如此聒噪的雨,真的和春雨有別呢。難道是春未至,它先臨,等不及的雨變得焦躁不安了嗎?我仿佛聽見它在一遍又一遍地質(zhì)問著:“我的春呢?我的春呢?”我沉默著,笑而不語。
或是我的沉默,或是我的笑,抑或它明白了我心中所想,它的輕輕叩擊轉(zhuǎn)為重重的拍打,越發(fā)的聒噪,我又開始擔(dān)心那僅存幾片樹葉的樹。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我終于知曉孟浩然為何有這等感慨。可令我費解的是,春天要走時,雨也是如此聒噪嗎,竟打得那嬌嫩的花兒七零八落?原來雨是如此敏感,如此易怒??!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埋頭苦學(xué)中,偶讀到這句久違的古詩,不禁又讓我想起窗外的雨。此時雨聲比先前弱了許多,“啪嗒啪嗒”變成“嘀—嗒—嘀—嗒”,雨快要停啦?先前充滿暴戾之氣的雨突然變得衰弱,使我不禁再次看向窗外。夜黑得仍是那么深邃,但此時因雨的衰弱,夜更加寂靜。
雨停了,夜真正歸于寂靜,我也似乎明白古人對雨為何持不同態(tài)度。雨,終歸是雨,它只是一種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時強時弱,時有時無,存在于一年四季,但為何它又時好時壞呢?原來只是人們心境的不同,而致使對雨的態(tài)度不同罷了。
(指導(dǎo)教師:張興武/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