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昳
摘要:“畫人物”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難點。因為畫人物中涉及到的因素比較多,而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這就導致了教學進展困難。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美術中“畫人物”的教學要點,然后探討了相關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畫人物;教學方法
很多美術培訓班以學生臨摹出名家畫作為傲,這確實體現出了學生的繪畫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同時也反應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最好的年紀被扼殺了,這樣的教育可以培養(yǎng)出一位卓越的畫匠,但是不能發(fā)掘出一位很好的美術藝術家。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要講究教育方法和策略。
一、小學美術“畫人物”教學要點
(一)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
美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畫人物的教學中,老師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既要讓學生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又能夠讓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進行思考。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非常有益。同比臨摹而言,觀察視角不同,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就不同,而臨摹只是機械的模仿,無益于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二)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
美術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不同的美術創(chuàng)作手法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大不一樣的。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老師要鍛煉孩子們用美術畫筆和色彩來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掌握了這種技巧,在學生后續(xù)的學習當中,可以靈活運用各種表現手法來勾勒和刻畫人物形象。
(三)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情操
教師在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中再融入人物的故事情節(jié),小學生就能容易理解并喜愛這個人物,就會在任何地方見到人物畫都會去不自覺地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從而讓小學生充滿藝術力與想象力,讓他們充滿熱情與愛,營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文化氛圍。在人物畫的課堂里,讓每位學生的自信、情感和所學技能聯系起來。
二、小學美術“畫人物”教學方法淺析
(一)指導孩子觀察順序
在畫人物的課程中,首先要指導孩子進行細致觀察。如果孩子在下筆之前沒有細致的觀察,那么畫人物作品就會變成一幅想象畫。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師在指導過程中要語言簡練,指導內容非常細致。首先,教師要明確提出觀察的目標和任務,因為在人物畫的教學中,學生大多沒有實踐經歷,也沒有綜合的概括能力。那么教師就要重視教學的綜合形式,提醒學生從各個方面去認真仔細地從眼睛、鼻子、額頭、嘴巴、耳朵、頭發(fā)、手勢等各方面觀察,還要注意人物的肖像、動作、表情、形態(tài)等,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帶動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觀察人物,例如,整體觀察法,就是引導學生對一個人物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對這個人物進行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再去進行系統(tǒng)觀察,分別得到答案后再進行綜合,這樣就能對人物有更好的診釋。
(二)指導孩子線條和色彩的運用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畫人物中也是一樣的。不同孩子的視角不同,心理狀態(tài)不同,通過美術來影射出的效果也不同。老師可以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來指導學生如何用線條和色彩來表示人物情感。例如,在繪制女性人物畫時,可以使用細線條和均勻的線條,因為這樣的線條能夠表現出媽媽的溫柔和妹妹的恬靜;在繪制爸爸或者爺爺的畫像時,可以使用粗線條,因為粗壯的線條能夠體現出男性的力量和嚴厲。再如,當所畫的人物是老師或者醫(yī)生或者售票員阿姨時,可以選擇鮮艷的色彩來填充顏色,因為這些顏色讓人感到歡快和舒服,這些人物都是好人。當所畫的人物是壞蛋時,可以使用顏色比較暗的色彩,比如黑色、褐色和紫色等,用這些重色調來表現壞蛋的陰暗性格。美術也有自己的語言,小學美術課以培養(yǎng)孩子的美術興趣和美術素養(yǎng)為主,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常識。
(三)鼓勵孩子創(chuàng)新發(fā)展
老師作為一位成功的美術人士,在畫人物時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且在美術課堂上老師會傾盡所能地將自己會的知識都交代給孩子。然而,這種教學方式也會讓孩子淹沒在老師的創(chuàng)作經驗中,從而失去了發(fā)現自己創(chuàng)作潛能的機會。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老師要掌握教學技巧,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天使,在畫人物教學中,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進行創(chuàng)作。在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賞析時,老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孩子創(chuàng)作的優(yōu)點,然后鼓勵孩子保持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孩子藝術創(chuàng)作的信心。此外,老師還要透過孩子的作品來發(fā)現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創(chuàng)作意圖,然后順著孩子的思維來給孩子進指導。這種個性化的指導就是因材施教,不要指責或者過度矯正孩子的繪畫方式,發(fā)現孩子的創(chuàng)作潛力并予以指導,無形當中就可能培養(yǎng)了一位卓越的美術大師。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育中,老師要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孩子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老師要發(fā)掘孩子的藝術天分,然后因材施教。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齡小學生,老師要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來指導孩子的畫人物的順序和基本的美術常識,然后讓孩子自己自由自在地游弋在藝術的海洋中。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要將自己定位成一位藝術大師,而不是一位畫匠。
參考文獻:
[1]江鵬飛.小學美術“畫人物”的教學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2]陳慧.小學美術“畫人物”的教學與思考[J].藝術科技,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