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xiàn)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雖說立秋以后,天氣逐漸涼爽,但并不意味著氣溫會馬上降下來,人們還會經歷一段高溫潮熱的苦夏。中醫(yī)認為,此時暑氣還未消退,養(yǎng)生要小心“陰暑”傷身。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消失,飲食應當適當延續(xù)暑天飲食。立秋的飲食應當清補,不可過分油膩。
立秋飲食宜祛暑 立秋時節(jié)的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中醫(yī)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牛奶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應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
立秋飲食宜除濕 立秋后很長一段時間,天氣仍然很炎熱,雨水也很充足,空氣濕度也較大,此時的養(yǎng)生重點仍在除濕。要注意調理脾胃,側重于清熱、健脾、利濕,以排出體內的濕熱之邪,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立秋時節(jié)宜潤燥 中醫(y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往往天氣干燥傷肺,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yǎng)肺。而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還處于衰弱階段,因此立秋過后肺功能開始處于旺盛時期,因此要加強調養(yǎng),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身體健康。專家指出,要適當多潤燥,多補充水分,可多吃點堅果類的食物或者銀耳粥和冬瓜湯之類的食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