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是無比豐富的世界,而文學(xué)是表現(xiàn)人的心靈的藝術(shù),在文學(xué)的世界里,人與人的心靈是相通的。心理描寫要做到:細致、具體、真摯、細膩。成功的心理描寫要讓讀者覺得不是在看你的文字,而是在傾聽你的訴說。
心理描寫的方法有直接描寫,如內(nèi)心的獨白或面對面的表白;也有間接描寫,如自然景物的烘托或神態(tài)、動作的暗示。
《那一刻,我不坦然》文中,如果小作者審題更用心些,構(gòu)思更精心些,是完全可以把對“我”的內(nèi)心變化的描寫作為貫穿全文的一條暗線的。
作文第二段寫“我”一開始走在上學(xué)的路上,內(nèi)心是從容而帶點愜意的。這種心理如果能通過描繪美麗清新幽靜的晨景來烘托一下,就會生色添彩得多。例如:清晨的樹木總是清麗的,空氣也偶爾會變得如山間清晨一樣的味道,那是怎樣的味道?是朝露帶著的甜潤,是綠葉散發(fā)的清香。而且,也只有在這還幽靜的清晨,才能聽到各種不知名的鳥兒的歡鳴。有了這樣的景物描寫,既充實作文的內(nèi)容,又很好地烘托了“我”美好的心情,還為下文“我”內(nèi)心的變化作了鋪墊,增加了行文的波瀾。
作文第三段寫“我”看到一個塑料袋時撿與不撿的猶豫心理??上?,小作者對這種猶豫心理的描寫只用了區(qū)區(qū)一個句子。這是作文第一次真正涉及話題“我不坦然”的地方,讀者肯定會特別想知道:“為什么不坦然?”“怎樣的不坦然”。對第一個問題,小作者用了一個比較富于表現(xiàn)力的擬人句——“我的視線瞟到了一個塑料袋子,那袋子像是被拋棄般,哀怨地躺在那兒”。但對第二個問題,小作者對自己心理的描寫就只用了區(qū)區(qū)一個平平常常的句子。其實,這個地方是完全可以不吝筆墨來一段豐厚的內(nèi)心獨白的。例如:心中不知怎的產(chǎn)生了一種沖動:去將它撿起,然而另一個聲音卻告訴我,這又不關(guān)你的事,操這份閑心干什么?撿了這一個,還有那一個,你撿得完嗎?別忘了,你還要上學(xué),遲到可是要罰站的,那樣多丟人啊。我快步走過,裝作什么都沒看見,走過時,內(nèi)心突兀地變得很不坦然,像是有塊巨石壓在我的心上,我的心沉重地墜著。
作文第四段寫“我”看到倒下的銅桿的扶與不扶的矛盾心理,把內(nèi)心的“不坦然”推向高潮。處理得比較好的是,這里加進了對周圍人的描寫,在行文上有了些變化,不至于過于單調(diào)。但是,對這個描寫,小作者的筆力太單薄,不夠厚實,易使讀者置身文外而沒有共鳴和反思。相反,如果這理好這個情節(jié)的話,作文的主題將大大得到彰顯。例如可以這么寫:我伸出手去。但是,我要真扶了,是否會被他人看作異類而取笑。啊,那邊就有一雙眼睛正看向這里,他是在看我嗎?那個人的臉上笑得那樣神秘,他是在笑我嗎?那兒兩個人竊竊私語的,他們是在說我有病嗎?我的內(nèi)心很不坦然了,仿佛有千萬個可惡的魔鬼在手舞足蹈。我要逃離。
有了以上細膩精致的心理描寫,作文的內(nèi)容豐富了,主題突出了,感染力就大大增強了。
另外,“編筐編簍,重在收口”,在作文結(jié)尾段,也可以把話題的關(guān)鍵詞“坦然”帶進去:那一夜,我夢自己放下了不坦然,彎下了腰……這樣可以更好地與開頭呼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