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姜雨峰
[摘 要] 我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我國公務員隊伍亦存在年齡結構老齡化的現象。影響臨退休公務員年齡歧視感知的因素有社會環(huán)境 、個人以及組織環(huán)境等,本文主要分析組織內部環(huán)境領導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覺誤差以及我國公務員的年齡限制對臨退休公務員年齡歧視感知的影響。從而激發(fā)和保留臨退休公務員的工作熱情,減少年齡歧視感知。
[關鍵詞] 臨退休公務員;年齡歧視感知;組織內部環(huán)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96
[中圖分類號] D63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3- 0220- 02
1 前 言
2012年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fā)布: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4.8歲。2014~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60歲及其以上的人數是2.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6.7%,2015年是2.2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6.1%,2014年是2.1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5.5%。我國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持續(xù)增長的趨勢。2016年11月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指出要適時出臺漸進性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黨俊武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在2070年左右之前,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全球社會成員的接受力、承受力的變化,考察人口體量、質量,分布和老齡綜合水平,未來50年,中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形勢最嚴峻的國家之一。顯然我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由于人口紅利消退、快速老齡化等社會問題逐漸凸顯,年齡上較長卻尚未達到退休年齡的年長勞動者的管理問題需要被社會各界關注。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年齡歧視問題也將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圍內,面對老齡化的勞動力,針對老齡員工的年齡歧視可能會成為很重要的問題。
《公務員法》規(guī)定: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是我國公共事業(yè)的承擔著,代表著政府執(zhí)政能力和政府的形象。我國公務員級別分為27級,其中領導職務層次有鄉(xiāng)科級正職、鄉(xiāng)科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省部局正職、省部局副職、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對我國31個省(包括自治區(qū)、直轄市)的省長的個人基本信息的收集分析得出:其中年齡處于40~49歲的人數為1位,處于50~59歲的人數為18位,處于60~70歲的人數為11位(山東省省長目前空缺)。
2 文獻綜述
歧視,當偏見轉化為實際的行動時,會特別有害,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變成他人偏見的犧牲品,也就是說,會產生歧視,偏見是一種態(tài)度,而歧視是緊隨偏見而來的一種行為。年齡歧視,是廣義的概念,涉及對任何年齡組的偏見,從而導致基于太年輕或是年齡大的員工的偏見和不公平的待遇。年齡歧視出現在工作場所,一般包括缺乏識別的能力,被拒絕聘用和晉升,被拒絕培訓或其他福利。歧視行為被視為打擊或是侮辱一個人的人格,歧視行為所產生的影響遠比歧視行為更嚴重。年齡歧視行為的出現,會導致被歧視對象產生年齡歧視感知。
3 組織環(huán)境對臨退休公務員年齡歧視感知的影響分析
組織環(huán)境,是指所有潛在影響組織運行和組織績效的因素和力量。組織環(huán)境分為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組織內部環(huán)境的領導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覺誤差以及我國公務員晉升的年齡限制對臨退休公務員年齡歧視感知的影響。
3.1 領導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覺誤差
臨退休公務員的刻板印象一般被認為是缺乏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無法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在績效上難以被突破等。由于刻板印象能夠簡化復雜世界并承認人們之間保持一致性,能比較容易地處理各種紛繁的信息,是個體進行知覺的一種捷徑。領導者在行使其權力和影響力的過程時,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會改變一些群體成員或其下屬的行為和態(tài)度。而由于刻板印象對臨退休公務員的影響,刻板印象可能是不準確的,會模糊臨退休公務員個體間的差異。使得領導者很難正確地評價他們的需求、偏好和能力。而由于領導者對臨退休公務員認知的偏差,影響其同級和下屬的行為和態(tài)度,導致存在無意識的、有意識的對臨退休公務員的偏見,當偏見轉化為實際行動時,就會產生歧視。由于臨退休公務員身體生理機能日益衰退,加上年輕同事的逐漸成長,使得他們較其他年齡組對年齡歧視感知更加敏感。因此領導者的刻板印象的知覺誤差是導致臨退休公務員產生年齡歧視感知的影響因素之一。
3.2 我國公務員晉升的年齡限制
中組發(fā)[2008]6號關于印發(fā)《公務員調任規(guī)定(試行)》對公務員的調任資格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其中規(guī)定了調任廳局級最低年齡不超過55周歲、縣(市)級最低年齡不超過50周歲、其他處級最低年齡不超過45周歲以及科級領導職務的最低年齡不超過40周歲。中組發(fā)[2008]7號關于印發(fā)《公務員任免與職務升降規(guī)定(試行)》中,規(guī)定了公務員晉升職務應當逐級晉升,特別優(yōu)秀的公務員或者是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或者越級晉升職務。我國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為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诋斍拔覈珓諉T調任和晉升的政策規(guī)定的現狀,存在相當數量的有較強工作能力卻不符合年齡規(guī)定而無法調任、晉升的公務員,導致其職業(yè)生涯止步不前。面對身體機能的日益衰退,外部知識技能的快速更新,周圍年輕同事的逐漸成長以及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致使臨退休公務員在工作中感知來自組織和同事的不公平對待或歧視,即產生年齡歧視感知,產生工作退縮行為,增加了工作疏離感,降低了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減少了組織承諾。
4 結 語
本文通過分析組織內部環(huán)境對臨退休公務員年齡歧視感知的影響,其目的是挽留和激勵臨退休的公務員,保持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為人民服務的熱情。本文僅僅分析臨退休公務員年齡歧視感知的一個影響因素即組織內部環(huán)境。因此還存在不完善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主要參考文獻
[1]黨俊武.應對人口老齡化頂層設計芻議[J].老齡科學研究,2017,5(1).
[2]胡麗紅,年齡歧視對臨退休員工工作退縮行為的影響——工作疏離感和臨退休焦慮的作用[J].財經問題研究,2016(6):117-122.
[3]王穎,倪超,劉秋燕,中國公務員職業(yè)倦怠的產生過程:社會支持與應對方式的調節(jié)效應[J].中國行政管理,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