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鳳
那年初春,我和友人去南方一個水鄉(xiāng)古鎮(zhèn)游玩,走在人聲鼎沸的景區(qū)里,琳瑯滿目的商店林立兩側(cè),花花綠綠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頗有生活情趣的友人慧眼明辨,帶我走入一家人跡罕至的茶館。
茶館外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龍吟森森,鳳尾細(xì)細(xì),意境清幽。相比門庭若市的商場,茶館則冷清許多,但也因此靜謐恬淡,一派清風(fēng)朗月的閑情雅致之意。
走進(jìn)茶館,我們點了兩杯玫瑰花茶,兩盤甜點綠豆糕。那時,階前草綠,窗外花紅,我們坐在臨窗的位置,沐浴著從河面拂過的清風(fēng),看著裊裊的茶香氤氳彌漫,沁人心脾,怡然自得。
窗外游人如織,熙熙攘攘,我與多年未見的友人從容落座,喝茶言歡,把別后歲月的悲歡喜樂娓娓道來。時光仿佛停滯在這溫柔嫻靜的一刻,令人覺得此生再難有如此風(fēng)恬日美的好日子了。
尋常日子,煩憂叢生,困惑無盡,聚少離多,難得有閑情款款品茶,更難體會到人生的樂趣與欣喜。若是“偷得浮生半日閑”,不妨約上三兩好友,尋一處清凈所在,品一壺佳釀茗茶,開懷敘舊,談笑風(fēng)生。從茶熱到茶涼,日光西垂,晚霞染紅天邊,沉醉不知歸路,就這樣喝著淡淡涼茶,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未嘗不是一次詩意玄妙的體驗。
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存與水密不可分。白開水,太過清淡,味同嚼蠟,乏善可陳;飲料酒釀,皆是加工而成,太過濃烈,失去了純真的口感;茶水,卻是濃淡相宜,清香縈懷,不管是賓朋滿座的酒宴,還是故人重逢的喜宴,茶水皆可作為款待賓客的佳釀。
一杯茶水欣然入口,閉目凝神,靜心品嘗,唇齒留香,潤澤干涸,路途上的風(fēng)塵仆仆瞬間被洗滌,只留下馨香縈繞,醉人的芬芳令人如入縹緲的仙境,不知今夕何夕。
對于喝茶的地點,文人雅客頗有講究。周作人曾寫道:“喝茶當(dāng)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辈枋菢闼厍宓?,與之相對應(yīng)的品茶地點,則應(yīng)是素凈無痕的“瓦屋紙窗”,兩者氣質(zhì)相宜,氣場相投,氣韻一脈相承。配上素雅的茶具,倒上甘之如飴的綠茶,和知音故交共飲,那半日的閑趣,竟然能夠抵上十年的塵世好夢。你看,喝茶竟能有如此收獲,豈不是賞心樂事,簡單易得,何樂而不為呢?
曾在一本書中看到:茶道的意思,言簡意賅就是“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美的現(xiàn)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參悟永恒。
俗世生活,總是紛繁瑣碎,悲喜無常??v然有絲毫的歡樂,也是稍縱即逝,難以長久。但我們可以放慢腳步,悉心尋覓歡愉享樂,給樸素的日子點綴一些色彩,讓人有所眷戀,心存希望。于是,喝茶成了享受生活的首選方式,人人都可以消費得起,一壺茶,一套茶具,兩把座椅,便可架構(gòu)起一個安享歲月靜好的世外天堂。
閑暇日子,我喜歡泡一杯茉莉花茶,一邊喝,一邊看書,頓覺時光輕盈,生活可歌,愜意舒適至極,仿佛此生別無他求,此刻的遇見便是一生最美的風(fēng)景。在書中,我看到了另一個喜歡喝茶的同道中人——汪曾祺老先生。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汪曾祺在昆明西南聯(lián)大讀書,幾乎天天“泡茶館”。昆明人叫作“坐茶館”,但西南聯(lián)大的學(xué)生喜歡叫作“泡茶館”。
汪曾祺老先生認(rèn)為,“坐”是消磨時間的意思,“泡”則更勝一籌,有珍惜享受之意在其中?,F(xiàn)在的人,喜歡“泡”圖書館,“泡”酒吧,“泡”咖啡館,而那個年代,物質(zhì)匱乏,沒有那么多選擇,“泡”茶館便成了學(xué)生們輕而易舉的享樂之事。
在茶館里,汪老和同學(xué)們聊天、看書、寫文章,要一杯茶,伴著茶香裊裊,一天都在茶館“泡”著,簡直是“長”在茶館里,也是常有的事。汪老喝茶很講究,茶葉放得很多,喜歡味濃,甚至發(fā)苦。他喝得很慢,喝一口,還得回味一下,苦到極致便有了甜味。
外面戰(zhàn)火紛飛,汪老卻仍用心對待生活的細(xì)枝末節(jié),就連喝茶都不忽略,這種處變不驚珍惜光陰的人生態(tài)度,令人敬佩不已,心向往之。
喝茶是心靈的休憩,是一份悠然的情懷,是一種云淡風(fēng)輕的享受。塵世滄桑,浮云萬千,我們大可不必憂心忡忡,最好還是坐下來,平心靜氣喝完一杯茶,再去逐夢也不遲。這片刻的溫情停留,是我們愛自己最妥帖的方式。
(編輯 之之/圖 錦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