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天注定是寒冷的,一陣一陣的冷空氣自北向南侵襲著大地,侵襲著人們。3月7日下午,上海浦東新區(qū)教育發(fā)展研究院語文教研員聶建平發(fā)來微信:“程老師:今天凌晨寧老師走了。元月份去看他,還說好春暖花開的時候相約去踏春,想不到他突然就走了?!焙喼辈桓蚁嘈牛伊⒖叹桶l(fā)去微信:“太突然了!什么病?”聶建平回復:“癌癥,是肝膽管瘤?!蔽艺f:“噢!天哪!”可惡的概念,可怕的病癥,迫使我相信這是一個不可挽回的事實!聶建平繼續(xù)微信:“去年他還樂觀地說準備身體好一點就去深圳的,結(jié)果病情一直在加重。元旦的時候已經(jīng)擴散了。特別遺憾,寧老師深厚的古詩詞學養(yǎng)沒有被傳承下來。先前我極力鼓勵寧老師開發(fā)相關課程,可惜一直沒有落實。唉,如今只能一聲長嘆?!甭櫧ㄆ剿f的我完全知道,甚至我比聶建平所知道的多得更多,但此時此刻,竟說不出來,只回復了一句:“一聲嘆息,令人悲痛。”之后又補充了一句:“你是否出席追悼活動,如果去,代我致意……謝謝?!?/p>
晚上19:48分,我的上海手機號收到一則來自寧冠群的短信。我當時一陣驚喜:下午的消息是不是搞錯了?抑或是寧老師被搶救過來了?打開一看,短信說:“程叔叔,我父親于今日凌晨三點四十三分過世。”徹底粉碎了我僥幸的希望。此時此刻,我無力充分表達我的心情,只是簡短地回復道:“非常震驚!非常哀痛!你父親是個好人,失去他萬分悲傷!節(jié)哀順變。照顧好你的母親?!?/p>
3月11日下午,上海市建平中學的唐忠義老師發(fā)來微信:“程校長好,剛剛與毛老師等隨學校工會參加完寧老師的追悼會,現(xiàn)場氣氛莊嚴肅穆,來者甚眾,哀思綿綿,深懷感念!昔日課題組根林、廣錄、老聶、老余等先后多次分頭去家中或醫(yī)院看望寧老師,并到寧府吊唁。知您為此殷切垂問,特此回告,勿念!”我回復:“謝謝忠義,愿冠群兄安息!”大學同學群里的同學紛紛發(fā)出悼念寧冠群的微信,彌漫著沉痛的心情和相互慰藉的表述。隨著同學們的悼念,慢慢地把我?guī)牖貞洝?/p>
我和冠群是大學同班同學,印象中他是1951年出生的老三屆初中畢業(yè)生,圓圓的臉,圓圓的身材,永遠處于精神旺盛的狀態(tài)。我們同住在一幢宿舍樓,我和冠群住在門對門,大多時間里總是看到他伏在小小的課桌上讀書寫字或和人聊天,樣子謙和,說話語速相對慢一些,很有節(jié)奏感。我比他整整小了10歲。記得和他在一起時,也沒有見他居高臨下教訓我及與 我年齡相仿的小同學們,總是很溫和地說話。當時他因為有些微胖,圓圓的,真有點兒菩薩的味道,和藹可親,與世無爭。讓我和全班同學都極其佩服的,是他的考試成績。每次考試,他的成績總是優(yōu)秀,沒有例外。他以不敗的成績征服了全班所有同學,這個驕人成績的背后是他的學養(yǎng)。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不僅表現(xiàn)在他的考試成績中,更表現(xiàn)在他的為人處世中。
1982年大學畢業(yè),在那個大學生極為缺乏的年代,幾乎各個部門、各個單位都急需中文系的專業(yè)秀才,我們班的同學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很輕松地進入當時人們艷羨的單位,或進大學任教,或進政府機關當官員,或到報社、出版社、電臺、電視臺當編輯記者,做“無冕之王”……只有少數(shù)人會到中學當教師,按照當時社會的評判標準,可以說進中學當教師是分配最差的,冠群就是其中一個,而且是直接分到南城一中當教師。那是一所縣城學校,而他是全科優(yōu)秀獲得者,無法知道原因……只記得,當時我被分配到上饒市一中任教,頗有幾分落寞,甚至有點兒憤憤不平!
畢業(yè)就是分別,他在南城,我在上饒,天各一方,較長的一段時間,彼此杳無音信,但因我們都是中學語文教師,身上有一種向上發(fā)展的動力,在崗位上盡心盡力,再次相遇是遲早的事。我因為獲得江西省高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大賽一等獎,在一些語文刊物上發(fā)表了一些比較尖銳的文章,引起了同行的注意;冠群是因為創(chuàng)立了一種語文教學模式“六環(huán)四步遷移單元教學法”而嶄露頭角,當時被列為全國有影響的九大教學模式之一。江西省中語會上,我們有了短暫的相聚,彼此惺惺相惜,他的論文獲得了江西省的一等獎,我的論文也獲得了二等獎……
1994年我工作調(diào)動,離開江西到上海市建平中學任教,1996年出版了我的第 一部個人專著《語文教學的人文思考與實踐》。由于年輕,沒有什么知名度,出版社要求我包銷3000冊書,于是我就發(fā)動相關朋友幫忙。記得冠群接到我的訂單不久就匯來款項,購買了幾十本書,當時我很是感動,再三表示感謝,他卻十分真誠地回復說:“你的著作對語文教師很有啟發(fā),我們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并專門討論了你的書?!逼鋾r他已調(diào)任南城教育局擔任副局長兼教研室主任,他的改革依然在繼續(xù),廣受好評,在江西省也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在全國頗有一定的知名度。
大約是在1997年,我接到冠群的電話,他向我介紹了他的教改工作,同時也告訴我江西省教委要調(diào)他到江西省教研室工作,并擔任副主任,這對他的發(fā)展極為有利。他征求我的意見,并且告訴我,他有三個孩子,很想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發(fā)展平臺,想到上海來。這的確是個艱難的選擇,不過以他的為人處世風格,一定會為了孩子把自己先放在一邊。其時我校副校長調(diào)任剛剛創(chuàng)建才一年的上海市進才中學擔任副校長,我熱情地向他推薦:寧冠群是一個學養(yǎng)很深、語文教育很有造詣的優(yōu)秀教師,并一一拿出論據(jù)。校長動心了,按照程序進行考核,接下來 就是試講、答辯,冠群毫無問題,一路綠燈。他的功底、學養(yǎng)擺在那里,如愿以償?shù)卣{(diào)任進才中學擔任語文教師。
我在建平中學,冠群在進才中學,兩 校同屬浦東新區(qū)的市重點中學,相距很近,我們見面的機會和次數(shù)多了。有同學來訪,一定把冠群叫上;同學生病,一定和冠群一起去探望。常常聽到冠群在進才中學的好消息,他的課十分受學生歡迎,課改屢次受到校長的表揚。后來聽說他生病住院了,趕緊到黃浦區(qū)的仁濟醫(yī)院探望他。剛剛做了手術的他,整個人都瘦了下來,不再是圓圓的臉、圓圓的身材,下巴尖了,變“苗條”了,看得讓人心疼。出院后,他依然熱心于語文教育改革,擔任了進才中學的語文教科室主任。命運總是在捉弄好人,好像沒過兩年,再次聽說他住院做手術。可憐的冠群,連挨兩刀,我去探望他時,人更加消瘦,但一如過去那樣溫和地說話,氣力卻明顯不如以前,臉色也灰暗了不少。
2003年,我擔任建平中學校長,不久進才中學也換了校長。大約是在2006年,冠群找了我,希望調(diào)到建平中學任教,我 當然是答應的。鑒于他的身體狀況,我安排冠群擔任圖書館館長,兼任一個班的語文課,不進高三,只上高一、高二年級的 課。他會經(jīng)常和我聊起他的語文教學,對學校管理工作也十分誠懇地提出他所看到的問題和合理化建議。
讓我高興的是,他的語文課幾乎征服了聽過他課的每個學生,尤其喜歡他上的古詩、古文課。他,古文功底深厚,滿腹經(jīng)綸,會咬文嚼字地背誦古文,拿腔拿調(diào)、搖頭晃腦地吟唱古詩,樂于教學生寫對聯(lián)……人們常說:教師有魅力,課才有魅力。冠群的語文課,是非常純粹的語文課,帶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帶著他對語文教學的深刻理解……
那一年申報特級教師,我堅決支持他,從學校到浦東新區(qū),從區(qū)學科組到區(qū)總評,一路表現(xiàn)很好,但到市里最后一關答辯時有些緊張,沒有將最好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很可惜,冠群與特級教師擦肩而過,但在我的心里,他早已是特級教師,因為他的學養(yǎng)、語文教學研究、講課都超過了特級教師的水平。
2010年8月,我調(diào)任浦東教育發(fā)展研究院擔任院長,離開建平中學了,但我們彼此還有聯(lián)絡。我和胡根林、寧冠群等申報了一個區(qū)級項目“高中語文質(zhì)量目標”,經(jīng)常開會研究項目,一起切磋討論。項目進展得也非常順利,獲得了優(yōu)秀等第……沒過多久,大概是2011年12月冠群年滿六十,順利辦理了退休手續(xù)。
2013年,我提前退休,應聘到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擔任校長,最先組團從上??次业木褪沁@個課題組的教師們,冠群也很想來看看,因為身體狀況不是很好,終于沒有來成,彼此都很遺憾。
這兩年春節(jié),我和冠群都有短信問候,我也多次邀請他在方便時來深圳轉(zhuǎn)轉(zhuǎn),每次他都愉快地答應了,但始終沒有來成。這期間,我也陸續(xù)聽到關于冠群身體狀況的消息,聽到的總是他身體不太好的消息,甚為牽掛,但也無可奈何。
2016年9月24日,忽然收到冠群的
郵件:
紅兵好!很久不見了,想念殷殷!你一向有志有為,必定很忙吧?
去年曾打算今年春天去一趟深圳,去看看老同學和你的學校。誰知今年3月底 體檢查出肝膽腫瘤疾病,于是接下來便忙于各種檢查、診斷和治療,折磨中健康狀況江河日下。在醫(yī)院住了一個多月,5月做了粒子植入手術治療后,轉(zhuǎn)入家里調(diào)養(yǎng)。目前病情初步得到控制,前途仍渺茫不測。
回首生平,得到你這位老同學關照和幫助最多,可惜對你辜負太多,每每愧疚莫名,實在抱歉!
病中興味索然,除了讀讀閑書,別無留戀。偶爾翻到去年寫過的一篇短文《辯體論教 走出誤區(qū)—關于〈說數(shù)〉教學價值定位的思考》,覺得對當下執(zhí)教《說數(shù)》 這篇課文的老師們可能會有點點幫助(上海和廣州高中教材都選了這篇文章,我曾應邀在廣州二中上過這篇課文),可我現(xiàn) 在幾乎和語文雜志社沒有聯(lián)系了。于是想 發(fā)給你先審閱一下,如果你覺得還有點價 值,請推薦給上?!墩Z文學習》或其他刊物試試,看能否發(fā)一發(fā),算我對語文教學的最后一點貢獻了。如無甚可取之處,則不必麻煩,算了。
聶建平老師來醫(yī)院看我,鼓勵我說:“等你好了,我們一起去深圳看程老師!”但愿真有康復之日,一定來看望你!
祝老同學奮發(fā)有為,健康快活!
收到請短信回復寧冠群
當時是雙休日,我在外地講課,趕緊用手機給他回復:“冠群兄:保重,保重!我一定將你此文傳到位。紅兵?!逼鋵嵭睦锝箲]不已, 9月26日一早到學校后, 我趕緊給《語文學習》主編何勇發(fā)去郵件:“何主編:早上好!寧冠群是我的大學同學,也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也是我的建平中學同事。最近收到他的一份郵件,非常感動,也非常傷感,自己大病在身,仍然情系語文教學,這篇文章我 轉(zhuǎn)發(fā)給你,看看《語文學習》是否能用?謝謝!程紅兵。”后來何勇主編回復我:“程老師好!久未問候,心有掛念。寧冠群老師的文章挺好,擬在近期發(fā)表。希望 寧老師盡早康復。祝好!何勇。”
今日再讀冠群郵件,禁不住淚眼模 糊,這封信是冠群的最后一封郵件,其情真切,其心憂傷,讀來何其傷感,何其悲 痛!當時還能對話,此時已陰陽兩絕,再不能對談語文,再不能相聚一堂,再不能聽到他溫和的卷舌音,再不能看到他沉浸在古詩文教學的身影。天不假年,哀之,痛之!我誠心誠意地希望但愿有天國,天國里有學校,冠群兄一定會以他淵博的學識繼續(xù)給孩子們上課……
注:寧冠群,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上海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上海市園丁獎獲得者,曾創(chuàng)立并成功實驗“六環(huán)四步遷移單元教學法”,是以“遷移教學法”獨步教壇的教育專家,當代名師。
(作者系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
責任編輯:孫建輝
sunjh@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