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呈現(xiàn)】
近日,微信朋友圈傳出一張復(fù)旦大學某教授的酬薪單,圖片顯示,5月份該教授工資應(yīng)發(fā)15335元,但實際到手只有8272元。當事人回應(yīng)稱網(wǎng)上信息屬實,工資單也是真實的。對于外界關(guān)注的“扣繳教師公寓費用”這一項,他表示,教師公寓實為學校公租房,有居住年限,而目前的工資水平無法滿足在上海的生活?!巴ㄟ^這張工資單,可以大體看出一位工作30年的老教授的收入情況,能說(收入)高嗎?”當事人說。這份工資單“是有些低的”,但全國高校差不多都是這個水平。此前,網(wǎng)上有傳言稱,基本工資只是大學教授收入的一部分。當事人對此表示,大學教授額外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絕大多數(shù)還是靠基本工資,生活壓力很大。有媒體報道稱,該教授的月工資還不如上海月嫂的到手工資高,還有媒體將其與民國時期各教授的收入情況作對比。當事人認為,把當今大學教授的薪資與上述群體工資相比較是沒必要的,“不是月嫂工資太高了,而是教授工資太低了。”他認為大學教授的工資應(yīng)該更高一點,讓教授更有尊嚴、更加體面、更好地投入教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的2013年部分高校教師收入情況調(diào)查顯示,年薪在10萬元以下的教師占比近一半,20萬元以上的占比不足5%。
深度解讀
本素材單從工資低的角度來看,可以批評當下社會工資分配的不合理,批評腦體倒掛,名教授收入不如月嫂的現(xiàn)象,并分析其產(chǎn)生的根源;也可以辯證分析,指出不能因此而認為讀書沒有用,不能簡單地以工資收入的高低來衡量人才的價值。
解讀誤區(qū)
不能歧視月嫂等體力勞動者;教授就應(yīng)該“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