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17年蒙城縣小麥綠色增產(chǎn)模式攻關(guān)栽培技術(shù)方案

      2017-07-14 08:20:12操俠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年11期
      關(guān)鍵詞:分蘗麥田越冬

      操俠

      摘要 闡述了小麥綠色增產(chǎn)模式的產(chǎn)量目標和生育指標,總結(jié)了小麥攻關(guān)栽培技術(shù),包括科學選種、精細整地、平衡施肥、秸稈還田、科學播種及田間管理、適時收獲等方面的技術(shù)措施,以供廣大農(nóng)技人員和種植戶參考借鑒。

      關(guān)鍵詞 小麥;增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安徽蒙城;2017年

      中圖分類號 S512.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1-0032-01

      1 產(chǎn)量目標和生育指標

      產(chǎn)量目標:8 250 kg/hm2。產(chǎn)量結(jié)構(gòu):有效穗數(shù)675萬~720萬穗/hm2,穗粒數(shù)35~38粒,千粒重40~42 g。冬前壯苗指標:越冬期主莖葉齡6.5~7.5葉,單株一級分蘗3~4個,其中2~3個分蘗達3片葉以上,次生根7~8條,葉片清秀。莖蘗動態(tài)指標:基本苗數(shù)240萬~270萬株/hm2,莖蘗數(shù)越冬期1 200萬~1 350萬個/hm2、返青期1 350萬~1 500萬個/hm2、拔節(jié)期為1 500萬~1 650萬個/hm2,成熟期穗數(shù)為675萬~720萬穗/hm2。

      2 栽培技術(shù)

      2.1 科學選種

      在品種布局上,以半冬性品種為主,充分利用土壤墑情和光熱資源,實現(xiàn)適期早播、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和節(jié)本增效的目的。按照“生態(tài)適應性好、符合生產(chǎn)需要、市場前景較好”的原則,確定示范區(qū)主導品種為安農(nóng)0711、華成3366、淮麥28、濟科33、渦麥9號、新麥26等品種。

      2.2 精細整地

      推廣大型機械作業(yè),加深耕層,深度達20 cm以上,耕后耙2~3遍,耙細、耙透、耙實,做到上無坷垃、下無臥垡、地面平整、無“龜背田”。使用深耕犁進行秸稈還田的地塊,深翻以20~25 cm為宜,翻壓后用拖拉機配套的旋耕機耙透、鎮(zhèn)實、整平;若選用旋耕機械整地,耕深應達15~18 cm,要深旋2遍以上,最好縱向、橫向各旋1遍,使秸稈、尿素與土層充分混合,耙實后播種,播后鎮(zhèn)壓,以消除因秸稈造成的土壤架空。旋耕田塊每隔2~3年深耕或深松1次,打破犁底層,促進根系下扎,提高保水保肥能力[1-2]。

      2.3 平衡施肥

      在玉米秸稈還田的基礎上,推廣使用有機肥,合理調(diào)配氮、磷、鉀肥,補施中微肥;推廣化肥深施和氮肥后移技術(shù)。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施純氮210~225 kg/hm2、五氧化二磷75~90 kg/hm2、氧化鉀90~105 kg/hm2、硫酸鋅15 kg/hm2。有機肥、磷肥、鉀肥及鋅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60%作基肥,40%在拔節(jié)期至孕穗期追施。有條件的可施用48%緩控釋肥(23-12-13)750 kg/hm2作基肥,拔節(jié)至孕穗期根據(jù)苗情長勢,追施尿素90~120 kg/hm2 [3-4]。

      2.4 秸稈還田

      玉米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玉米時直接粉碎玉米秸稈;也可以使用玉米收割機收獲玉米,不直接粉碎玉米秸稈或是人工摘穗,在收獲后,趁秸稈青綠(含水量30%左右)時,及時使用拖拉機配套的滅茬機粉碎秸稈。

      2.5 科學播種

      2.5.1 種子和土壤處理。提倡采用包衣種子進行播種,未經(jīng)包衣的種子要進行藥劑拌種,50 kg麥種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 mL+10%戊唑醇15 g放入噴霧器內(nèi),加水2 kg攪勻邊噴邊拌,拌后堆悶3~4 h,待麥種晾干即可播種。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除藥劑拌種外,還要進行土壤處理??捎?0%辛硫磷乳油7 500 mL/hm2,加水30 kg/hm2攪勻,拌細土450 kg/hm2,均勻撒施全田,撒后立即整地。

      2.5.2 適期適量播種。適宜播種期為10月8—15日。在適宜播種期范圍內(nèi),基本苗240萬~270萬株/hm2,播種量165~180 kg/hm2,秸稈還田麥田播量187.5~202.5 kg/hm2。不能在適期內(nèi)播種的小麥,尤其是秸稈還田地塊,每推遲2 d,播種量增加7.5 kg/hm2。

      要足墑下種,土壤墑情不足時,一定要先造墑,后整地,再播種。在適期內(nèi),應掌握“寧可適當晚播,也要造足底墑”的原則,做到足墑下種,確保一播全苗。

      采用機械條播,播種行距20~22 cm,播深3~5 cm,下種均勻,深淺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種時每隔3~4 m留一行道,行距30 cm,便于田間管理。

      2.5.3 播后鎮(zhèn)壓。選用帶鎮(zhèn)壓裝置的小麥播種機械,在小麥播種時隨種隨壓,播種后再用鎮(zhèn)壓器鎮(zhèn)壓1遍,努力提高鎮(zhèn)壓效果。尤其是對秸稈還田地塊,一定要在小麥播種后用鎮(zhèn)壓器鎮(zhèn)壓,才能封住口墑,減少水分蒸發(fā),保證小麥正常出苗和根系發(fā)育,從而達到節(jié)水節(jié)肥的目的。

      2.6 田間管理

      2.6.1 冬前管理(出苗—越冬)。

      (1)化學除草。于11月中下旬選擇無風晴朗的天氣,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橛?50 mL/hm2,或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450 g/hm2+56%二甲四氯450 g/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防治闊葉雜草;用6.9%驃馬水乳劑600~900 mL/hm2,或10%世瑪750 mL/hm2防除野燕麥、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

      (2)防治蟲害??捎?.8%阿維菌素450 mL/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防治小麥潛葉蠅;用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麥蜘蛛。

      (3)澆好分蘗、越冬水。適期播種的小麥,出苗后15~20 d(11月上旬)開始出現(xiàn)分蘗,如果分蘗期土壤表墑不足,必須澆1次水。越冬前(12月中旬),如土壤干旱,要澆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為春季生長打好基礎。

      2.6.2 早春管理(返青—抽穗)。

      (1)防除雜草。冬前未防除雜草或春季雜草較多的麥田,應于小麥返青期,日平均溫度在8℃以上時防除麥田雜草,防除藥劑同冬前。小麥拔節(jié)后嚴禁用藥,以免產(chǎn)生藥害。

      (2)化學調(diào)控。播量偏大或生長偏旺麥田,于起身期用國光矮豐600~750 g/hm2或壯豐安600~750 mL/hm2,兌水450 kg/hm2噴霧,抑制小麥基部第一、二節(jié)間伸長,使節(jié)間短、粗、壯,提高抗倒伏能力。

      (3)重施拔節(jié)肥。返青期一般不追肥,3月中下旬重施拔節(jié)肥,追施尿素120~150 kg/hm2,以鞏固分蘗成穗,減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有效穗數(shù)和穗粒數(shù)。孕穗期對拔節(jié)肥施量不足、葉片發(fā)黃、表現(xiàn)脫肥早衰的麥田,遇雨追施尿素45~60 kg/hm2。

      (4)預防春霜凍害和低溫冷害。在寒流來臨前對干旱麥田灌水,增加田間濕度。受凍后,立即施速效氮肥澆水、噴施營養(yǎng)液,促進小麥早分蘗、小蘗趕大蘗、提高分蘗成穗率、保證小麥正常灌漿,提高粒重,減輕凍害損失。

      (5)防治病蟲害。返青至拔節(jié)期是藥劑防治小麥紋枯病的關(guān)鍵時期,當紋枯病病株率達到5%~10%時,用12.5%井·蠟芽水劑2 250 mL/hm2,或20%三唑酮乳油525~600 mL/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防治。施藥時要加大用水量,對準小麥中下部噴藥,使藥液能流到小麥基部,以提高防效。麥蜘蛛可選用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6.3 后期管理(抽穗—成熟)。

      (1)葉面噴肥。在小麥抽穗至灌漿期噴施葉面肥,能有效延長葉片功能期,預防早衰,促進籽粒飽滿,提高粒重,增產(chǎn)效果顯著??捎?8%磷酸二氫鉀1 500 g/hm2或稼福樂750 mL/hm2兌水450 kg/hm2進行噴灑,也可選用美洲星、黃腐酸等葉面肥。對葉色發(fā)黃、有脫肥早衰現(xiàn)象的麥田,加入尿素7.5 kg/hm2噴灑,增產(chǎn)效果更佳。每隔7 d噴灑1次,連噴2~3次。噴施最好在晴天10:00前或16:00以后進行,以免燒傷葉片,利于吸收。

      (2)病蟲害防治。小麥赤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在小麥揚花期遇連陰雨或有霧天氣,極易暴發(fā)成災,應在小麥齊穗至初花期施藥預防。用45%戊·咪450~600 mL/hm2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兌水450 kg/hm2噴霧,若花期遇雨霧,應在藥后5~7 d再噴1次,防止二次侵染。當銹病病葉率達5%時,用15%粉銹寧1 200 g/hm2或20%粉銹寧乳油900 mL/hm2,兌水450 kg/hm2均勻噴霧,7~10 d噴1次,連噴2次[5]。蚜蟲用10%吡蟲啉450 g/hm2,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 g/hm2,或40%氧化樂果750 mL/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防治。防治小麥吸漿蟲于小麥抽穗揚花前,成蟲盛發(fā)時用20%殺滅菊酯3 000倍液常規(guī)噴霧或50%辛硫磷1 500 mL/hm2兌水225 kg/hm2低容量噴霧。防治麥葉蜂當有蟲18頭/m2時開始施藥,在3齡前用50%辛硫磷1 500倍液,于傍晚或10:00前噴霧,可提高防治效果。

      (3)一噴三防。為減少勞動強度和噴藥次數(shù),可將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稼福樂、美洲星)與預防赤霉病或防治銹病的藥劑以及防治蚜蟲或吸漿蟲的藥劑等混合在一起使用,每種藥劑依據(jù)各自的用量,但兌水量應不少于450 kg/hm2,噴藥時間應掌握在晴天的10:00前或16:00后進行,以免混合后的藥液濃度高,燒傷葉片,利于吸收,達到“一噴三防”的目的。

      2.7 適時收獲

      小麥的適宜收獲期為蠟熟末期。收獲前去雜去劣,選用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收獲后及時晾曬。入倉籽粒含水量控制在12.5%以下,以防發(fā)生霉變。

      3 參考文獻

      [1] 程志杰,牛翠彪.柘城縣小麥高產(chǎn)攻關(guān)田栽培技術(shù)[J].種業(yè)導刊,2015(11):14-15.

      [2] 齊曉紅,張中州.國審小麥品種漯麥18超高產(chǎn)攻關(guān)田栽培技術(shù)[J].中國種業(yè),2015(8):83-84.

      [3] 張東升,王璐,劉清瑞.小麥百農(nóng)207特征特性及高產(chǎn)攻關(guā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5(15):43.

      [4] 韓國路,閔思桂,宋宏梅,等.寧麥13小麥超高產(chǎn)攻關(guān)及配套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4(23):56-57.

      [5] 倪愛民.宿州市埇橋區(qū)小麥高產(chǎn)攻關(guān)栽培技術(shù)規(guī)程[J].農(nóng)技服務,2009(6):7-8.

      猜你喜歡
      分蘗麥田越冬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溫
      淺析水稻分蘗與產(chǎn)量
      提高冬小麥有效分蘗的技術(shù)措施研究
      北方園林植物常見越冬防寒措施
      流蘇越冬種條低溫貯藏扦插繁育試驗初報
      冬季西葫蘆越冬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不關(guān)我的事
      水稻旱育秧、溫室兩段育秧在分蘗與成穗上的差異
      別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桃江县| 怀柔区| 广东省| 安新县| 永宁县| 抚顺县| 科技| 宁陵县| 射阳县| 句容市| 师宗县| 新邵县| 平陆县| 石棉县| 天峻县| 冕宁县| 五大连池市| 甘德县| 永清县| 石首市| 磐石市| 平舆县| 盐津县| 龙里县| 铜川市| 酒泉市| 德钦县| 台江县| 辰溪县| 石柱| 长宁县| 宜城市| 信宜市| 双峰县| 湛江市| 和平县| 翁源县| 吴堡县| 榆中县| 京山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