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引路】
陳奐生想罷,心頭暖烘烘,眼淚熱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睜開來細細打量這住的地方,卻又吃了一驚。原來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平頂(天花板)白得耀眼,四周的墻,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就刷刷白,地板暗紅閃光,照出人影子來;紫檀色五斗櫥,嫩黃色寫字臺,更有兩張出奇的矮凳,比太師椅還大,里外包著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來。再看床上,墊的是花床單,蓋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嶄新的綢面,呱呱叫三層新。陳奐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窩里縮成一團,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別是腳)不大干凈,生怕弄臟了被子……隨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點聲音來,好像做了偷兒,被人發(fā)現(xiàn)就會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著腳跑出去;又眷顧著那兩張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輕輕捺了捺,知道里邊有彈簧,卻不敢坐,怕壓癟了彈不飽。然后才真的悄悄開門,走出去了。
(節(jié)選自高曉聲《陳奐生上城》)
名師解讀
選段文字主要對陳奐生所住房間的擺設(shè)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并抓住陳奐生的心理寫出了這位農(nóng)民進城后住進招待所的反應(yīng)?!靶念^暖烘烘,眼淚熱辣辣” 寫出他被吳楚的做法感動了,凸顯了農(nóng)民的質(zhì)樸。房間的環(huán)境讓陳奐生“吃了一驚”,間接展示了農(nóng)民要求改善生活的復(fù)雜心理。這個片段中最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是陳奐生不敢坐沙發(fā),文章后面則有他交了五元住宿費后毫無顧忌地坐,說明了陳奐生思想的狹隘性,他覺得“不坐白不坐”,既然交了錢,坐壞了也沒事。由于長期的貧困和生活天地的狹窄,使陳奐生變得愚昧無知,面對“天堂般”的房間猶如劉姥姥初次走進大觀園,出盡了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