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會用“無事不登三寶殿”來表達(dá)“沒有事不會登門造訪,只要登門,必是有事相求”之意。然而,究竟何為“三寶”?“三寶殿”又是指什么?很多人其實并不知曉。
其實,所謂“三寶”指的是“佛、法、僧”。其中的“佛”是指大知大覺之人,即釋迦牟尼;“法”是指佛法及佛所說的道義;“僧”是指繼承和宣傳教義的人。
而“三寶殿”又是指什么地方呢?明代學(xué)者歸有光解釋說:三寶殿是指佛、法、僧三大活動的場所,即三寶所在之殿。“佛”的活動場所,是指佛教徒登場辦事的地方;“法”的活動場所,是指佛家藏經(jīng)書的閣樓;“僧”的活動場所,是指和尚睡覺的禪房。這三處地方,是清靜高潔的佛教重地,進(jìn)出的都是佛門弟子,外人不可隨意亂闖,故稱“三寶殿”。久而久之,也就有了?“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