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楠
月令七月節(jié)令果實之甜瓜管取甜時徹蒂甜
周利楠
甜瓜,又名香瓜、甘瓜、白啄瓜,是夏季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水果。甜瓜有很多品種,著名的新疆哈密瓜就是其中之一。甜瓜的果實因其品種的不同呈現(xiàn)出多種形態(tài),以球形、橢圓形居多,皮色有黃、白、綠、間雜斑紋之別,果肉也相應(yīng)呈現(xiàn)出綠、白、赤紅、橙黃等多種顏色。果實肉質(zhì)或脆或綿軟,甜爽多汁,食之則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中國是世界上栽培甜瓜最早的國家之一,據(jù)考證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成書于春秋時期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收有《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一篇,內(nèi)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一句,其中「七月食瓜」所寫應(yīng)當(dāng)就是甜瓜。另外,《齊民要術(shù)》與《農(nóng)政全書》等典籍中也都有如何種植甜瓜的記錄。中國最早栽培的甜瓜指薄皮甜瓜,哈密瓜、白蘭瓜等厚皮甜瓜的栽培歷史則相對較晚。
甜瓜味甘,氣味清香襲人,是夏令消暑之佳果,其營養(yǎng)價值可與西瓜媲美。甜瓜的食用價值很高,《食物本草》記載:「甜瓜,寒,無毒。少食止渴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壅塞氣,夏月不中暑氣,兼主口鼻瘡?!埂侗静菥V目》亦記載甜瓜「暑月食之,永不中暑」。除了消暑止渴外,《本草綱目》亦記載甜瓜的瓜子還可以用來除口臭:「用
甜瓜子杵末,蜜和為丸。每旦漱口后含一丸。亦可貼齒?!剐枰⒁獾氖牵秤锰鸸想m可止渴清燥,但多食亦有害處,《本草綱目》引寇宗奭語:「甜瓜雖解暑氣,而性冷,消損陽氣,多食未有不下利者?!固鸸闲院⑽柑摵?、腹脹者不宜食用。且因甜瓜所含水分較多,食用太多會沖淡胃液,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痛、腹瀉等癥狀,故甜瓜雖好吃,也不能貪多。
甜瓜在酷暑之中能帶給人們一絲清涼,更兼其果實外形渾圓飽滿、潤澤可愛,所以瓜形器尤其是瓜形盒在文物中多見。故宮博物院藏有陶瓷、玻璃、金銀、玉石、竹木、漆等多種材質(zhì)的瓜形盒,每一件用色、造型都能看出制作者設(shè)計之巧妙。如故宮博物院藏金漆瓜瓞紋瓜式盒,造型飽滿大氣,再飾以浮雕式嫩葉草蟲,整件器物動靜結(jié)合,煞是生動。繪畫作品當(dāng)中也不乏蘊(yùn)涵綿綿瓜瓞、子孫昌盛等吉祥寓意的香瓜的身影。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人繪《草蟲瓜實》圖,畫中的甜瓜造型簡練,線條勁挺流暢,設(shè)色清雅,顯示了作者較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由于甜瓜的構(gòu)圖簡單,對畫家的造型和筆墨要求就更高。在這幅畫作之中,畫家借瓜皮和葉子的斑駁殘缺,將平淡的甜瓜刻畫得饒有意趣。畫中設(shè)色層層積染,表現(xiàn)出了葉子與甜瓜的厚重之感。繪畫整體設(shè)色極盡變化,卻又相當(dāng)含蓄,堪稱甜瓜形象描繪之典范。
夏日炎炎、蟬鳴聲聲之中,行走于田間地頭,翠綠的甜瓜從瓜蔓中冒出,伴隨著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且嘗一個,蜜汁橫流,這享受,何其難得!
清 金漆瓜瓞紋瓜式盒高一〇厘米 長二〇·七厘米 寬一六·三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宋人繪 宋人集繪冊之“草蟲瓜實”絹本設(shè)色縱二三·五厘米 橫二四·八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