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紓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作為多種媒體的綜合體應運而生,一般包括文本、聲音和圖像等多種媒體形式。如今人們對信息提出了多樣化的需求,為滿足市場需求,多媒體技術逐漸運用到各個領域,人們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創(chuàng)作。以紙質作為載體的傳統(tǒng)出版業(yè)在技術上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出現了以多媒體為核心技術的電子出版產業(yè),因其便捷、環(huán)保、人性化的特點,一經問世便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
關鍵詞:多媒體;電子出版;創(chuàng)作
現如今,多媒體創(chuàng)作與多媒體電子出版已經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潮流。多媒體創(chuàng)作是一個將圖、文、聲、像等多媒體信息按照某種特定要求進行表現的過程,其豐富的表現力、生動的視覺及良好的聲響效果,大大增強了信息演示的吸引力。電子出版物是計算機、視頻、通訊、多媒體等高技術與現代出版業(yè)相結合的產物,其內容豐富多彩,情節(jié)五光十色,給讀者提供更靈活的閱讀方式。
1 多媒體電子出版的發(fā)展狀況
1.1 多媒體電子出版的起源與發(fā)展
1.1.1多媒體電子出版的起源與發(fā)展
所謂電子出版,是指在整個出版過程中,從編輯、制作到發(fā)行,所有信息都以統(tǒng)一的二進制代碼的數字化形式存儲于磁、光、電等介質中,信息的處理與傳遞借助計算機或類似的設備來進行的一種出版形式。它以計算機為生產工具,原作的大量復制也以計算機為核心,可以說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造就了今天的電子出版。
對電子出版追根溯源,業(yè)內人士說法不一,有人說電子出版源于書目數據庫的生產,有人說電子出版起源于電子排版,第二種說法相對準確一些。第二代照排設備采用了計算機來控制自盤上的字符,這是最初的電子出版系統(tǒng)。隨著后來照排技術的發(fā)展,逐漸出現了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照排系統(tǒng),其中第五代為彩色出版設備。照排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大提高了圖文的排印質量,加速電子出版業(yè)形成雛形。
本文所談論的多媒體電子出版,除了上述這一層意思,還包括基于這些有別于傳統(tǒng)形式的技術手段,使用日新月異的新元素為出版物的內容服務,對內容做更好的展示、詮釋、拓展。這是讀者更能夠親身體會到的多媒體,是更接近市場的電子出版。
1.1.2多媒體電子出版的優(yōu)點
A多媒體電子出版物提倡“無紙”,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的“綠色出版物”,可節(jié)省大量的木材資源,有利于保護地球生態(tài)。
B多媒體電子出版物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版物的成本,縮短了出版周期,其更具有便捷性、時效性。
C電子出版系統(tǒng)中采用了檢索技術和數據庫技術,資料數據的整理和管理更為方便。
D流通、發(fā)行便利,文獻拷貝便利。
E介質存儲容量大,攜帶方便,而且永不破損。從光盤到u盤,再到云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本書”,所能承載的內容,從幾十萬到幾百萬字(字節(jié)),現在已經擴展到海量,真正是難以以一個確鑿的數字來限定,并且還能夠不斷延伸、擴充。
因此,多媒體電子出版產業(yè)前景光明,多媒體電子出版物在出版物中所占的份額會越來越大,成為與傳統(tǒng)紙質出版業(yè)最有利的競爭對手[1]。
1.2 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的種類
多媒體電子出版物可根據出版物的功能、介質、提供的設施和服務的類型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收錄的信息類型和設施種類來分類是更詳細的分類方法,它把電子出版物分為十大類:①教科書類電子出版物;②動畫類電子出版物;③靜態(tài)圖畫類電子出版物;④多媒體書;⑤多介質書;⑥超媒體書;⑦遠程媒體書;⑧人造空間圖書;⑨智能書;⑩會說話的書。
2 多媒體創(chuàng)作分析
2.1 多媒體創(chuàng)作系統(tǒng)特點
多媒體信息特點與多媒體技術特點決定了多媒體創(chuàng)作系統(tǒng)特點,總體來說,多媒體創(chuàng)作系統(tǒng)體現出兩大特點:第一,創(chuàng)作門檻低。無需專業(yè)性、程序性的編程經驗,創(chuàng)作門檻低,操作相對容易,但前提一定要熟練掌握使用技巧,對于特定的要求要依靠熟練的技巧來實現。第二,制作能力不高。媒體支持許多文件格式和硬設備,通過技術操作可形成圖像、文字、動畫、視頻等多元素的復雜產品,同時也包含了文字編輯、圖形編輯、動態(tài)編輯、數字化編輯、視頻編輯等多種工具,但其數據制作能力不如專用軟件。
針對多媒體創(chuàng)作系統(tǒng)的整體特點,用戶不僅要熟練掌握多媒體使用技巧,還要學習創(chuàng)作系統(tǒng)中功能較弱的處理工具,這也是熟練度的內在要求。多媒體創(chuàng)作兼顧一般的要求,還要兼顧特定要求,利用多媒體強大的工具和處理方法,綜合圖標式創(chuàng)作工具和描述性語言的優(yōu)點,彌補現有系統(tǒng)的缺點,克服現有工具的弱項。
2.2 多媒體創(chuàng)作過程
多媒體創(chuàng)作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總體設計與腳本編寫。作品的總體設計是在主題的基礎之上進行整體構思,包括作品結構的設計、所需素材、整體風格、界面設計,界面設計又分為美術設計、布局設計、交互設計。然后通過一定的方式連接多媒體的所有素材,進行一個有機的資源整合。腳本編寫涉及到腳本的總體設計、寫作、內容分析、細節(jié)設計,這一過程要緊緊圍繞主題并體現作者本意。第二階段:收集與整理素材。素材的收集和整理盡管比較瑣碎和復雜,但對于多媒體的創(chuàng)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主體需要,對圖片、文字、動畫、視頻等進行收集與收集,為了節(jié)省時間可以用分類收集整理法。第三階段,制作多媒體作品。遵循作品的主體和統(tǒng)一風格進行創(chuàng)作,將其分成若干個板塊依次制作,利用熟練的技巧突出風格亮點,精益求精,力求呈現出一個完美的作品。
比如,我社曾經出版的《E眼藏地行》系列多媒體電子出版物,就是以原始作者的文字稿件為基礎,再尋找文中的重點,比如藏式建筑的特色門窗設計、墻面的各種材料應用、藏式收分的人工創(chuàng)造、藏式建筑室內的格局設計等,用圖片來給予讀者更直觀、豐富的閱讀感受。一些關于歌舞、民俗的章節(jié),則加入了對應內容的視頻內容,給了文字更鮮活的生命力。
3 多媒體技術發(fā)展趨勢
3.1 應用范圍
在信息技術領域,多媒體是發(fā)展最快也是最活躍的技術,是信息技術領域強有力的競爭部分。多媒體真正涉及的對象是計算機,隨著計算機落入千家萬戶,多媒體的應用領域已涉足諸如廣告、教育、商業(yè)、藝術、醫(yī)藥、娛樂、醫(yī)藥等行業(yè)。
利用多媒體網頁將廣告變成有聲有畫的動態(tài)模式,生動的畫面感、聲音的充盈感吸引了人們關注,既是吸引顧客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也在同一時間提供了更多產品信息有利于買家詳細了解和選擇。比如現在大行其道的二維碼,就把幾十平方厘米的信息,擴展到了圖片、音頻、視頻,甚至整個網絡。
多媒體還被廣泛應用于教育,結合學生發(fā)展的身心特點,制作符合課程主題的多媒體,利用視覺、聽覺、觸覺增添學習趣味,吸引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學習和消化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當下大熱的vr技術就是枯燥自然學科的最大助力,身臨其境的教學實施,比應試的填鴨條款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自主地、發(fā)現性地搜索知識、掌握知識。
除此之外,多媒體還應用于數字圖書館,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分類和精準檢索手段,有效地進行信息整序,使人們獲取信息消費不受空間限制,很大程度上也不受時間限制。
3.2 技術發(fā)展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根據多媒體發(fā)展趨勢,筆者推定未來多媒體將朝著集中化、智能化、網絡化、多樣化這四個方向發(fā)展,給人類信息技術帶來全新變革。
3.2.1 媒體設備控制集中化
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知道分散的媒體設備阻礙了信息的有機結合,如果將分散的媒體設備轉換為集中的媒體設備,將有利于信息整合與靈活表達。
3.2.2 多媒體終端的智能化
任何科技產物的產生目的都是為人類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務,多媒體終端智能化的實現能夠催生文字識別、語言識別、智能翻譯等一系列先進科技成果。
3.2.3 多媒體技術網絡化
人們可通過網絡這個世界窗口隨時隨地了解全球各種信息。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不可分,多媒體技術真正建立在計算機上,實現多媒體技術網絡化,進而促進多媒體發(fā)展。
3.2.4 媒體多樣化
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促進多媒體的更新?lián)Q代,也推進了多媒體向多樣化發(fā)展。
4 結束語
多媒體技術是科技發(fā)展的重要產物,見證了信息技術的變遷,印證了人類在科技文明又邁出的一大步。它給傳統(tǒng)的計算機系統(tǒng)、音頻和視頻設備帶來了方向性的變革,對大眾傳媒產生深刻的影響。電子出版與多媒體創(chuàng)作作為多媒體發(fā)展的分支,多媒體的發(fā)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與多媒體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周啟毅.多媒體電子出版物的開發(fā)與制作[J].中國出版,2010,(23):70-72.
[2]潘英偉.淺議電子出版物的編輯制作[J].中國編輯,2008,(0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