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所求的朋友最難得,不妨閉眼一試,把有所求的朋友一一刪去,最后還剩幾個?
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鐘子期之外最受推崇的了,但他們的交往是那么的短暫。相識已是太晚,作別又是匆匆。李白的送別詩是“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從此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多情的杜甫在這以后一直思念李白,不管流落何地都會寫出刻骨銘心的詩句,如“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等。
李白應該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達、交游廣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沒有在他的詩中出現過。
這里好像出現了一種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為條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杜甫也做出了單方面的美好承擔。李白對杜甫無所求,杜甫對李白也無所求。
友情因無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還是不平衡。詩人周濤描寫過一種平衡的深刻:“兩棵在夏天喧嘩著聊了很久的樹,看見彼此的黃葉飄落于秋風中,它們沉靜了片刻,互相道別:‘明年夏天見!”
詩人楚楚則寫過一種不平衡的深刻:“真想為你好好活著,但我疲憊至極。在我的生命終結前,你沒有抵達。只為最后看你一眼,我才飄落在這里。”
(選自《余秋雨文集》,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