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盛夏,除了我們的身體在承受悶熱、容易疲勞、大量出汗、入睡困難等不適感覺外,我們的情緒同樣會承受比平時更大的壓力,容易煩躁、發(fā)脾氣、坐立不安,對工作、親人和朋友缺少了以往的熱情等。特別是當氣溫超過30℃、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氣象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diào)節(jié)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這時人容易情緒失控,頻繁發(fā)生摩擦或爭執(zhí)的現(xiàn)象。臨床上把這種情緒困擾稱為“夏季情感障礙綜合征”。
五類人最應警惕“熱心情”
1.長期處于緊張壓力下的人
如辦公室“白領”,常常加班、飲食不規(guī)律,每天面臨著還貸、職場競爭等壓力。在酷熱夏季,一件小事就可能讓他們把一直壓抑的負面情緒爆發(fā)出來。
2.不善于與人溝通的人
這一類人遇到煩惱事,不善于自我調(diào)節(jié)處理,也無處傾訴,在令人煩躁不安的“桑拿天”,更容易出現(xiàn)情緒失控。
3.心理承受力脆弱,情緒波動大的人
這個季節(jié)他們常會有一些異常表現(xiàn),如上班提不起精神,易激動;情緒低落,不能靜心思考;肝火隨著氣溫往上升。
4.患有其他疾病者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厭食癥等疾病的人,天氣炎熱導致舊病復發(fā)時,情緒煩躁,也可能衍生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意外。
5.開車族易得“陣發(fā)型暴怒障礙”
有調(diào)查表明,約有四成車主會“情緒過熱”,其中又以駕齡5年以下的新手居多。他們情緒煩躁時,有的會“焦躁不停亂按喇叭”,有的會“報復違法行為”,有的會“罵臟話”,還有的會伴隨攻擊性駕駛行為,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引發(fā)交通事故。
五招助力心理降溫
1.“靜心”最重要
遇到不順心的事兒,要學會情緒轉(zhuǎn)移。喝點水或者冷飲,吹吹風,先把溫度降一下,心情也感覺不那么煩躁了。覺得自己控制不了煩躁的情緒時可以做做深呼吸,活動活動再回來,也許怒氣就消失了。心煩意亂時,可以看看綠色藍色等冷色系顏色的東西,有助于平穩(wěn)自己的心境。還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特別是調(diào)整呼吸、舒緩情緒的瑜伽,或使用一些有舒緩情緒作用的精油或者熏香,如檸檬、薄荷等等。
2.遇煩心事“冷處理”
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靜下來,暫時回避。想發(fā)火之前先問問自己,“發(fā)火能解決問題嗎”,“換個方法是不是更能解決問題”?把自己從焦慮的情境中切換到理智的思考中去。
3.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經(jīng)常作息顛倒或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也不穩(wěn)定。日常生活中,每天至少保持7小時的睡眠,能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有效緩解情緒“中暑”。
4.日常飲食宜清淡
日常飲食應盡量減少進食油膩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僅能防暑,還能增進食欲。多進食“清火”的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等。
5. 對“咆哮”的人要“同情”應對
處于夏季情感障礙綜合征的人,往往會自動開啟“咆哮”模式,本來脾氣就暴的人更是會化身“炮仗”。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咆哮”模式正在開啟的人們,千萬不要針鋒相對,最好積極地幫助解決問題。
編輯/劉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