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子
一、公司章程的含義與作用
公司章程是由設立公司的股東制定并對公司、股東、公司經營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的調整公司內部組織關系和經營行為的自治規(guī)則。公司章程作為公司的自治性綱領,具有法定性、公開性,以及自治性特點,其法定性是指公司章程的制訂、內容、效力和修改須以公司法的規(guī)定為準,這基本上是各國的通例;公司章程的公開性是指公司章程的具體內容應是為公眾可查知的,這是源于公司章程并不是一個公司的秘密文件,這樣也更有利于公司成員對管理的監(jiān)督;公司章程的自治性是公司章程最明顯的特征,因為公司章程本身作為公司治理的規(guī)則是由公司股東自己制定實施的,顯然里面體現了更多的意思自治理念。
首先,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性規(guī)范,每個公司在制訂公司章程時,都可以在公司法的允許內,針對本公司的成立目的、資本規(guī)模、經營范圍以及其他自身特點制訂適合本公司的具體規(guī)則,因此在公司章程制訂中嵌入更多的自治理念。
其次,公司章程賦予公司治理更多的可能性,在我國公司法中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都有一條任意記載事項,這一條就包含了太多的可能性,這一條賦予了公司章程自治很大的空間。
再次,公司章程具有對外公示力。公司章程具有公示性,因此公司章程中記載的公司資本、經營范圍等事項,對于其他主體了解該公司至關重要,同時公司章程也是行政機關所監(jiān)督的范圍,這就說明公司章程是聯(lián)系公司與公眾及政府的一個重要渠道。因此,只要公司將自己的經營情況如實記載在公司章程上并嚴格按照公司章程辦事將對于提高公司的信譽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二、公司章程與公司法的關系
公司法是確立的公司的一般性原則或規(guī)定,而公司章程是對公司法的具體化,從法哲學的角度來看,公司章程的制訂是以公司法為前提的,公司法決定公司章程;從內容上來看,公司章程與公司法的關系有以下三點:第一,公司章程是對公司法的細化;第二,公司章程是對公司法的補充;第三,公司章程在某種程度上排除了公司法的適用,例如公司法中常有一些但書條款“……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笨梢姡菊鲁膛c公司法是緊密相連,而且并沒有明顯的對立觀點,但這并不表明二者沒有沖突,接下來通過對一些具體條款的分析來探討一下二者的沖突問題。
三、對“公司章程有規(guī)定”的條款分析
1.對《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分析
《公司法》第72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yōu)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協(xié)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xié)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p>
第72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太過籠統(tǒng),在司法實踐中,對違反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股權轉讓合同效力存在較大的爭議。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的規(guī)定是在章程成立初始經過全體股東認可的,但卻與公司法規(guī)定的“股東自由轉讓股權”矛盾。目前對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的效力判案依據上常常一概而論,直接適用公司法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自由轉讓的原則性規(guī)定,而沒有深入探討具體的公司類型,也沒有考慮原則性規(guī)定的適用環(huán)境以及原則性規(guī)定與公司法基本原則中間存在的不同之處。
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前款規(guī)定了對外轉讓股權、公司股東間轉讓股權以及優(yōu)先購買權類事項新公司法第四款又單獨做出規(guī)定:股權轉讓可以由公司章程另行規(guī)定。
綜上所述,從邏輯和功能上對我國公司法七十二條分析,好像可以得出結論:可以由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權轉讓所有的事項特別進行規(guī)定。但如果我們考慮公司股權轉讓具體的內容,那么是否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是需分析的。
2.對《公司法》四十三條分析
《公司法》第43條規(guī)定:“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公司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新《公司法》第43條是個賦權性規(guī)范,可以從四個層面來進一步理解:
其一,股東作為股東會的成員,有權出席股東會會議。股東會會議是股東表達意見的場所。公司重大事項必須經股東會通過會議的形式作出,而會議形成決議則必須進行表決,表決權的行使,是形成公司意思、產生公司決議的唯一方式。所以,表決權行使對有限責任公司及其股東而言均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其二,股東在股東會上有表決權。表決權具有如下特征:表決權是股東的固有權利,是股東作為公司社員的重要體現,是股東有別于債權人的主要標志,也是保障股東投資預期利益實現的基礎性權利。表決權是一種民事權利,是一種基于股東身份所產生的特殊的民事權利。表決權又是股東以公司的利益并兼以自己的利益為目的而行使的權利,是股東參與公司管理的途徑,因而是一種管理權,屬于共益權的范疇。
其三,表決權的行使原則上按照各出資人的投資比例確定。表決權的行使有許多原則,比較普遍的有兩種,一個是“均一主義”,即無論出資多少,每個出資人平等享有一個表決權;一個是“資額主義”,即出資人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股東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體現的是資本的本質,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本條實際上采用了“資額主義”原則。之所以遵循這個原則,是從有限責任公司具有資合性這個特點來考慮的:第一,體現了股權平等的原則,一股一權,同股同權;第二,可以維護實際出資多的股東的利益,吸引更多投資;第三,遵循了決策與風險相一致的原則,由出資多的人決策公司的事項,也理應由其承擔更多的風險。
公司章程與公司法在公司治理中的沖突有其存在的原因,當然也不是無法克服的,我們不希望以公司章程為代表的私法自治和以公司法為代表的強制干預永遠對立,而是在二者分別加以改進的基礎上,達到利益最大化,這也是現代公司治理的目標之一。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