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誠亮
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實習安全事故頻發(fā),直接損害實習大學生人身利益,為其合法權益的保護提出了嚴峻課題。然而由于我國尚缺乏關于大學生實習的專門立法,對于大學生實習期所產(chǎn)生的各種法律關系定位不清,大多只能援引勞動法規(guī)或是民事法規(guī)進行法律救濟,造成目前我國各地司法實踐做法不一。
本文首先概述了目前我國大學生實習現(xiàn)狀及對意外傷害的權利救濟狀況,提出對于實習大學生權益進行法律救濟的必要性。接著從分析實習期間產(chǎn)生的法律關系著手,進一步明確各個權利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為完善大學生實習期間人身意外傷害的權利救濟提供法理依據(jù)。
然后分析目前我國對于實習大學生權利救濟存在的問題,可以分為法律救濟的不周和社會救助的乏力,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構建大學生實習期間人身傷害事故法律救濟與社會救助雙管齊下的處理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實習;意外傷害;處理機制
1 目前實習大學生意外傷害權利救濟面臨的困境
1.1 實習立法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適用于大學生實習期間人身意外傷害權利救濟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相關司法解釋
高校學生校外實習傷害事故首先屬于民事法律事實,受害的權利要獲得救濟首先應該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 <民法通則 >若干問題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調(diào)整。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高校組織學生校外實習,往往和實習單位簽訂了實習協(xi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8條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只要雙方在平等自愿遵守相關法律基礎上達成有關學生校外實習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承擔實習協(xié)議,根據(jù)當事人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的法律原則,該約定就是合法的、有效的。
3.《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蛘咂渌逃龣C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大學生基本都已成年,但實習活動中若學校未盡到適當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4.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和地方性法規(guī)
我國目前還沒有明確的關于大學生實習的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而主要是通過援引其它法律予以適用,這就導致關于實習大學生人身損害賠償只能適用過于原則和粗疏的條款,甚至有些條款已經(jīng)過時,對實習生權利保護無特別之處。
1.2 工傷救濟之路不通
2003年4月27日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取消了《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61條第1款可以參照工傷保險的有關待遇標準之規(guī)定,且對此沒有替代性的處理規(guī)則。此后大多地方性法規(guī)對此問題也沒有作出專門的規(guī)定,于是對于實習大學生人身損害賠償問題的處理至今也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各地的司法實踐也極不一致,此問題也就變得相當?shù)募帧?/p>
1.3 民法救濟之途不暢
實踐中,受害大學生依據(jù)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救濟其受損權利的路徑亦不是一帆風順的。
1.合同法救濟的局限
現(xiàn)實生活中勞動合同簽訂就非易事,從實踐層面看,這一救濟路徑并未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意義。
2.侵權責任法救濟的局限
目前我國侵權責任法大學生校園侵權是采用過錯責任原則,在舉證責任上實習“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實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域外延伸,司法實踐中通常比照適用該規(guī)定。然而當實習單位與高校否認其過錯的情況下,要求處于弱勢群體的學生對它們的過錯進行舉證是相當困難的,一旦學生舉證不力無疑使其面臨不利的法律后果,這對實習大學生未免不公平。
1.4 社會承擔機制尚未形成
我國目前關于實習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承擔尚無一個公平合理、充分平衡各方利益的社會參與承擔的方式,突出表現(xiàn)在我國實習責任保險發(fā)展滯后,一方面我國學校和實習單位甚至大學生本人保險意識普遍不強,這種現(xiàn)象在經(jīng)濟社會落后地區(qū)尤為突出。另一方面,即使參與了商業(yè)保險公司的意外傷害險,根據(jù)保險賠償標準,保險公司所提供的一般意外傷害險最高額大多為人民幣2萬元,遠遠無法滿足實習大學生的賠償需要,且一些保險公司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往往設置繁瑣的手續(xù),學生獲得合理救濟更是難上加難。
2 實習大學生意外傷害權利救濟的完善對策
2.1 完善相關立法,為權利救濟提供法律依據(jù)
目前我國關于大學實習生傷害事故權利救濟的立法尚處于缺位狀態(tài),這也造成司法實踐中權利保護的不利。為此,完善救濟,必須制度先行。
1.制定專門的實習法規(guī)
當下較為可行的路徑是,由我國教育部根據(jù)《教育法》、《勞動法》、《職業(yè)教育法》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及國家相關規(guī)定的基礎上出臺《學生實習條例》,在這部行政規(guī)章中應該對學生實習管理部門、實習勞動環(huán)境、實習報酬的給付、實習安全教育、實習期間各方權利義務關系特別是對安全事故的責任承擔以及實習責任險作出詳細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規(guī)定,同時應該明確規(guī)定,“用人單位接收學生實習應該與學校和實習學生簽訂書面的實習合同”,以期解決學生實習時合同簽訂難的問題,暢通合同救濟的途徑。
2.修改《工傷保險條例》,將實習傷害納入工傷保險覆蓋范圍
眾所周知,在目前實習大學生與實習單位和所在院校利益博弈中無疑處于雙重弱勢地位。在這種情形下,法律賦予弱勢地位下的實習大學生特殊的利益傾斜和保護,構建一種有效地利益調(diào)節(jié)機制,也是為了追求實質公平的要求。
張新寶教授曾在分析工傷保險制度發(fā)展淵源時指出:工傷保險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彌補原有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原有侵權損害賠償制度的缺陷就是工傷保險制度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工傷事故保險相對于侵權損害賠償而言,具有如下優(yōu)點:一是有利于保護受害人;二是有利于企業(yè)免責和分散經(jīng)營風險;三是有利于勞資關系的和諧;四是節(jié)約社會成本。所以,將大學生實習生事故納入工傷保險保護范圍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endprint
2.2 窮盡民法救濟路途。
1.暢通合同法救濟途徑
筆者認為若實習單位未訂立可以參照適用未訂立勞動合同的條款來處理。要積極推行統(tǒng)一實習協(xié)議書的做法,明確實習大學生與實習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這既有利于規(guī)范實習事務的行政監(jiān)管,又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權利的保障,極大地暢通了合同救濟之路。
2.完善侵權責任法救濟途徑
由于過錯責任導致實習大學生舉證相當困難,所以應該改為實行過錯責任推定原則,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有過錯的,應該承擔侵權責任。過錯推定責任要求行為人就其不存在過錯承擔責任,即由實習單位與高校就其不存在過錯負擔舉證責任,否則就推定其存在過錯,承擔相應責任。若實習單位與高校存在共同過錯,則責令承擔連帶的事故損害賠償責任,這樣有助于實現(xiàn)實質公平。
在此值得說明的是,我國現(xiàn)行立法框架下,采用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和采用普通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其所獲得的效果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我國應該在立法上進行適當調(diào)整,使得民事?lián)p害賠償水平與工傷保險賠償水平趨向一致。
2.3 構建社會承擔機制
大學生實習作為一項關系民生問題的社會事業(yè),社會救濟方式勢在必行,理應構建社會承擔之道,擴大責任承擔主體,如此才能實現(xiàn)對學生權益的全方位維護。
1.政府應建立實習專項基金
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實習制度功能的發(fā)揮,可以通過財政劃撥設立專門的實習基金,用于對較好落實實習工作的實習單位的獎勵與對學生實習期間必要費用如交通費的必要補助。更重要的是,要在實習基金中預留一部分作為學生遭受人身意外傷害的補償,這樣有利于避免因賠償主體因責任能力的有限導致的學生權益維護不充分的問題。
2.推行學生實習責任保險
現(xiàn)代侵權責任法的發(fā)展方向,就是要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結合,完全依靠侵權責任法民法救濟方法不能有效解決所有的問題,是有局限性的。推行大學生實習責任險,由實習單位、學校和保險公司共同編織一張實習生權利保障網(wǎng),轉嫁事故風險,使賠償問題社會化,無疑是解決學生實習傷害事故賠償?shù)囊粍┝挤健?/p>
教育行政部門可以與學校和保險公司進行協(xié)商,設立專門的學生人身傷害保險項目,學生作為保險受益人,實習單位與學校作為保險人。當大學實習生在執(zhí)行實習任務的實習過程中若發(fā)生人身意外傷害事故,就依法由保險公司作為理賠人,負責損害賠償?shù)呢熑伪kU。并以此為籌碼爭取較高的保險費率,且可以協(xié)商免去過于繁瑣的手續(xù)。而該種類的保險項目又具有某些福利性質,保險公司可以爭取一些稅收上的優(yōu)惠。如此有利于實現(xiàn)事故責任承擔的社會化,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承擔之道。
參考文獻
[1]黎建飛.勞動與社會保障法[D].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2]萬金店.大學生實習期間的法律關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9.
[3]賈輝.高校畢業(yè)生企業(yè)實習人身意外傷害救濟制度探討[J].就業(yè),2009.
[4]陳利敏 鄧慧.淺談大學生實習中各方法律關系[J].貴州工業(yè)大學報.2008.
[5]尹曉敏.權利救濟如何穿越實習之門——實習傷害事故中大學生權利救濟的法律思考[J].高教探索,2009.
[6]李積萍.實習學生意外受傷合法權益誰來保護[J].職業(yè)與教育,2008.
[7]宋潔.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法律關系與風險防范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10).
[8]張新寶.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與普通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系[J].中國法學,2007(3).
[9]廖嘉.工傷保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共存與發(fā)展[D].上海財經(jīng)大學,2008.
[10]劉樂舟.工傷保險與一般人身損害賠償之比較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8.
[11]陳紅梅.工傷賠償與侵權賠償競合的法律分析及對策[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
[12]陳平.從法律視角探析體育傷害事故處理和預防[J].中國學校體育,2006.
[13]付麗紅.等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校外實習風險防范對策研究[J].貴州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9(7).
[14]張平華.關于工傷保險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shù)年P系[J].法律適用,2008.
[15]程穎.工傷事故救濟法律制度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8(8).
[16]余衛(wèi)明.論實習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承擔[J]時代法學,2010(4).
[17]劉惠芹.高校學生校外實習傷害事故的法律救濟[J].江蘇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