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紅
摘要 為進一步提高北海市糯玉米產(chǎn)量,實行無公害、高效種植,本試驗對22個糯玉米新品種進行了主要性狀、抗性及產(chǎn)量比較。結(jié)果表明,桂紫糯2016玉米和WQ2686號糯玉米鮮果穗產(chǎn)量最高,分別較對照桂糯519增產(chǎn)57.3%和40.2%;同時具有較強的抗性,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比較適合在北海市進行推廣。
關(guān)鍵詞 糯玉米;新品種;產(chǎn)量;廣西北海
中圖分類號 S513.037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3-0032-03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yield of waxy maize in Beihai City,achieve public nuisance,high efficiency planting,the main characters,resistance and yield of 22 new waxy maize varieti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sh fruit yield of Guizinuo 2016 and WQ2686 were the highest,compare with CK Guinuo 519,increased 57.3% and 40.2%,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they have strong resistance and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which were suitable for promotion in Beihai city.
Key words waxy maize;new variety;yield;Beihai Guangxi
糯玉米,也稱蠟質(zhì)玉米,其營養(yǎng)豐富、口感好。富含維生素 B1、B2、B6及多種氨基酸,具有防癌、抗癌之功效,是天然的營養(yǎng)保健食品[1]。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優(yōu)質(zhì)、抗病、高產(chǎn)糯玉米的需求,對糯玉米產(chǎn)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yōu)良的玉米品種都具有顆粒飽滿、耐干旱、抗病蟲能力較強的特點,優(yōu)良的玉米品種更有可能實現(xiàn)高產(chǎn)[2]。選育出質(zhì)優(yōu)、高抗、高產(chǎn)的糯玉米成為糯玉米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前提。為推進北海市糯玉米品種優(yōu)良化,篩選出高產(chǎn)、抗病、優(yōu)質(zhì)的糯玉米新品種,將21個糯玉米品種與本地主栽品種桂糯519進行比較試驗,以期為糯玉米新品種的選育、審定及推廣提供重要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共22個,分別為甜糯1604、申科糯6號、柳糯592、LHY156、XN二號、桂紫糯526、百香甜糯888、桂W1518、綠海花糯3號、河糯2號、玉農(nóng)科糯、天香糯11、桂紫糯2016、桂W1568、黑寶、綠糯2號、黔糯868、WQ2686、昊糯、百香糯1601、筑糯63208、桂糯519。
1.2 試驗設(shè)計
試驗共設(shè)22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桂糯519作對照(CK)。試驗采用簡比法,5行區(qū),每行種植21株,不設(shè)重復(fù),小區(qū)面積20 m2,密度為5.25萬株/hm2。兩邊行進行品嘗鑒定和評價,實收中間3行計產(chǎn)。四周用相同品種作為保護行。
1.3 試驗實施
在春玉米播種前實施土壤深松作業(yè),深度至少達到30 cm,之后耙地,精細整地,確保地面平整,松緊適宜一致,為提高播種質(zhì)量奠定基礎(chǔ)[3]。3月4日播種,基肥施復(fù)合肥30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鈣鎂磷肥150 kg/hm2;4月9日定苗,追施復(fù)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9月7日噴玉梁笑防田間雜草;9月23日施復(fù)合肥375 kg/hm2;4月7日噴阿維菌素防玉米螟。5月28日收獲。試驗采用統(tǒng)一管理模式,各試驗地塊排灌方便,肥力均勻。
1.4 調(diào)查內(nèi)容與方法
記錄不同時期糯玉米的主要特性特征及田間抗性情況,包括生育期、株型、株高、穗位高、穗長、穗粗、禿尖、穗行數(shù)、保綠度、紋枯病、銹病、大斑病、小斑病、莖腐病等,同時在收獲期進行產(chǎn)量測定[4-6]。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主要性狀特征
不同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存在一定的差異,河糯2號、昊糯、百香糯1601、筑糯63208、桂糯519(CK)的生育期為78 d,桂W1568的生育期最短,為72 d,最長和最短的生育期相差6 d,其余品種在73~77 d之間。從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參試品種的株型為平展,只有少部分的半緊;參試品種的果穗有些為錐形、有些為筒形。
LHY156的株高最高,為222 cm,桂W1518和桂W1568的株高最小,為170 cm,其余參試種的株高在174~220 cm之間。綠糯2號的穗位高最大,為93 cm。
參試品種黑寶的穗長最大,為21.7 cm,綠?;ㄅ?號的最小,為16.1 cm,其余品種在16.9~20.5 cm之間。除了昊糯外,其余品種的穗粗值均大于對照品種,其中黔糯868的穗粗值最大,為5.74 cm。筑糯63208的禿尖最長,為2.3 cm,綠糯2號和河糯2號的最短,為0 cm,其余品種在0.1~2.0 cm之間。各參試品種的果穗行數(shù)主要分布在10~20行之間,其中桂紫糯2016的平均行數(shù)最大,為18.4行,筑糯63208的最小,為12.0行。行粒數(shù)存在較大差異,在30.8~42.4粒之間。其中最大的為申科糯6號,最小的為綠?;ㄅ?號。保綠度最強達到92%、最弱為90%。參試品種桂紫糯526和黔糯868的雙穗株率分別為2.4%和1.2%,空稈率均為0,天香糯11分蘗率為1%,其余品種均為0。百香甜糯888的百粒重最大,為45.5 g,綠?;ㄅ?號的最小,為20.0 g,其余品種在21.5~44.5 g之間。
2.2 主要抗性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糯玉米品種在田間的抗性表現(xiàn)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參試品種均無發(fā)生倒折現(xiàn)象。除了玉農(nóng)科糯和天香糯11大斑病的發(fā)生程度為3級外,其余品種均為1級。小斑病的發(fā)生程度較為嚴重,LHY156、百香甜糯888、綠?;ㄅ?號、玉農(nóng)科糯、桂紫糯2016、綠糯2號表現(xiàn)為3級,其余品種均表現(xiàn)為1級。田間銹病的發(fā)生程度較輕,均為1級。各參試品種對紋枯病和莖腐病具有較強的抗性,在田間的發(fā)生率均為0。參試品種心葉期玉米螟危害級數(shù)均為1級。
2.3 產(chǎn)量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參試種的鮮果穗產(chǎn)量存在較大差異,在8 318.75~14 818.75 kg/hm2之間。其中桂紫糯2016的產(chǎn)量最高,為14 818.75 kg/hm2,柳糯592的產(chǎn)量最低,為8 318.75 kg/hm2。在參試品種中,甜糯1604、桂紫糯526、百香甜糯888、桂W1518、綠海花糯3號、河糯2號、玉農(nóng)科糯、天香糯11、桂紫糯2016、桂W1568、綠糯2號、黔糯868、WQ2686、昊糯、百香糯1601、筑糯63208等均較對照品種桂糯519(CK)增產(chǎn),增產(chǎn)幅度在2.08%~49.12%之間;柳糯592、LHY156和黑寶較對照品種桂糯519(CK)減產(chǎn),減幅在1.76%~16.29%之間。
3 品種評述
甜糯1604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果穗高較均勻,苞長,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381.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4.53%。
申科糯6號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高稈,果穗長、粗、大小均勻,禿尖短均勻,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0 318.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3.84%。
柳糯592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果穗低且均勻,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8 318.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減產(chǎn)16.29%。
LHY156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高稈,果穗長、均勻,禿尖長,大斑病、銹病1級,小斑病3級,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9 76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減產(chǎn)1.76%。
XN二號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較均勻,果穗短,粒型欠整齊,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0 406.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4.72%。
桂紫糯526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較均勻,雙穗株率2.4%,果穗短均勻,禿尖短均勻,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156.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2.26%。
百香甜糯888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較均勻,果穗長,禿尖長,大斑病、銹病1級,小斑病3級,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356.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4.28%。
桂W1518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矮稈,果穗低均勻,果穗長均勻,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131.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2.01%。
綠?;ㄅ?號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矮稈,果穗較低,果穗短均勻,禿尖長,大斑病、銹病1級,小斑病3級,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268.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3.40%。
河糯2號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果穗低,果穗長,禿尖短均勻,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0 906.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9.75%。
玉農(nóng)科糯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穗位高,果穗長均勻,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3級,銹病1級,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2 118.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21.95%。
天香糯11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穗位高,分蘗率11.9%,果穗長均勻,禿尖長,大斑病3級,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887.50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9.62%。
桂紫糯2016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果穗短,禿尖長,小斑病3級,大斑病、銹病1級,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4 818.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49.12%。
桂W1568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矮稈,穗位低均勻,果穗短,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 10 143.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2.08%。
黑寶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穗位低,果穗長均勻,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8 793.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減產(chǎn)11.51%。
綠糯2號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穗位高,果穗短,禿尖短而均勻,小斑病3級,大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050.00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1.19%。
黔糯868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穗位高,雙穗株率1.2%,果穗長,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037.50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1.07%。
WQ2686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果穗長,禿尖短而均勻,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3 206.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32.89%。
昊糯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穗位高,果穗長,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106.2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1.76%。
百香糯1601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株高均勻,穗位低,果穗長,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11 725.00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7.99%。
筑糯63208品種出苗整齊,長勢好,果穗長,禿尖長,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及葉期玉米螟危害1級,鮮苞產(chǎn)量達到11 368.75 kg/hm2,較對照桂糯519(CK)增產(chǎn)14.40%。
4 結(jié)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桂紫糯2016和WQ2686品種的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具有較強的抗性,鮮果穗產(chǎn)量較高,比較適合在北海市進行推廣。天香糯11和綠糯2號2個品種的綜合性狀及產(chǎn)量較好,但抗病性相對較差,應(yīng)選擇在大斑病、小斑病和銹病輕發(fā)生區(qū)進行種植,或者在種植過程中加強管理和做好大斑病、小斑病和銹病等常見病害的預(yù)防控制。
5 參考文獻
[1] 王維,袁雨晴,李士敏,等.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6(35):56-58.
[2] 楊恩情,楊亞麗,馬婭玲,等.漾濞縣冬早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云南農(nóng)業(yè)科技,2014(3):55-57.
[3] 沈新芬,沈淵.金山區(qū)鮮食彩色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2014(1):55-56.
[4] 侯本軍,林力,王敏芬,等.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分析[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2(21):18-21.
[5] 黃和勇,葉明鑫,陳藝婷,等.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12(增刊1):63-65.
[6] 陸桂清,盛小琴.鮮食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