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國家的立法制度是否完備,側面體現了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以及人民的幸福安逸度。而行政立法是我國關于公權力的立法,它的完善程度可以看出我國的立法水平以及是否達到了法治國家的水平。這幾年雖然我國在行政立法方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公權力也確實得到了約束。但是,在我國在公民參與行政立法方面仍然還有不足之處,如在立法程序之中,公眾如何參與到立法當中還缺少精確地規(guī)定、公民如何具體的參與到立法中的形式也并不明確。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我們應了解什么是公眾參與,對相關概念進行解析,找出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行政立法;公眾參與;行政立法公開;行政立法聽證
中圖分類號:D922.1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23-0193-01
作者簡介:孟識睿(1992-),女,漢族,黑龍江人,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憲法、行政法。
一、行政立法中公眾參與機制概述
什么是行政立法?它是一種根據憲法、法律規(guī)定的享有立法權的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制定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而行政立法規(guī)定的內容是一種公權力,它具體是指是由行政機關對于民眾做出的正當行為的規(guī)定,涉及到民眾的自身利益,所以必須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有所限制前,我們應該了解能夠對公民行為進行約束的單位主體有哪些,他們可以對那些行為進行限制,如果公民真的違反了行政法,他們可以在何種程度內進行處罰,這些就是對行政立法權限規(guī)定的內容。
在進行任何立法活動中,程序都是該行為的重中之重,它是對立法行為進行約束的方法步驟,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只有在立法這輛飛馳的馬車上畫出既定的路線,才不會使這輛馬車跑偏。而行政立法作為對于公權力的規(guī)定,它的程序尤為重要。擁有立法權的行政機關必須要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立法,不然就是違法,要承擔相關的責任。由于行政立法是對公民的權利進行約束,所以公民作為政府機關的相對人,必須要在行政立法活動中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懊裰髁⒎ǔ绦虻墓_性使立法決策的過程得以公開,公眾因此參與其中,從而為立法決策建立在多數人意見的基礎上提供了制度性保證”。[1]而公眾指的是既包括受到行政行為影響的部分群體,也包括對這方面有所研究的專家。行政立法活動中引入公眾發(fā)表意見,可以使行政法在制定時考慮的更加周到,也能夠減少在執(zhí)行過程中所引發(fā)的爭執(zhí),真正的讓人民群眾成為主人。
二、行政立法中公眾參與機制的意義
在行政立法活動中引入公眾參與,既是民眾要求行使合法權利的正當行為,也是政府由決策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表現:
首先,公眾參與,在實現民主立法,保證行政立法合法合理的方面有重要意義。在行政立法中加入民眾的意見,可以準確地反映公眾的意愿和要求,可以彌補不足,成為滿足群眾的需要的行政立法。目前,我國正在建設法治中國,政府應該盡量滿足人們的意志,特別是在立法的時候,尤其是這么做符合立法的目的。而且可以完善民主制度體系。
其次,公眾參與有利于立法機構在立法的過程中在民眾群體之中獲得的更多信息,可有效提高立法的準確性,以促進有效執(zhí)行行政法。行政立法是立法的執(zhí)行機構根據實踐收集起來,通過獲得的信息形成的法律法規(guī)的質量一定會比僅僅從一方面提出的立法質量更高,從不同群體有選擇的過濾來提取出哪個有用的信息,以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行政法律。
最后,公眾參與對公民能起到宣傳法律的作用,增強公眾對法律的接受度,從而使行政法更好地運作。規(guī)范一旦取得人民的支持與認同,就會產生‘規(guī)范的內化,即外在的法律規(guī)范內化為行為者自身的行為準則—使‘他律變成‘自律,法律的控制機制也由社會外力的約束機制化為行為者的自律約束機制?!盵2]在行政立法中加入公眾參與,對于多數人來說,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讓民眾覺得實現自己的權利,強化法律中對公眾的理解程度,增加認同感法律感,讓公眾感覺法律他們制定自己的法律,而不是強加給公眾的,這將大大提高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并促進現實生活中的法律的實施。減少在執(zhí)行過程中不必要的行政沖突。
三、行政立法中公眾參與機制的不足
近年來,隨著法治社會的建設,以及民眾對于自身權利的認知,公眾參與在我國已經是很常見的事了,行政立法中早就有了多種形式的公眾參與,但是,要真正實現法治社會,僅僅是目前這些規(guī)定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進一步的對公眾參與制度進行完善。面對這種情況,我國應結合自身現有的問題和基礎,再吸取國際上對于公眾參與制度一些比較好的舉措,并充分聽取民眾的意見,用于創(chuàng)新,來完善我國行政立法中公眾參與中的一些問題,達到公眾參與的體系化,制度化,真正的是我們國家由“人治”走向“法治”。
[參考文獻]
[1]朱力宇.地方立法的民主化與科學化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6.
[2]劉莘.行政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