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麥粒腫(針眼)——金銀花茶
金銀花30克,水煮后去渣,將毛巾放在金銀花水中浸泡片刻,稍擰干后敷患眼,干后再泡再敷,每天做1~2次。
金銀花可清熱解毒、殺菌消炎,對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盜汗——烏梅大棗湯
烏梅9個,大棗(去核)3個,加水煮15分鐘,加入適量的冰糖調(diào)味,每天代茶飲。一般連喝3天,盜汗癥狀會明顯緩解。
久病體虛、思慮太過、情志不暢或心火太盛都會造成身體的過度消耗,而烏梅大棗湯有滋陰、益氣、斂汗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人體虧虛所致的煩熱口渴、氣短神疲、盜汗不止等癥狀。
3.痔瘡——花椒熏洗
花椒100克,加水2000毫升浸泡半個小時,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小火煮15~20分鐘。將藥液倒入木盆中,先用蒸汽熏蒸患處,待藥液溫度降至40℃左右時進(jìn)行坐浴,每天1~2次就行。
中醫(yī)認(rèn)為,痔瘡一般辨證為腸風(fēng)有熱,治療時應(yīng)清熱利濕、涼血解毒?;ń酚袦刂兄雇础Ⅱ?qū)濕散熱的功效,所以能促進(jìn)康復(fù)。
4.失眠——大棗柏仁小米粥
大棗20克(去核),柏子仁10克,小米100克,一同放入砂鍋內(nèi),煮至米粥黏稠狀即可。
大棗補(bǔ)脾和胃、益氣生津、補(bǔ)血安神;柏子仁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小米健脾和胃、除煩安眠。此粥具有補(bǔ)氣益血、安寧心神的功效,日常服用可以治療失眠多夢、神經(jīng)衰弱、脾虛食少等癥。
5.腰肌勞損——黃豆煮米酒
黃豆150克,米酒300毫升。黃豆炒熱后,倒入米酒,加少許水煮成一碗汁液,一次喝完,每天1次,一周左右就有明顯效果。
黃豆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消炎解毒、排膿止痛、益氣的功效;米酒可活血補(bǔ)氣、散結(jié)消瘀,兩者配合使用,可以讓腰部肌肉舒展,血液暢通,疼痛自然就好了。
6.胃酸胃脹——醋泡生姜
生姜切成薄片,放入瓶中,倒入白醋(沒過生姜),密封后放冷藏室保存,一周后即可食用。
常有胃酸、胃脹、胃痛的人早上空腹吃幾片醋泡姜,效果不錯。
7.唇干裂——桃仁+豬油
桃仁30克,研末后加入豬油(液態(tài))少許,調(diào)和均勻,放入冰箱令其凝結(jié),變成白色的油脂,每天用其涂抹患處。
桃仁活血化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而豬油藥性甘涼,有解毒的作用。二者對治療唇炎效果不錯。
8.腹瀉——蘋果水
將切好的蘋果放入鍋內(nèi),加水,以剛好沒過蘋果為宜。再加入冰糖適量,大火燒開,小火煮10~15分鐘。一般喝2~3天蘋果水,腹瀉即可痊愈。
蘋果果肉中含有果膠,煮過的果膠有吸附的作用,可以起到止瀉的效果。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 肖雷 郵編:65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