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權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方法:在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間收治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中選擇78例實施治療,共設定2組,對照組采取小梁切除術治療,觀察組則采用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各39例。結果:與對照組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視力水平、眼壓水平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均更為理想(P<0.05)。結論:采用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可得到理想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房角分離術;閉角型青光眼;白內障
【中圖分類號】R7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01
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臨床治療該病癥多以手術治療為主。近年來隨著我國臨床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超聲技術在眼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以及發(fā)展相對較快,這也使得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得以在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中推廣應用[1]。此次研究將在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間收治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中選擇78例實施治療,一次探析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間收治的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中選擇78例實施治療,共設定2組,各39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為(58.9±4.2)歲;其中31例為慢性閉角型青觀眼急性發(fā)作,8例為慢性閉角型青觀眼;術前視力最低為光感,矯正視力最好為0.6;術前用抗青光眼藥物治療,控制眼壓最高35mmHg,最低15mmHg,平均(24.3±4.5)mmHg。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46-79歲,平均年齡為(58.9±4.2)歲;其中29例為慢性閉角型青觀眼急性發(fā)作,10例為慢性閉角型青觀眼;術前視力最低為光感,矯正視力最好為0.5;術前用抗青光眼藥物治療,控制眼壓最高34mmHg,最低16mmHg,平均(24.7±4.2)mmHg。對比基礎資料,均提示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對照組病患均采取小梁切除術治療,對患者眼球周圍進行麻醉,并做結膜瓣,將患者上方角膜緣作為基底做鞏膜瓣,之后對患者的小梁以及角鞏膜組織進行常規(guī)切除,將寬基底附近虹膜剪除,確定無誤則可結束手術進行縫合。
觀察組病患均實施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采取完全表面麻醉,在顳側做透明角膜緣隧道切開,在主切口90°的方向做透明角膜輔助切口,像患者前房內注入粘彈劑,環(huán)形撕開晶狀體前囊膜并進行水分離,在囊袋內或虹膜平面進行超聲乳化,并將皮質吸除,再次在前房內注入粘彈劑,植入人工晶體,使用卡米可林進行縮瞳,向虹膜根部注入粘彈劑進行鈍性分離,吸除囊袋以及人工晶體后的粘彈劑,分離色素以及有機物,之后調整人工晶體位置,水化密閉切開。測定眼壓,并在患者結膜囊內涂入典必殊眼膏,之后使用紗布以及眼罩包裹術眼則可結束手術操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各項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取卡方檢驗。將均數(shù)±標準差做為計量資料表示方法,行t檢驗。P<0.05時表明對比數(shù)據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病患視力水平以及眼壓水平的對比
比較兩組病患治療后的視力水平、眼壓水平,結果均提示觀察組所得效果更為理想(P<0.05),見表1。
2.2 兩組病患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的對比分析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病患的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有明顯降低(P<0.05),見表2。
3.討論
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臨床多見老年病患。青光眼是導致患者失明的主要病因之一。青光眼所造成的視力損傷是不可逆的,故盡早為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實施有效治理十分重要。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患者虹膜周圍組織較易出現(xiàn)粘連,臨床治療多通過分別手術進行治療,傳統(tǒng)手術多需要對青光眼以及白內障實施分別手術治療,這不僅增加了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傷,而且也可能在治療后導致患者出現(xiàn)種種并發(fā)癥,不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2]。近年來隨著臨床超聲技術水平的提高,超聲乳化西出書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逐漸在臨床推廣。該種治療方法不僅可有效清除患者的異常結構晶狀體,而且也可改善患者瞳孔阻滯狀態(tài),增加前房空間,降低眼壓。在進行鈍性分離房角以后也可摘除虹膜粘連,重建房水循環(huán),更好改善房角寬度以及前房深度[3]。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病患均實施了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病患治療后的視力水平以及眼壓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結果也提示觀察組所得效果更為理想,此次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的研究結論具有較高的相似性。
綜上所述,采用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手術風險相對較小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視力水平,降低患者眼壓,促進患者康復,故值得臨床加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娟,陳璐,周佩佩,等.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療效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6,31(8):838-840.
[2]艾尼瓦爾·阿布都克里木.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人工晶狀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45(8):138-141.
[3]張遠航.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白內障合并閉角型青光眼48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27(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