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平
摘要:人們有時候總會想,人,生存的意義到底在哪?在讀完余華的《活著》后,除了悲傷、壓抑、同情、震撼外,更多的是對“活著”的思考。思考我們到底是為了什么而活著,為自己還是為了某種信仰。如果身邊沒有親人和朋友只剩下自己,如果生活一直都被苦難和貧窮所籠罩,如果一次又一次的遭遇生離死別的痛苦,那么,我們還需要好好的活著么?答案肯定是“是的”,人活著為了什么?不光是要為別人以及身外的事物而活,更多的是要為自己而活。生活的或許會有苦難,或許會遭遇生死離別,但是,不要放棄生命,還好活著,我們好好活著是要讓死去的人安心,是要讓苦難將自己那顆積極樂觀的心打磨的更加閃亮。
關鍵詞:《活著》;生命的含義;堅持
《活著》這篇小說的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富貴的悲慘一生,從富有到貧窮,從囂張跋扈到卑微低下,從全家團聚到孤獨終老。開始的時候富貴是村里的一個地主,去了一個賣米老板的女兒家珍為妻,但是他每天都帶去城里吃喝嫖賭,就這樣,他祖父三代打下來的財富和房屋都被他給敗光了,富貴變得一貧如洗,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父親也在茅廁里死了。當時的他幾近絕望,或許這就是他的報應。一貧如洗的他只得靠僅有的兩畝地來維持生活,后來富貴去城里為病重的母親抓藥的時候,半路被抓去了當兵,他沒有戰(zhàn)死,但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回到家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不會說話,母親也去世了,家里窮的叮當響。上天給他的困難并沒有到此終止。后來家珍為她生了一個兒子叫有慶,他很懂事,但是在以此醫(yī)院抽血中,不小心意外身亡。這對富貴和整個家庭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再后來啞巴女兒嫁給了一個還算如意的丈夫,但是卻因難產(chǎn)失去的生命,留下了一個兒子。隨后妻子家珍也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在一次搬運貨物的時候被水泥板壓死,就連最后女兒鳳霞留下來的兒子也在吃豆子的時候噎死了。就這樣他的親人一個接著一個悲慘的死去了,他也老了,他的故事也結束了,剩下的只有他和一頭老牛。在小說中老年富貴對自己悲慘往事回憶的時候,不悲不痛,仿佛只是用平淡的語氣在敘述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這并不是把的狠心,只是在一次次的痛苦折磨后,他的心變得堅強起來,樂觀起來了。讀完后,我在想為什么,親人都走了,只剩下自己了,他還要活著,為什么不隨著親人一起死去。我給自己的答案是,他活著是因為他接受了那些苦難的考驗,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生命的價值,他樂觀的活著正是苦難后內(nèi)心強大的表現(xiàn)。
整篇小說的語言都非常樸實,并且從頭到尾都一直用一種平實得近乎冷漠的筆調(diào)進行冷靜的敘述。正是因為這些樸實、平淡的語言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和感染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富貴的兒子有慶因抽血過多而死了的時候,富貴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家珍這個消息,他怕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于是就把有慶的尸體放在村頭,每天去看他,能瞞多久是多久。后來家珍知道了,對富貴說“陪我到村頭走走吧”,走到有慶的墳前就失聲痛哭。這些都非常的樸實,但也是小說的最感人之處。
《活著》中講述了一個荒誕有真實的故事,荒誕之處在于,作者將歷史階段中的各種社會問題濃縮到一個家庭中,進行夸張化的展示。而它的真實之處在于小說中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同時小說中還帶有許多黑色幽默的味道,他對官僚,對大躍進運動,對文革等都進行了諷刺,這些在小說中能夠找到相應的情節(jié)的。比如說富貴兒子有慶是因為幫縣長的獻血,而抽血過多死的,如大家吃“大鍋飯”的情節(jié),開始大家都有肉吃,飯也能吃飽,但是后來,每個人都飽受饑餓的折磨。這些諷刺是用一種絕望、痛苦、無奈、心酸的形式來表達的。
對于這部小說的內(nèi)涵和主題,大家都有著不同的看法,許多人這部小說太過于消極,過于沉重,對讀者可能會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這是因為整篇小說都籠罩著一種悲傷、痛苦、壓力的氛圍,這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后會跟著富貴一次又一次失去親人而感到壓抑,感到心靈在撕扯。這不得不讓人感覺整個小說都有著一種消極的情緒。在故事的結尾寫到,富貴最后和一頭老牛相伴,暗示著人和其他動物的價值是相同的,只是保持一種“活著”的狀態(tài)?;蛟S這些就是電視劇版的“富貴”禁播的原因。當然也有些人認為,《活著》的情節(jié)并不是完全夸張的,雖然過于沉重很悲傷,但是從另一個方面可以讓人思索活著的意義,讓人對生命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可以從富貴悲慘的一生來得到一個感悟:“當我們煩惱于自己沒有鞋穿的時候,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有腳,珍惜現(xiàn)有的生命以及還活著的家人。”即使富貴的一生悲慘,但是他還是堅持的活著,不論生活多么的艱辛,他都沒有想過死去。這里作者要傳達的是一種積極的價值觀:即使生活充滿了艱辛,但是還是要堅持的活下去。對于這兩種看法,我是偏向于后者的。
在這個生活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的環(huán)境中,許多人對生命越來越不重視,可以因為一次失戀,一些債款就輕易的結束自己的生命,誰的一生中還沒有點困難和苦難呢?能活著本來就是一種幸運。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講很值得去品讀這篇小說,大多數(shù)的我們都是生活在溫室中的小花朵,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挫折,通過小說,讓我們知識那個年代的悲傷與貧苦,讓我們?nèi)ニ妓骰钪膬r值與意義?!痘钪凡皇切撵`雞湯,他只是通過對富貴悲慘的一生來帶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內(nèi)心的震撼,這種震撼會引發(fā)我們的反思,讓我們建立某種信仰“生活越是艱苦,我們越是要好好的活著”
參考文獻:
【1】郭亞元,《活著,活著》,金田,2013年3期
【2】樓海珍,《論余華小說《活著》的生存困境》,東京文學,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