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德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計算機已進入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及知識內容的擴張手段,就可以解決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長期以來不能解決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贏得了學生的喜愛。那么,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效果、注意事項如何呢?在這方面我進行了一些嘗試,通過實踐,我體會到只要合理適當?shù)貞糜嬎銠C,使它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利用多媒體,多方面刺激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模式教學中,教師使學生對上課有興趣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學生對上課內容有興趣就會困難些。而多媒體教學是以直接知覺為主的教育教學方式,它在課堂教學中能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具體情況,將教學涉及的事物又適時展現(xiàn),教育形象鮮明,使學生既能看得見形象,又能聽得到聲音,化抽象為具體,化微觀為宏觀。例如,我在化學課堂中準備了許多有關化學實驗和化學知識等方面的素材。如在講分子、原子、離子的時候,適時調用一些動畫,既可化微觀為宏觀,又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多媒體顯示的畫面以清晰形象、色彩豐富、調用方便等優(yōu)點,在教學效果和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比投影、掛圖更有優(yōu)越性。再如,在做一些演示實驗(如鐵與稀硫酸反應時),我利用實物投影儀,把細微的化學現(xiàn)象通過屏幕清晰地展示在全體學生眼前,克服了后排學生觀察不清的弊端。通過多媒體教學,化學實驗、研究和學習化學的手段更加直觀,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求知欲更強。
2.模擬過程、直觀具體,突破重難點
化學知識中存在許多抽象、微觀 、不可見或難以解釋的東西,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以掛圖、投影和模型來幫助學生想象,但因為這些輔助手段的靜止性和單一性,實際效果有時并不理想,而多媒體卻可以利用其功能輕松解決這一問題,如“原子的結構”一節(jié)的教學中,原子構成是該節(jié)課的重難點,而原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見的,講解起來非常抽象,給學生的正確理解帶來困難,我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把HgO分子分解成原子,模擬制成CAI課件,采用動畫的方式將微觀世界“放大”,學生能通過HgO分子的分解,自然得出原子的概念。又如,在“水的組成”這一節(jié)課中,分析水分子形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過程很難理解,結合課本中的圖形,我把這一過程制成動畫形式,首先若干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氧原子分別結合成氫分子、氧分子,然后又分別聚集成氫氣和氧氣,使學生仿佛真看到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組合,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突破了難點。
3.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增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但是,初中化學中有些危險性較大的實驗和無法實際操作的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模擬實驗就能彌補實驗中的不足。例如,講解“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由于很多氣體都是無色的,學生很難理解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原理。如果利用CAI課件制作一瓶口向下的集氣瓶,進入的氣體為密度比空氣輕的白色微粒,分別演示導氣管伸入瓶底及放在瓶口所形成的效果演示,使學生明白排氣法的原理及如果不把導氣管伸入瓶底帶來后果。
4.及時信息反饋,適時掌握學生情況
計算機輔助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張嘴,教師從頭講到尾”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師引導點撥,運用“討論”“探究”“圖解”“情境”等方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變成了可能。計算機的即時顯現(xiàn)功能,可以把學生對某知識掌握的情況及時反饋出來,有助于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并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計算機中錄入準備好的練習,上課時再將問題顯示在屏幕上,要求同學們回答,答對了可以給一個笑臉或一陣掌聲,給學生們以獎勵;答錯了則要求重做,給予一定提示,并給出 “加油”以示鼓勵。
5.網(wǎng)絡互聯(lián),助疑難解決
當今是知識信息時代,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師生共同發(fā)展。從某種角度說,學生也是老師,那么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浩瀚的知識海洋就可以實現(xiàn)師生換位,通過瀏覽各種相關網(wǎng)站,師生共同搜集各類相關知識,達到互相取長補短的目的。例如,現(xiàn)在正在興起的微課,學生就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自己難以突破的相關知識的微課,教師加以點撥,學生逐漸消化。
6.正確認識計算機的輔助地位,做好試驗教學
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研究首先要明確其地位是“輔助”,而不是“代替”?;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教學中,應以實驗為基礎,教學過程中,能做的實驗要堅決做,對于一些演示實驗效果較好的,如細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如果能做成課件,而不去實驗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計算機僅僅是一種輔助工具,永遠代替不了教師,因而也不會成為教學的主導,應該繼續(xù)保留傳統(tǒng)教育中那些過程、內容和步驟,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作用,不要為教學課件所左右??偠灾?,以教師教學為主,計算機輔助教學為輔,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必將大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四川省梓潼縣仁和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