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
【摘 要】民用飛機電子設備安裝在托架上,為保證設備在各種載荷狀況下的正常工作,托架需要具備一定的承載能力。本文對某型號民用飛機的標準設備托架進行了強度分析,介紹了有限元建模過程和分析方法,為其他設備托架的結(jié)構(gòu)設計和強度分析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民用飛機;設備托架;有限元;強度分析
0 引言
設備托架是由相互依存的零件和緊固件組成的支承結(jié)構(gòu)組件,用于設備的安裝固定。民用飛機實現(xiàn)電子設備標準化,其外形尺寸,前端鎖勾,后端連接器,重量,熱載荷等級等符合ARINC600[1]標準,可迅速拆卸和更換。為實現(xiàn)ARINC600電子設備的固定安裝、快速插拔和集中維護,同時實現(xiàn)在設備架上規(guī)定位置的互換性,設計了一系列標準設備托架。如圖1所示,ARINC600自然冷托架主要由導向件、安裝板、墊板和加強片組成。本文以3MCU自然風冷標準托架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2]對標準托架進行強度分析,評估結(jié)構(gòu)的安全性。
1 有限元分析
標準托架中零件的材料主要選用7075-T62鋁合金和15-5PH-H925不銹鋼,各零件之間采用鉚釘連接。標準托架底部與結(jié)構(gòu)橫梁分別通過4個螺栓連接,鎖緊器鉸鏈座與托架底部分別通過2個螺栓連接,橫梁兩端約束三個自由度的平動。
1.1 工況
標準支架上安裝電子設備,如圖3所示。根據(jù)CCAR-25(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中有關設備架適用的條款規(guī)定,托架需在使用限制載荷和極限載荷(限制載荷乘以規(guī)定的安全系數(shù))下滿足強度要求。此外為保證設備在應急著陸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托架還需要滿足CCAR-25中561條的要求。根據(jù)飛機各占位坐標限制過載系數(shù)的規(guī)定以及機載設備沖擊和墜撞安全環(huán)境條件及試驗程序,并考慮到標準托架在飛機設備架上的安裝位置、安裝方向不固定,故各方向過載取最大值,最終確定標準托架的計算工況為:向前9g(應急著陸)、向后9g(應急著陸)、側(cè)向9g(墜撞)、向上9g(墜撞)、向下11.2g(極限過載包線),方向如圖3所示。
1.2 載荷
托架的載荷主要來自其安裝的機箱設備,工況向前時,載荷全部由鎖緊器的緊定鉤承受,工況向上時,載荷全部由后部連接和緊定鉤承受,側(cè)向工況時,設備所產(chǎn)生的力由后部連接和緊定鉤承受,向后工況時,設備所產(chǎn)生的力全部由安裝板承受,向下工況時,設備所產(chǎn)生的力由導軌板承受。
根據(jù)ARINC600規(guī)定,3MCU標準托架允許的最大機箱設備重量為7.5kg。本文重心選取位置為設備形心處,所以在機箱重心位置施加向前、向上、側(cè)向、向后極限載荷F=661.5N;向下工況時,按照公式P=,計算導向件底板壓力載荷為0.035MPa,S為機箱與托架底部接觸的有效面積。
1.3 有限元建模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對標準托架進行有限元建模,其中導向件、墊板、安裝板、鉸鏈座采用殼單元,厚度為零件實際厚度;螺栓連接處用REB2、CBAR剛性單元;鉚釘用CWELD單元進行模擬,直徑和材料按實際鉚釘材料定義;機箱用一組剛性梁CBAR 模擬;機箱與托架后部連接器連接處采用彈簧單元CELAS2模擬。
在向前工況下,在托架前部邊緣建立一組垂直彈簧模擬機箱對托架的垂向壓力,鎖緊器中的螺桿、環(huán)扣、旋鈕組件用CBAR單元進行模擬,如圖4所示。
2 應力結(jié)果及強度分析
采用Hypermesh軟件進行有限元計算,得到5個工況下的零件應力。本文通過對比零件應力和材料許用值,計算得到結(jié)構(gòu)靜強度的裕度,評估托架的承載能力和安全性。零件安全裕度計算公式[3]如下:
式中:σtu為零件的材料許用值;σmax為零件最大Mises應力。
根據(jù)5個載荷工況下托架的應力云圖可知,向前、向后、向上、向下4個工況的最大應力位于導向件底板前部邊緣上,其中向前工況下零件應力最大,如圖7所示,應力值為265Mpa,導向件材料為7075-T62,材料許用值為537MPa,安全裕度為:
3 結(jié)論
本文對民用飛機標準設備托架進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靜強度計算結(jié)果,分析結(jié)果表明標準設備托架滿足強度要求。
民用飛機中ARINC600電子設備需要快速插拔和集中維護,標準托架的設計不但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些要求,還實現(xiàn)了在設備架上規(guī)定位置的互換性。但同時其載荷環(huán)境也相對比較復雜。本文通過對民用飛機標準設備托架進行靜強度分析,證明了標準設備托架安全性,可以為其他類型的飛機電子設備安裝結(jié)構(gòu)的強度分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AIR TRANSPORT AVIONICS EQUIPMENT INTERFACES:ARINC 600-19-2011[S].
[2]王勖成,邵敏編著.有限單元法基本原理和數(shù)值方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7.
[3]飛機設計手冊·9·載荷、強度和剛度[M].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