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行(法國)
798的郝儷在巴黎
◆張明行(法國)
從北京出差回巴黎后,有關參觀798藝術村的文章還未完稿,我就接到了朋友的電話,要介紹我認識一位畫家,說她來自北京。
朋友很熱心,馬上就給我發(fā)了幾封電郵。在資料中,我看到一個熟悉的地址:798酒仙橋路——郝儷藝術中心。美國現(xiàn)任駐華大使,帶著夫人和兩位亞裔養(yǎng)女,剛剛去過,收藏了郝麗的好幾幅油畫??慈兆?,那天我也在北京,但是可惜,我們相逢恨晚,否則這個美麗的約會應該成為我的第一手資料。
此外,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手上,應該也持有郝儷的作品。2007年,薩科齊的一位朋友,為了鼓勵當時單身的總統(tǒng)盡快找到新夫人,特地收藏了郝儷的《愛情旋舞曲》版畫作品,贈送給總統(tǒng)。無巧不成書,之后不到一個月,總統(tǒng)就傳出新戀情,并于三個月后完婚。郝儷的畫,莫非有著微妙的催情作用?
2009年12月,郝儷來到巴黎,應邀參加在羅浮宮卡羅舍館舉行的國際當代藝術大展。認識她的這位朋友,向我極力推薦,說郝儷德藝雙修。再說,朋友也收藏了她的兩幅油畫,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感到應該去看看作品的真跡。我在798錯過了郝儷的畫室,今天,猛龍過江,我不應該在巴黎錯過畫室的主人。
郝儷善畫人物,以油畫和版畫為主,筆下百分之八十是女性,大部分是自畫像。每幅畫都有故事,記載著畫家在人生長河不同階段的心路圖騰。從河北農(nóng)村,到城里打工,再到中央美院,郝儷以自強不息的獨立精神打天下,她自言從不向命運屈服。
郝儷不屈服命運中的什么?她說,她不要嫁人。這句話從十五歲到今天堅持了二十年,理由是她要畫畫。她說她沒有時間被眷顧,更沒有時間去照顧別人。在家庭和事業(yè)之間,美麗的女郎固執(zhí)地選擇了一條一個人走的路。郝儷堅信,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避風港。她不怕孤獨,反而享受孤獨,更認為若然沒有孤獨就什么也做不成。
言下之意,假如她像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姑娘般,以嫁人作為人生的主題,就沒有今日的郝儷。這個現(xiàn)實有點叫人神傷,但請相信,傷過的心是最狠的。郝儷下狠心要走出屬于自己的命運,學知識學畫畫,孤獨寂寞窮困都沒有擊倒她。初時,住在民工房里,她曾因煤氣中毒昏倒,大概是死神也不忍心奪去這位既刻苦又有才華的美麗女郎的性命,讓她從死亡的邊緣活過來。醒來后堅強的郝儷依然故我,把昏迷的場景記錄在畫布上。
郝儷形容幸福:人漂泊沒關系,畫畫的心不再漂泊才是最大的幸福,在考入了中央美院之后她找到了這種幸福。郝儷2001年在美院畢業(yè),2000年已開始參加公開展覽,由全國到國際,郝儷戰(zhàn)績彪炳,至今已有兩百多幅油畫及兩千多幅版畫被各國政要名人、收藏家和畫廊收藏。
郝儷表示,感到命運一直在推動自己,最大的幸運莫如找到知音。郝儷的畫,筆觸粗糙、色彩強烈,卻透出細膩原始的情感。筆下人物本色本真,畫家用油彩抓住了人生中一段段最有感覺的坎坷。畫中女郎的面孔,大都似是找不到人生的去向,實際上該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者,把心中所有的迷惘和躁動都老老實實地拋進了畫布的結果。
ADAM主球場 油畫 郝儷
為什么現(xiàn)代人大都喜歡有“原始感”的作品呢?國際大導演、中外使館官員、總統(tǒng)……這些目空一切和鐵石心腸的人物,紛紛成為郝儷作品的收藏家。郝儷說:“每個人心底里都有著一個原始的情感投射區(qū),物質的追求其實更容易會帶來終極的空虛。當我最痛苦的時候,我往往連人帶心飄回家鄉(xiāng)去??尚壹亦l(xiāng)還是保持著原來生態(tài),在山林間找回童年的真實感覺,元神便隨之回歸。”
筆者現(xiàn)在也擁有了一幅郝儷的版畫。畫面正中是一位裸女坐像,背景是粉色醉紅,女郎的身體像是一塊若有所思的烏云,人體的顏色為什么都跑到背景上去了呢?背景上隨意的刀刻,涉筆成趣。點線縱橫,像一段段人生的不歸路,足以勾起很多思緒,讓人想起很多,但又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就把心事安然地高放在畫圖中。
郝儷屢說自己很幸運,有一位收藏家以“郝儷藝術中心”為名,在今年五月于北京798藝術區(qū)成立了她的個人工作室。郝儷形容,今天的798已成為中國向世界對話的一個藝術交流的平臺。至于藝術家的宿命,好比一塊土地,要種什么由莊稼人自己決定,播種高梁,就不會收獲葡萄。真正的莊稼人都知道,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
走出驚恐的女人 油畫 郝儷
童年 油畫 郝儷
兩個人 油畫 郝儷
自畫像 油畫 郝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