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談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最大的障礙,很多教師和學生會不約而同地想到英語詞匯的教與學。對于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來說,詞匯量的大小直接決定著學習語言水平的高低,英語也不例外。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努力設計多種詞匯教學方法,進行詞匯教學創(chuàng)新,開展詞匯趣味教學,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目標。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和規(guī)律出發(fā),善于用學生容易接受并且喜歡的形式實施詞匯教學,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詞匯;方法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詞匯的教與學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詞匯量是制約英語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水平、寫作水平、聽力水平和口語水平。本人結(jié)合教學實際經(jīng)驗,總結(jié)了一些課堂上可以常用并且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旨在改善枯燥無味的英語詞匯教學模式,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利用有限的時間加大詞匯記憶。
一、利用諧音記憶法進行教學
對于英語學困生來說,學習英語是離不開母語協(xié)助的。教師可以依靠我們的母語,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英語單詞的發(fā)音特點,挖掘單詞發(fā)音本身所蘊含的形象信息或其諧音與詞義的聯(lián)系,以便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舊組塊),使之參與到相關的單詞學習中來,使單詞的音、形、義有機聯(lián)系起來,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利用諧音進行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記憶單詞詞形。諧音助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詞匯,更容易攻克單詞記憶的難關。如以下幾個詞匯的教學,就很容易通過諧音使學生引起共鳴:教師可以把ambulance(n.救護車)譯成“俺不能死”,另外搭配情景“受傷后求救,快叫‘俺不能死啊!”;還可以把ambition(n.野心)譯成“俺必勝”,學生很快就會聯(lián)想起該單詞“野心、雄心”的詞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恰當運用諧音法輔助教學,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興趣。
二、利用詞源典故教學
英文中有些詞匯是有它的來源的,教師在借助其詞源進行教學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一些英美的文化常識,讓學生接觸新詞匯后終生難忘。如大家熟悉的“titanic”《泰坦尼克號》,英語中titanic原意是“巨人的”。由此,教師通過講述泰坦尼克號的故事和單詞本身的意思,學生就不難理解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巨輪為何被稱為“泰坦尼克號”了。很多學生記不住salary(n.薪水)這個單詞,其實這個單詞來源于salt,教師可以遷移到歷史知識中去進行教學。古羅馬時期,食鹽必須從鹽場運到羅馬城,那時食鹽極為珍稀,因此沿途要派重兵保護,士兵們所得到的報酬就是salt,后來演變成了salary。利用學生熟悉的故事來幫助他們記憶單詞,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樂學,讓英語學習充滿樂趣。
三、利用分解詞根詞綴的方法教學
漢語詞匯有很多偏旁部首,而英語有詞根詞綴。在單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單詞的構(gòu)詞特點,找出生詞中的舊詞或舊詞根、詞綴,挖掘生詞與舊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或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人為地建立形象聯(lián)系,形成新的組塊,從而記住單詞。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只要掌握常用的詞根詞綴就能輕松記住很多單詞。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冗長的詞匯分解成幾部分,這樣一目了然,知道每個部分的含義,記憶單詞也就不是難事了。如trans[表from...to]+form[形式],表示“從一種形式變到另一種形式”,所以transform譯為“改變;變換”。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電影Transformer(《變形金剛》)片段,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詞匯。再如,pre[表“在...之前”]+dict[表speak],原意為“說在前面的事”,即“預言”。學生了解了詞根、詞綴以后,會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掌握背誦詞匯的技巧,做到輕松自如地學習新詞匯。
四、利用同義詞和反義詞進行教學
英語作為詞匯量極其豐富的語言之一,有著大量的同義詞和反義詞。同義詞和反義詞豐富多彩是英語詞匯的一大特色,所以,同義詞和反義詞教學是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部分。要搞好同義詞和反義詞教學,作為教師,我們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對同義詞和反義詞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其次,我們還應掌握一些適合于課堂同義詞和反義詞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如果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整合這些同義詞,那么學生的詞匯量則會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高,并且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信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漢語中,有著大量的同義詞存在,其用法大致相同,而英語同義詞則不同于漢語同義詞。其中,既包括在意義上的相同性,又包括在用法上的不同性。因此,教師在教授同義詞時,要注意對其用法的指導。如在寫作中,學生經(jīng)常使用because來引出原因,這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since, as, for來表達原因。在學習詞匯complete時,教師還可以滲透以下詞匯和短語:finish,accomplish, get through with,go through with等。
漢語中還有很多詞互為反義,如“好”與“壞”,“大”與“小”,某些英文單詞同樣也有反義詞。教師可以將這些單詞進行歸類,引導學生將兩個反義詞放在一起記憶,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如教授absent(缺席的,不在的)一詞時,可以聯(lián)想起其反義詞為present(出現(xiàn)的,出席的),另外還可以直接說出兩個詞的名詞詞性分別為absence和presence;教授optimistic(樂觀的)時,可以延伸出其反義詞pessimistic(悲觀的),以及其名詞optimism和pessimism,這樣可以增強詞匯記憶的深刻性。
五、利用詞匯聯(lián)想法教學
聯(lián)想記憶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把對單詞的記憶簡化。每個學生的聯(lián)想都有所差異,教師可以根據(jù)單詞的不同特點,對單詞的形和義進行分解和分析。
1.分解聯(lián)想法
在分解聯(lián)想法詞匯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共同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使已形成的詞匯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tài)變?yōu)榛顒訝顟B(tài),從而增強師生的默契程度和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如單詞candidate(n.候選人)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把該詞分解成三部分講解,can(能),did(做)和ate(表人),即“能做事的人”,當然可以做“候選人”。講解單詞tornado(n.龍卷風)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聯(lián)想龍卷風襲來之時“拖[tor]”起、“拿[na]”起很多東西,最后這些東西都“咚[do]”的一聲,掉在地上了。
2.形義聯(lián)想法
在英文單詞中,有很多單詞的形式與意義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他們之間的共同點進行組塊。如一些表示人的單詞后面都有-er,如reader,writer,speaker等,由于受這個規(guī)律的影響,不少學生把“教授”的英文單詞拼寫成professer,但是,如果教師提醒學生“大多數(shù)教授都是戴眼鏡的,而眼鏡是有兩個圓圈的(oo)”,就容易記住該單詞的正確拼寫形式為professor了。
3.求異聯(lián)想法
學生們在記憶形近義不同的詞匯時,總是容易混淆,高考中也側(cè)重對這些詞進行考查。在學生學習或復習這些單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想已學過的與其音、形相近的詞,通過對比找出差異。如學到though時,教師引導學生將舊詞th-r-ough與之聯(lián)系起來,正好through在th-ough的中間加了一個r,若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就是“字母r從盡管(though)中穿過(through)”。這樣,就使兩個容易混淆的詞匯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形成新的組塊。lie作“躺、位于”解時,它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形式分別為lay和laid;而作“撒謊”解時,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為lied和lied,學生容易把他們混淆。教師可以說:“我們暫且將說謊看作是正常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說過善意的謊言”。因此,lie(說謊)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形式屬于“正常變化”,在單詞后面加上“-d”即可。再如,學生常將whether與weather混淆。教師從兩詞的拼寫特征分析入手:wh-e-ther、w-ea-ther,whether是以wh開頭的且是一個疑問詞,引導學生回想以wh開頭的其他疑問詞what、which、who、where,這些都是學生所熟知的,強化wh的疑問“身份”,從而記住whether是“是否”,而weather是“天氣”。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需要精心備課,活躍課堂氣氛,抓住學生對詞匯的“興趣點”,將一個個生硬難記的英文單詞變得活靈活現(xiàn)。同時,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延伸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減少學生課下記憶單詞的時間,把機械記憶轉(zhuǎn)向樂學樂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憶和運用相結(jié)合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葛文山.做最好的英語老師[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桂詩春.多視角下的英語詞匯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