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繡春刀:修羅戰(zhàn)場》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最難的地方在于如何把它呈現(xiàn)出來。理想狀況下,這部電影應該拍120天,但受制于天氣、演員檔期等,我們只有87天,怎么在各種限制下去實現(xiàn)我們的各種設計,這一點我挺焦慮的。
02 遇到的限制來自哪些方面?
各個投資方一起確定了預算,我們就一定要想盡辦法在這個預算之內完成。畢竟你要對投資方負責,不可以無限任性,只有在這個前提之上才可以有你的自由。
03 你所謂的自由是什么?
其實我說的自由不是指是否有人來干涉我的創(chuàng)作,而是說我想拍這個就可以真的把它拍出來,有資源可以幫我實現(xiàn)。
04 兩部《繡春刀》你分別跟張家振和寧浩兩位監(jiān)制合作,他們在項目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他們兩個都像鏡子一樣,幫助我看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看到一些我以為已經很好,但其實不好的東西,幫助我從原來的那個位置里面跳出來。創(chuàng)作本身要有自己的堅持,但是同時又是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在你堅定地知道自己要表達的是什么的時候,如何讓這個表達有效地傳遞到觀眾那里,不顧傳遞方式就會變成自說自夸或自我滿足。找到合適的監(jiān)制就能避免這些狀況發(fā)生。
05 你對武俠片情有獨鐘,什么是你所看到的江湖?
在以前的江湖中,大家都在爭天下第一,當時的觀眾需要的是浪漫和豪情,但現(xiàn)在要是再講這個大家會笑死。讓江湖進入廟堂只是為了讓故事離我們更近一點,構架一個看起來更真實的江湖。沈煉是壞人、是好人,更是普通人,他的身份屬性存在巨大反差,這是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點,討論官政制度并不是核心。
06 你怎么看待觀眾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觀眾的需求一直在變化,并不見得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觀眾有時寬容度很高,有時對兩部電影會有完全不同的兩套標準,變得嚴格甚至苛刻。我想透過電影跟觀眾溝通,把想說的話說給他們聽,看他們有什么回饋,而不是去講觀眾想聽的話。如果運氣好,你講的話他們可能會喜歡聽,這是最和諧的狀態(tài),但不能勉強。
07 在奠定個人風格上,誰對你的影響最大?
大家都知道我喜歡北野武和杜琪峰,除此之外我還很喜歡看日本動漫。除了電影、小說,有很多有趣的和令人興奮的東西都來自于看漫畫和打游戲這兩個渠道,看上去可能有些中二,但這里面是存在光彩的。
08 在今年的私人觀影l(fā)ist中,哪部電影令你印象最深刻?
張楊的《岡仁波齊》我很喜歡,電影有時是感性的,但是細節(jié)是很理性的。
09 工科出身,研究生上了北影,學院派教育對你有什么幫助?
學校教育不是要培養(yǎng)大師,而是提供多元化發(fā)展,就好像你去練武功,師傅教了很多內功心法,當時聽不懂,但等離開了學校,不斷在實踐中慢慢體會,就會明白這些東西是最適用的。學校是這樣一個地方,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校本身沒有提供資源的義務,但我所有的團隊主創(chuàng)都是同門或者師兄弟,到現(xiàn)在我們也沒有換過主創(chuàng),這么棒的資源只可能來自于學校。
10 從你的經驗出發(fā),對那些想進入這個行業(yè)的年輕導演,你有什么建議?
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最難的。那個時候我們也特別不服氣,我們手里有一個不錯的劇本,也相信自己能把它拍成一個比市面上很多電影都更棒的電影,但是始終沒法往前推進。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過程的確需要一些運氣,堅持堅持,運氣就真的變好了。其實現(xiàn)在只要能力不錯,一露頭就會被各個公司搶,機會非常多,前提是你要有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