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小學各個階段都要高度重視課外閱讀,要想方設(shè)法讓學生多讀書,讓學生通過讀書擴大視野、豐富知識、提高修養(yǎng)。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怎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讀書興趣,為學生打開一扇閱讀的窗,讓學生愛上讀書呢?
一、布置圖書角,創(chuàng)設(shè)讀書的氛圍
要想讓學生愛上讀書,教師就需要為其創(chuàng)設(shè)讀書的氛圍。筆者每接一個班級,第一件事便是和學生一起布置圖書角。之所以要和學生一起而不是自己布置或是全盤交給學生,是因為師生共同去做這件事情才會顯出它的重要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會高漲。筆者首先會推薦給學生適合他們閱讀的書,鼓動家長積極給學生買書。每個年齡段讀的書目并不一樣,低年級比較適合讀繪本,如《可愛的鼠小弟》《小豬稀里呼?!返?,這些繪本生動有趣,極易讀懂,為學生打開了了解世界的大門。到了中年級,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簡單的兒童文學作品,如楊紅櫻的系列讀物《淘氣包馬小跳》《男生日記》《女生日記》,還有E·B懷特的《夏洛的網(wǎng)》《精靈鼠小弟》等,這些作品情節(jié)曲折,富有趣味,學生都很喜歡看。適合高年級學生讀的書也很多,如曹文軒系列作品《草房子》《青銅葵花》等;“動物大王”沈石溪的系列讀物也備受喜愛。其次,讓學生把自己所擁有的課外書帶進教室,每人拿出一本放在圖書架上。全班三十余個學生會有三十幾本書,相互借閱,每個學生就能看三十多本書,一學期的讀書任務(wù)也就能完成了。當然圖書角還要安排專人來負責管理,筆者的做法是從學生自薦并得到師生認可的學生中找出幾位負責管理,每兩周進行一次集體借閱。負責的學生要認真進行登記,這樣圖書角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二、開展共讀活動,激發(fā)讀書的興趣
教室內(nèi)的圖書角建成了,學生有了可讀的書目,那么下一步就是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興趣。筆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開展共讀活動,主要分“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兩種形式?!坝H子共讀”的形式比較適合低年級,主要在家庭完成。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更不容易堅持讀完一本書。如果家長陪著孩子一起讀,在家長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很快就會讀完一本書?!皫熒沧x”的形式適合中高年級,教師與學生分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相同的書目,然后利用特定的時間一起交流所讀的內(nèi)容,分別說出從中所得到的感悟。由于教師積極參與并與學生一起互動,學生就會覺得這樣很有意義,全班共讀的氛圍會把本不喜歡讀書的學生也拉進讀書氛圍中去,使他們徜徉在書海中,逐漸喜歡上閱讀。上學期,筆者所教班級就舉行了一項師生共同讀書的活動:進行曹文軒相關(guān)文學作品的師生共同閱讀活動。一個學期下來,筆者和學生一起讀了曹文軒的四本書:《草房子》《青銅葵花》《根鳥》以及《紅瓦黑瓦》,基本上是一個月完成閱讀一本書的任務(wù)。無論多忙,筆者都會和學生一起認真進行閱讀,都會給學生做相應(yīng)的閱讀指導(dǎo)。這幾本書中的主人公和學生年齡相近,很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再加上教師的適時引導(dǎo),所以這幾本書讀得都很順利,學生的收獲也很大,對讀書的興趣也日漸濃厚起來。
三、上好讀書指導(dǎo)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要想讓學生學會讀書,且能夠從書中明白更多的東西,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dǎo)。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然后再來進行書目的閱讀時,就一定能收獲更多的知識。當然,在學生接觸所讀書目之前,教師首先要熟悉所要閱讀篇目的內(nèi)容,在反復(fù)研讀之后因文而異找到適宜學生的讀書方法,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自身狀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dǎo),以此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興趣。比如,筆者所教班級在第一學期進行了曹文軒相關(guān)書目的讀書活動,在讀每一個作品時筆者都對學生就閱讀方法進行指導(dǎo)。如在對《草房子》的讀書方法進行指導(dǎo)時,筆者就先向?qū)W生介紹作者,指導(dǎo)學生讀“內(nèi)容提要”“目錄”,讓學生明白拿到一本書先看什么;在進行《青銅葵花》的讀書指導(dǎo)時,告訴學生如何“粗讀”和“精讀”,對于這么厚厚的一本書,可以先粗讀,大致瀏覽一下書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再一章章細細閱讀;在進行《根鳥》的讀書指導(dǎo)時,教會了學生邊讀邊想象,想象根鳥美好的夢境,跟隨根鳥一路前行,經(jīng)歷成長。實踐證明,學生借助教師所教授的讀書方法來進行閱讀,既感覺輕松又收獲良多。
四、讀讀寫寫,領(lǐng)悟書的內(nèi)涵
對于讀書,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遍,印象一般不會太深刻;如果能把讀和寫結(jié)合起來,才能真正把一本書讀透。筆者在指導(dǎo)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更傾向于讓學生把讀書的感想寫下來。這種感想沒有長短的限制,只要求學生寫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比如,在讀過《草房子》后,有學生這樣寫道:“在這個故事中我感受最深的人物就是桑桑,他是貫穿整個故事的關(guān)鍵人物,雖然頑皮,可內(nèi)心卻十分善良,很愿意去幫助別人,我很喜歡他?!币灿袑W生寫道:“ 《草房子》這本書讓我讀了還想讀,從書中我品味到了人生的辛苦付出與收獲愉悅,我要做桑桑那樣的孩子,讓我的人生也充滿收獲與快樂。我要努力向前,不斷地充實自己,勇敢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學生內(nèi)心被書中的人物感染著,寫得非常感人。這種讀讀寫寫的做法,不僅鍛煉了學生對于文本的領(lǐng)悟能力與寫作的文筆,也使他們更加喜愛讀書。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學生愛上讀書,讓書籍浸潤心靈,讓書籍陪伴學生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