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元魁
《南森賦》
于元魁
余從警20年,未與警校親密接觸,今幸有雙千計劃,入南森兼職任教?;仡檨頃r,迅乎月余,期間倍受領導關愛,教師體貼,學生尊敬,同道信賴,無以為報。吾言情由感而發(fā),興因趣而生;興極則蹈之,感極而賦之。受寵于南森,受恩于南森,受教于南森,受益于南森,寧無感乎,實感極矣。感極而賦,因作《南森賦》一首,賦曰:
金陵古都,新城仙林,高校林立,路暢色新,地杰物華,星馳才俊,中有警校,名曰南森。
漫步南森,山水樓臺,錯落精致;徜徉校園,花樹魚鳥,賞心悅目。甘霖適時,艷陽和煦。岸柳隨風綠,百花競吐艷,紅黃相間出,紫白次第開。碧草如茵,彩灌似范。靜思湖平如鏡,浣池水清似練。禽鳥湖中戲,景物波里懸。雨霧丁山比畫美,樹林鳥鳴如歌旋。俊男與櫻花留影,靚女借茶花映面。如畫如夢,美輪美奐。道路整而臺階凈,場地新而設備全。圖書館、警體館館館嶄新氣派,教學樓、實驗樓樓樓色調和諧。警藍色建筑宣示堅毅,錦緞般花潮蘊盈浪漫。白面書生、紅頂商人、綠色使者,亦須我黑貓警長保航利劍。滿眼無多余之物,望中盡靚麗畫卷。更有隊隊戎裝劃一,處處警輝耀眼,別是一番靚麗景觀。校園不是花園,警院勝似花園。此景只應天上有,今日得從南森見。
融入警察殿堂,對話博士學子,所敘所談學術氣濃濃,所見所聞正能量滿滿。學校管理有方,系部教研有道。碌碌教師勤耕耘,莘莘學子忙成材。外剛內柔,剛柔相濟。又見校友回校如家,真乃4年四度警校情,一生一世南森人;學校愛生如子,期盼今時今日學成材,他年他月高揚帆。冷暖病困,學校關懷無微不至;學研實訓,老師要求精益求精。師生共謀發(fā)展,領導率先垂范。大學非校園之大,乃大特色、大師資、大境界、大作為是也。培育森警、世界唯一,教研林火、全國無雙,地位特殊、使命重大,可謂大特色;教授博士、德高學深,學科帶頭人、立功受獎者人才濟濟,可謂大師資;放眼世界,包容萬物,虛心而行,善待八方,可謂大境界;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學生就業(yè),不論條件、只講奉獻,社會盛譽、有目共睹,可謂大作為。有此四大,南森真大學也。
若論南森文化,生機勃勃,豐富多彩。文化節(jié)、技能節(jié)、讀書節(jié)……開展有聲有色,攝影賽、演講賽、運動賽……競爭如火如荼。《警林心壇》演繹多少愛的故事;《芳草地》上書寫無數(shù)情的詩箋。撫琴品茗,揮毫潑墨,紋枰論道,引吭高歌。社團如春筍,活動走人心。授教無類,業(yè)余均可選自好,植物有證,賞花亦能學真知。學校重視,師生參與。言傳身教,文明禮貌廣泛而深入;心領神會,警服情結歷久而彌堅。忠誠、團結、嚴謹、勤奮乃南森之校訓,知識、能力、擔當、包容實南森之精神。立足林業(yè)、面向公安、服務社會宗旨明確;政治建警、文化育警、素質強警措施到位。籍文化以育人,彰示人文關懷情;以文化而興校,盡顯南森軟實力。
嘗聞校花校草之說,吾曰南森女生盡校花,男生皆校草。?;ㄈ鐗糁惺|薹隨鳳舞,池里芙蕖向陽開;校草似林下翠竹正破土,野間樹木欲沖天。短發(fā)齊肩而瀟灑,身影清瘦而剛健。集隊若出征,豪氣可震天。無離校之自由,有擔當之情懷。龍舟競賽世錦奪冠,杭州峰會盡展風采。榮譽如花開,盛贊似潮來。是女應作巾幗女,生子當進森警院。
嗟夫,人生少有百年,江湖事固難全,它日叨兒對孫,細數(shù)能有何言。言必曰:世情重,最重同學情,江南憶,最憶森警院!晚年有幸,惶作教官,得遂夙愿,吾心無憾矣。
注:南森,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煙臺市森林公安局局長,2017“雙千”教官兼職森林消防系副主任)
(責任編輯 盧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