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 侖
“大哥”李嘉誠
◎ 馮 侖
有一次,我們組團到香港去見李嘉誠,打算看看這個華人世界的超級“大哥”。
李嘉誠當時已經(jīng)70多歲了。電梯門一開,我們就看見他站在那兒迎接我們,然后跟我們一一握手。我們一下子就愣住了,這一開門就見“大哥”跟平時不一樣啊!接著,“大哥”發(fā)名片,發(fā)名片的同時還遞來一個盤子,要我們抓鬮,上面有個號碼。我們很詫異:要見“大哥”怎么還得抓鬮啊?后來我們才知道,這個號碼決定了自己吃飯坐哪桌,這樣就避免了尷尬,否則我們這些同學(xué)誰坐一號桌、誰坐二號桌都很尷尬。照相也按這個號站隊。我們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大家都很舒服。
站好后,我們鼓掌,希望“大哥”講話?!按蟾纭闭f他沒準備講話,我們說一定要講,因為我們覺得如果他不講,我們小人物的角色就演不下去了——大家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于是“大哥”開始講話,他說:“我沒做準備,我只講八個字——‘創(chuàng)造自我,追求無我’。”我們一聽,發(fā)現(xiàn)“大哥”學(xué)歷不高,卻讀了很多書,因為講的都是哲學(xué)?!按蟾纭庇闷胀ㄔ捴v完,又用廣東話講了一遍,因為有人是廣東人。“大哥”發(fā)現(xiàn)還有老外在,于是又用英文講了一遍。這八個字闡述的道理很深奧。什么叫“追求無我”?在蕓蕓眾生中,你越做越強大,超越了他人,就容易給別人造成壓力,因為你強大了之后,你站著,別人蹲著,別人就會不舒服,所以我們要追求無我,讓自己融入蕓蕓眾生中。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自我,一方面要讓自己回歸平淡,不給別人造成壓力。
“大哥”講完話,我們開始吃飯。我跟“大哥”中間只隔著一個人,我想這樣挺好,一會兒可以跟“大哥”多聊一下,所以沒急著說話。沒想到“大哥”吃了十幾分鐘,站起來說:“抱歉,我還要到那邊坐一下。”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一共四張桌子,每張桌子都多放了一副碗筷,“大哥”在每張桌子上坐了15分鐘,一共一個小時。意識到這樣的安排,大家都感動了,這種周到和細致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吃完飯,“大哥”沒有先走,而是和大家一一握手,他說每個人他都要握到。握著握著,他突然發(fā)現(xiàn)墻角那兒站著一個服務(wù)員,就專門跑過去跟那個服務(wù)員握手。
我在這時候和“大哥”說了一句話,我說我看過他的一次非正式的演講,問他有沒有書。他說“我?guī)湍銌栆幌隆?,然后就交代下去了。結(jié)果等我上車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把書拿給我了。所以“大哥”之所以能成為“大哥”,是因為他能讓每個人都舒服。后來,我們班長(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傅成玉)跟我說,因為李嘉誠做人周到、真誠,所以很多人到了香港都愿意跟他做生意。
(摘自《行在寬處》湖南人民出版社 圖/全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