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朋友圈刷著一張很經(jīng)典的搞笑照片,一頭表情猙獰的大肥豬,半蹲在地上不愿主動朝前走,三個屠夫打扮的人在前面抓住耳朵拼命拉,一個人在后面拽住尾巴使勁推。圖片上還配了一段非常有哲理的文字:如果在工作中,你需要別人在前面拉著,后面推著,那就離死不遠了。
是人都有惰性,這是與生俱來的,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甚至自己喜歡的事和人,我們都很難做到時時和事事保持打雞血的亢奮狀態(tài)。舉個很典型的極端例子,初戀或熱戀期間的男女,每天都會絞盡腦汁創(chuàng)造各種黏糊糊的小感動,但是婚后幾乎99%的情侶都判若兩人,或者保持不冷不熱的溫度。其實,不是不愛,而是嫌愛太麻煩,因為纏綿都被彼此身體里的懶蟲所打敗。
這個世界上,能夠克服身體里的惰性,不借助外力,始終如一地堅持一種姿態(tài)專注于一件事情的人,并不是不存在,只是他們不在普通人身邊,而是在金字塔尖上,我們需要仰視才看得見,這也難怪每個領域的成功者都只能屬于少數(shù)幾個人。
有句勵志的雞湯文是這樣說的,成功就是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所以,不要總拿各種借口混日子,無理想,無抱負,稀里糊涂地讓自己的下場很慘。人生不斷進取和向上的過程,就是和身體里的惰性不斷斗爭的過程,我們每個人一定要克服懶惰,把短暫的光陰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在初入職場的許多年輕人中間,“三分鐘熱情現(xiàn)象”尤其普遍,任何事情堅持不下來,很容易半途而廢。更有甚者,就像打濕的火柴,始終點不燃。Team leader幾乎用盡所有力氣好不容易點燃了他們的激情,喚醒了他們的斗志,但是,過不了多長時間,甚至就在第二天,雄赳赳氣昂昂的熱情,就可能被自己的惰性澆滅,并再次回到了混日子的狀態(tài),繼續(xù)茍且而平庸地活著。
前些日子,有同事找我聊天,說很長一時間里,自己雖然很拼很努力,但工作和自我的成長似乎沒有突破性進步,所以非常焦慮甚至不安,希望尋求解藥。當然,這位同事其實是團隊非常優(yōu)秀的選手,無論是業(yè)務能力,還是為人處事的情商。之所以出現(xiàn)焦慮,多數(shù)情況下估計是來自于我給他們的壓力太大,期望值太高。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
在我的團隊里,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任何時候,我都不希望他們的工齡增長,而認識世界的能力下降,身上的棱角和創(chuàng)造力被歲月馴化。為了讓小伙伴們變得更優(yōu)秀,有時候,在他們眼里,我極像一個兇狠貪婪的暴君,常常撕碎他們的靈魂和自尊,舉起皮鞭使勁抽打著他們身體里的惰性和習慣性思維。因為我始終堅信,內(nèi)心的豐盈和個人才情的提升以及價值觀體系的建立,才是工作的最大收獲,其它乃身外之物。
對于這種殘酷近似缺乏人性的逼迫,肯定有人會討厭我,甚至不排除用腹語罵我,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理解,特別是離開我們之后。
對于同事的焦慮和困惑,我在這里給予回答。在生活和工作中,偶爾的焦慮是進步和向上的表現(xiàn)。
有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之稱的羅洛·梅說,焦慮是人類面對威脅,希望創(chuàng)造自我的正常狀態(tài)。在這個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焦慮的人才是真的健康、感覺到時代脈搏的人。
所以,不要害怕焦慮帶來的煩惱和休克性迷茫,更不要對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失去信心,偶爾有焦慮的表情和失眠的煩躁,說明你在思考在進步,你在主動打破自身的困擾,有破殼而出和煥然新生的希望。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每個人在步入職場之前,已經(jīng)虛度許多光陰,如現(xiàn)在還不趁著年輕再搶救一下自己,給不可預測的未來積蓄一些能量,提高生存的手藝,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團隊里的次品或淘汰品,越活越慚愧,最后被更大的世界和的舞臺甩得老遠。
人生和職場沒有什么訣竅,本質(zhì)就四個字,干就是了。向生就酣暢淋漓地干,向死就任由惰性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