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儒
我接觸武平比較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與尹武平將軍第一次見面的情景。有一天,尹武平給我打電話,說他有一本書,希望我能夠讀一下。我同意后,他就來了。一進門,啪地給我敬了一個禮,因為我這個老頭啊,從來沒有享受過如此高的“禮遇”,嚇了一跳,也很愧疚。他這個禮敬實際上敬得很好,讓我無法拒絕他的要求。于是我就讀了,結(jié)果一讀就讀進去了。
我讀武平的《人生記憶》,我現(xiàn)在還想主要有兩個感受。一個感受,他是一名將軍,但是他善于用審美的方式,重溫、享用自己用實踐的方式經(jīng)歷過的人生,他有兩重人生,他在農(nóng)村、部隊上、大地上度過了自己的一生,退休后,又在審美的層面拿起筆來,重新復(fù)習自己的一生,享用自己的一生,因此,他比別人多收獲了一次生命。他不但這樣走過了,而且再一次用美的角度重走這條人生之路。這是非常令我敬佩的。另外一種感受,我因為沒有在部隊里待過,我們從外面來看部隊的將軍們、戰(zhàn)士們,常常是看到他們鐵血精神的一面,不知道他們生命中還有另一種色彩。鐵血的一面是太陽,日神精神,勇猛、前進、戰(zhàn)斗、勝利,但是每一個人內(nèi)心都還有月亮的一面,有小夜曲,有春風,有秋雨,有很柔軟的一面,可能尹將軍與在座的所有將軍由于在軍旅生涯中把自己生命中柔軟的一面壓抑了,所以,他一旦拿起筆來,抒情的一面得到了抒發(fā)。這種抒發(fā)不是文學(xué)的使命,是生命的使命需要這種抒發(fā),在這種抒發(fā)中感到自己的個體生命的全面實現(xiàn)。在這一點上,我要佩服尹武平先生。把自己多彩的生命書寫好,把自己多彩的人生復(fù)讀了。這都是非常好的。
在他的文章里面,給我印象最深的現(xiàn)在想起來有三個,都反映了鐵血和柔情這兩面。一個,他的鐵血精神,勇于沖擊、不屈不撓的精神,當他入黨、提干中間遇到誤解和困難的時候,他那種執(zhí)著、勇于向前的精神便體現(xiàn)了出來。有一篇文章專門寫到這些。他憑借著用自己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追求進步并入黨了、提了干。還有一篇《寫給岳母》,他的岳母身世和一般人不一樣,他的岳父有病在身,岳母兩個乳房一個用來哺育孩子,一個用來哺育她的丈夫,就這樣把這個家拉扯大。這是一個軍人眼中的母親,這個母親和我們所有人心中的母親都一樣,但又不一樣,他對我們母親的愛體會得更深。還有一點就是他讓我認識到了部隊的歷練。我們部隊的能戰(zhàn)能勝是不用說的,我們都知道。當時他所在部隊領(lǐng)導(dǎo)已經(jīng)決定讓他參戰(zhàn)的時候,當王克軍長知道了他的親弟弟正在老山前線作戰(zhàn),就說:“為國盡忠,家家有份,但一個家庭不宜弟兄倆同時參戰(zhàn),不然他們父母壓力就太大了?!边@樣就把尹武平從參戰(zhàn)名單上換了下來。這是我們偉大的軍隊中一種仁愛的精神。這些都很讓我很感動。現(xiàn)在正好一年過去了,但是這些細節(jié)我記得還是很清楚,表明尹武平將軍的散文不是一般的單單記載自己說了哪些話,做了哪些事,它是有著非常豐富的生命內(nèi)涵的。
我們這個時代,這支部隊很久沒有打仗了,我們這個民族鐵血精神需要發(fā)揚,不能女的是小女人、男的是奶油小生,成天是帥哥美女,一個民族光有這個是不行的!它需要有鐵血精神。三年前,施瓦辛格來到西安,我和他還有張紀中一起做客一個節(jié)目。他們一個是演英雄的,一個是拍英雄的,我不是英雄,我們?nèi)齻€人坐在了一起做一件事情。當主持人問什么是英雄的時候,我們不約而同地說:鐵血精神!一個人、一個民族都要有一股氣,這種氣可以用在工作上,但在祖國和民族需要的時候,要不惜以血薦軒轅的。所以,我覺得尹武平作為一名將軍,把自己內(nèi)心用文字表達出來,其中貫穿的就是我們部隊的鐵血精神。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是我在精神上、文學(xué)上受益匪淺。在此,我作為一個受你們保護的老百姓,向在座的各位將軍們,以及部隊官兵們,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