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寶
【摘要】目的 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納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血液凈化中心接受護理的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抽簽法來進行分組處理,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然后觀察組采取護理風險管理,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管理模式。分別觀察兩組中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中對護理工作表示總滿意的有48例(9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6.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8.2647;P<0.05)。結論 在血液凈化中心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提升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血液凈化中心;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7..01
血液凈化中心在近年來逐漸推廣開來,其中包含有血透設備、反滲水處理裝置及自動心電、血壓多參數(shù)監(jiān)護儀等,能夠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血液凈化,達到治療的效果[1]。能夠實現(xiàn)常規(guī)血液透析(HD)、血液濾過(On-lineHF)、血液透析濾過(On-lineHDF)、高效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可調鈉透析、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灌流(HD+HP)、血漿置換、蛋白A免疫吸附、腹水濃縮靜脈回輸?shù)戎委焄2]。但關于血液凈化中心的護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即隨機納入血液凈化中心接受護理的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采用分組對比分析的方式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價值,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中隨機納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血液凈化中心接受護理的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抽簽法來進行分組處理,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最小的19歲,年齡最大的42歲,平均(26.3±2.8)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最小的18歲,年齡最大的43歲,平均(26.8±2.5)歲。兩組在一般資料的比較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排除標準[3]:①拒絕參與實驗者;②調查不成功者;
③中途停止接受實驗觀察者。
1.2 方法
對照組基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取護理風險管理模式:首先,要保障充分的告知。向患者家屬告知患者的病情、存在的風險等,書面告知患者目前存在的風險、注意事項、防范措施以及病房的管理制度,患者家屬簽名確認知曉。加強風險評估。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如巡視、交接班制度等,觀察病情變化,加強防范。護理過程中加強病情觀察,嚴格落實查房、交接班、巡視等核心制度,及時書寫病程記錄。
1.3 觀察指標
在護理完成后,由護士向患者分發(fā)調查表,分別有“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不滿意”四個選項,由患者自行選擇后護士回收,然后統(tǒng)計總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較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中對護理工作表示總滿意度的有48例(96.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6.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8.2647;P<0.05)。見表1。
3 討 論
血液凈化中心在近年來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3],能夠治療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尿毒癥、高血鉀、嚴重酸中毒、頑固心力衰竭等許多病癥,在對血液凈化中心患者進行護理時,也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護理服務,避免出現(xiàn)風險。在本次研究中,將其作為觀察對象,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實施的效果。結合實驗分析,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較好,顯著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6.0%。
綜上所述,在血液凈化中心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提升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利群,高 飛,王素霞,等.優(yōu)質護理與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護理血液凈化中心患者實踐過程中的效果[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13(04):42.
[2] 錢婷婷.優(yōu)質護理與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護理血液凈化中心患者實踐過程中的效果對比[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12(01):600.
[3] 張 悅.優(yōu)質護理與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血液凈化中心患者實踐中的效果[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18(02):234-235.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