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希
童謠,是一種形式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內容通俗淺顯,講究韻律節(jié)奏,適合兒童娛樂傳誦的兒童文學。有位作家說過,沒有童謠便沒有童年。兒童可以從童謠中獲取知識、增添愉悅因素、豐富詞匯、提升表達能力。作為教育載體,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欣賞童謠,還要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編童謠。所以,我讓學生用他們純真、清亮的眼睛觀察校園,引導學生用童心、童趣去感受校園生活,記錄點滴趣事,體會伙伴之間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從而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編童謠的熱情,教師再通過系統(tǒng)有效的方法,教會他們創(chuàng)編童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 唱童謠,認識童謠,激發(fā)童趣
形式簡短、朗朗上口的童謠,不僅給同學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而且給他們以美的啟迪和向上的力量。優(yōu)秀的童謠是學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養(yǎng)料,少年兒童了解并認識這個世界,很多時候就是從這些簡單易懂的童謠開始的,它承載著優(yōu)秀的文化和道德觀念,有助于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在課外閱讀中,我和學生一起走進童謠世界,通過唱童謠、講童謠等一系列課時,激發(fā)學生對童謠的喜愛之情。在以“唱童謠”為主題的課堂中,我先讓學生回憶并唱出自己熟悉且喜愛的童謠,如:《小白兔》《小蠟筆》《拍手歌》《九九歌》等等,讓學生在互相吟唱中感受童謠的韻律和節(jié)奏感;然后,教師再出示一些貼近學生生活,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童謠,帶領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去吟唱童謠,學生可以拍著手、搖著頭,用身邊任何一個物品隨心所欲地打節(jié)奏,配上自己的肢體動作,表達對童謠的理解。這樣做,讓學生走進童謠,產生進一步認識童謠的積極性,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會念童謠還不夠,接下來,我又進一步在課堂中讓學生品賞童謠,讓學生通過對所讀童謠進行系統(tǒng)學習,了解童謠的基本節(jié)奏、主要技巧、內容要求,這是編寫童謠的前提。當然,這些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較為抽象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把一些理性的知識硬塞給學生,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會使學生望而卻步。為此,我在教學中采取賞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此同時,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對童謠加以梳理歸納,這樣學生就能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唱童謠、認識童謠等一系列的學習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編童謠奠定了基石,激發(fā)了學生對童謠的濃厚興趣。
二、 童眼看校園,捕捉生活情趣創(chuàng)童謠
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任何一種創(chuàng)作脫離了生活實際將會變得空洞乏味。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校園里,所以,校園生活是其創(chuàng)作靈感的重要來源之一,它能真正地表現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真實的校園生活。我要求學生用善于發(fā)現的眼睛、用敏感細膩的心,去發(fā)現和感受校園里、伙伴間發(fā)生的大小事件,通過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形成創(chuàng)編童謠的素材。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思路得到拓展,并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的時候,教師就要大膽地放手,讓學生編寫童謠。在童謠創(chuàng)編指導課上,我讓學生自主選擇話題編寫童謠,并通過小組交流和班級評議的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提升學生的編寫、修改童謠的水平。
1. 童眼觀察,伙伴情深。
校園里發(fā)生最多的是小伙伴之間的互相幫助,以及體現彼此濃濃友情的故事,把這些富有童趣的小事編成童謠,才最能體現學生真實的生活。比如,有的學生根據下雨天沒帶傘,伙伴間互相幫助的事,創(chuàng)作出《打傘》這首童謠:春天的小雨沙沙沙,校園里朵朵傘花花。傘花下一對小伙伴,甜甜的笑容樂開花。頭碰頭,手挽手,傘花互讓怕雨打,開出一朵朵友誼花。下雨沒傘莫要急,對你說聲悄悄話:只要你有好伙伴。還有的學生傷心難過時,有伙伴想出各種方法安慰他,于是,也靈機一動寫出了一首《解愁》的童謠。
2. 童趣源于多彩活動。
同學們最喜歡多姿多彩的活動,我充分利用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來啟發(fā)同學們創(chuàng)編童謠。如學校每年要開展的春游和秋游活動,在外出玩樂的同時,也會發(fā)生許多難忘的事,如學生玩海盜船時那種緊張害怕的心情,就會寫出一首《蕩海盜船》的童謠;在學校特色小報辦報活動中,學生也能根據辦報過程中快樂的心情,創(chuàng)作出《辦小報》的童謠;學校給每位學生分發(fā)了花籽,讓學生種花,學生根據種花的各種體驗,編創(chuàng)了《種花》的童謠。
3. 童心感受豐富生活。
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可以通過細膩的心去感受,體會這些也可以成為編創(chuàng)童謠的素材,如學生課間玩的游戲,就可以編寫《踢毽子》《捉迷藏》《手絹花飛》等童謠;各種節(jié)日來臨,學生也可以編創(chuàng)一些和節(jié)日有關的童謠,如《快樂六一》《勞動真快樂》《拜年》等。就連在假期中學生也會童心大發(fā),編創(chuàng)一首《過暑假》:暑假到,真孤單,一個人,好無聊;外面熱,家里涼,不如找我的好伙伴。拿起電話撥號碼,天南地北侃侃談,約打球,約游泳,約看書,約出游,看來放假不孤單。
三、 童真、童趣,展示童謠作品
1. 讓學生個性化表現童謠作品。
學生們是充滿童心、童真和童趣的,他們的童謠作品可謂是精心力作,所以,每個學生個性不同,他們表現的作品也就不同。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吟唱,就會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他一起吟唱;有的學生喜歡繪畫,于是就拿起畫筆,將童謠中表達的情境通過插圖的形式表現出來;還有的學生愛表演,就會將童謠中的內容找合作伙伴一起表演出來。同學們和童謠融為一體,真善美的體驗和情感,如涓涓細流流入他們的心田。
2. 給學生打造展現童謠的天地。
為了激勵同學們創(chuàng)作童謠的熱情,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熱衷于拿起筆,創(chuàng)作出富有校園氣息的新時代童謠,也為了讓不同年齡層次的同學互相欣賞和學習,學校專門在校園里懸掛了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童謠,讓每一個同學去欣賞、學習、評價。教室走廊的墻壁成為童謠文化的展示窗口,學校選出了優(yōu)秀童謠進行制作,并懸掛在了走廊上展示。學校的《伙伴》??希部橇藢W生的童謠作品,當學生們在校報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時,別提有多高興了。
3. 為學生搭建展示童謠的舞臺。
學校開展了朗誦夏令營的活動,我讓同學們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新童謠配上自己熟悉的曲子,進行演唱;我和同學們一起開動腦筋,將新童謠串成小品、童話劇,編成舞蹈,惟妙惟肖地表演,讓同學們在舞臺上一展風采。另外,我還組織了“賽童謠”的活動,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賽讀,讓同學們的活力在朗讀中盡情釋放。
(作者單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