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孩子是婚姻的紐帶。為人父母的時常會思索,孩子到底是婚姻的什么呢?是救世主,還是墳?zāi)??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談?wù)勥@個話題。首先,孩子是幸福婚姻的催化劑。
兩個結(jié)為連理的人,因為孩子共同承擔(dān)起了生活的責(zé)任。孩子的降臨,讓他們完成了從孩子到父母的轉(zhuǎn)變,讓他們成為了一個新生命的養(yǎng)育者、一份新生活的奉獻者。角色的轉(zhuǎn)變讓他們褪去了戀愛時的猶疑與青澀,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有了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只有兩人相對的時候,也許還會為了“你的責(zé)任”、“我的難處”多少爭吵,但當(dāng)面對一個孱弱的、與自己血脈相連的新生命時,無一例外地將更多責(zé)任攬到了自己身上。不為別的,也許只是為了看到孩子更多對自己的依賴與信任。
孩子的童真與可愛總能為生活帶來各種樂趣與希望。不可否認,有許多父母確實是通過孩子來實現(xiàn)自己的。當(dāng)他們面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壓力時,孩子的丁點進步都能給他們帶來希望,給無望的生活帶來光亮。孩子每天都在成長,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讓父母體會到了踏實的成就感,每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場景都讓父母卸下忙碌生活的疲憊,為內(nèi)心注入新鮮的養(yǎng)分。微博上有個熱門小視頻,一個小姑娘歡快地朝著媽媽的鏡頭奔來,臉上沾了點食物殘屑,媽媽一邊想幫她擦掉一邊問:“親愛的,你臉上的是什么呀?”小姑娘甜甜一笑:“美貌。”一旁的父母們開懷大笑。這樣的場景,相信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中都不陌生。
在孩子成長的同時,父母們也在學(xué)習(xí)。信息時代,知識的換代日新月異,如果家長不能與孩子同步學(xué)習(xí),無法輔導(dǎo)孩子功課倒在其次,與孩子的代溝會越來越大,以至于和孩子脫節(jié)、和時代脫節(jié)。而那些善于學(xué)習(xí)的家長,帶著孩子一樣的好奇心、帶著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欲,他們得到的,絕不僅僅是實用的知識,還有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成功的自信。而這些積極心態(tài),以及以身作則的行為模式,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而在糟糕的婚姻中,孩子們并不是什么罪魁禍首,最可能的情況是,他們成為了這些婚姻的替罪羊。
一些人的早年創(chuàng)傷不但侵蝕著他們的身心健康,還遷移到了他們的親密關(guān)系中,影響著他們的伴侶和孩子。從自己的家庭中習(xí)得的消極認知模式與行為方式不僅阻礙他們的人際交往,還給孩子們帶來了各種童年陰影:酗酒、暴力、盜竊、社交障礙,就如他人傳遞財富一樣,這些“財負”也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了下去,孩子何辜!人言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龍的孩子也許希望做一只鳳,而老鼠的孩子又何嘗希望打洞?但父母的影響,卻是孩子終其一生無法拋棄的。
家庭一方的缺失讓孩子失去了被教養(yǎng)、被呵護的機會?!肮ぷ骺瘛毙透改浮⒄劶敖甜B(yǎng)孩子就“失蹤”的父母、忙于婚外情無暇顧及孩子的父母……大千世界總有那么多的誘惑等待著他們,卻無一人想到還有個幼小的靈魂在家里,渴望著爸爸媽媽才能給予的、獨一無二的關(guān)愛。前幾年文章被曝出軌的時候,馬伊刑正懷著二胎。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對二寶隱瞞父親的這段“過去”,但對于第一個孩子來說,父親出軌前后在家庭中的缺失、父母被卷入“出軌”風(fēng)波時的各類媒體狂轟濫炸,恐怕都是難以抹去的記憶。
更不要提離異家庭的孩子,簡直像是被父母丟了一顆核彈:處于離異中的男女,難免會把孩子當(dāng)成互相攻訐的武器,哪怕是在爭取,也不過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士氣,奪得斗爭的勝利。就算和平解決了分手,單方面的撫養(yǎng)、一方生活甚至城市的變動、未來的家庭重組等等,都會變成孩子生活的枷鎖。如果父母在其中缺乏了獨立與豁達,孩子很難從他們身上學(xué)到處理重大應(yīng)急事件的勇氣與智慧。
孩子絕對不是婚姻的墳?zāi)?。孩子是干涸婚姻的雨露,是?fù)雜社會的純真,是平凡生活的希望。當(dāng)你為生活所累時,想想孩子帶給你的快樂;當(dāng)你擁有充實的愉悅時,別忘了和孩子分享。孩子是婚姻的結(jié)晶,更是婚姻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