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梅
吳文俊先生是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生于1919年,享年98歲。吳文俊一生從事數(shù)學研究,一心一意用腦,痛痛快快游戲。許多人不僅仰慕他的才學,更仰慕他的養(yǎng)生之道。
作為一名數(shù)學家,吳文俊的可貴之處就在于能把思考和身體活動截然分開,使得自己的生活有張有弛,成功避免過勞,維護了身體的免疫能力。生活中的吳文俊就是一個普通人。一把藤椅、一張書桌和兩臺電腦,幾乎擺滿了五間房的書,吳文俊的家和普通人一樣樸實無華。看圍棋比賽、讀歷史小說、觀歷史題材影片,是吳文俊在數(shù)學研究之外的愛好。90多歲的他還常一個人逛書店、電影院。沒有配備專車,他偶爾自己坐車去知春路喝咖啡。這個數(shù)學界的“老頑童”,始終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吳文俊永葆創(chuàng)新活力的秘訣,還在于他的淡泊自守。他從來不宣揚自身,以至于他在國內(nèi)的知名度與他的成就極不相稱。他一心向學,致力于科研。在總結成功經(jīng)驗時,他曾指出,做研究不要自以為聰明,總想些怪招,要實事求是,踏踏實實。“功夫不到,哪里會有什么靈感?”吳文俊37歲時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0多年后,他再次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如此長的學術生命,在數(shù)學界實屬罕見。面對外界疑問,吳文俊曾反問道:“我為什么不能保持這么長的學術生命?”
吳文俊的生活是“隨心所欲”。數(shù)十年來,他的愛好總是因時因地而變,唯一不變的是一顆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心。他曾在古稀之年去游樂場坐過山車,也曾在去泰國開會時爬到大象鼻子上拍照,玩得不亦樂乎。提到這段往事,吳文俊說,當時不知道害怕,看別人都去玩就跟著去,結果一上去就下不來了。熟悉吳文俊的人都說他整天樂呵呵的,好像永遠都沒有煩惱。吳文俊說:“我當然有煩惱。當煩惱真的來的時候,做你能做的事,把心放寬一點,順其自然,煩心的事很快就會過去?!?/p>
吳文俊的飲食很有規(guī)律。他常說,自己喜歡吃的,盡量少吃點,不喜歡吃的則要多吃點,葷素皆然。他認為人要保持健康,就必須品嘗各種食物,不可偏食,這樣才能獲得比較全面的營養(yǎng)。他說:“我嚴格控制自己不偏食。愛吃的東西不貪嘴;不愛吃的菜肴,若對身體有好處也要吃一點。我魚肉少吃、蔬菜多吃?!辈黄车绞裁闯潭??一般人不吃的蛇肉、狗肉、生魚片,他都會吃。每天早晨起床后,他的早餐是一碗稀飯、一個雞蛋和一杯牛奶,這樣既獲得了必要的營養(yǎng),又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
吳文俊樂觀開朗,從不抱怨。雖然是“90”后,但吳文俊似乎并不覺得自己是老人。一頭的銀發(fā)襯出他紅潤的臉色,吳文俊笑說:“我才90多歲,哪算高齡?。 碑敱粏柕剿酿B(yǎng)生之道,他連連擺手:“哪有什么特殊的秘訣,我平時連運動都很少做,比較喜歡坐著看小說?!闭f完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說:“要說運動,我平時在家里走來走去算不算?哈哈!”他還說:“我信奉丘吉爾的一句話,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要讓生活盡量輕松平淡,不要為無謂煩惱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