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霞 朱峰
摘 要:火試金是將冶金學原理和技術(shù)運用到化學分析中的一種方法,樣品代表性好,準確度高。本文研究了高Te料中Au,Ag的分析方法。
關(guān)鍵詞:火試金;Te
1 前言
Te是稀有元素之一,化學性質(zhì)與S,Se相似,Te很少獨立成礦,主要從電解銅,鉛陽極泥中提取,銅鉛陽極泥中又富含Au,Ag,因此對于此類富料要想準確分析Au,Ag,必須首先消除Te的干擾。
根據(jù)文獻記載,Te對Au,Ag有很強的親和力,在熔煉和灰吹過程中對Au,Ag都會造成很大損失,當Te量多時,灰吹后的Au,Ag合粒中會殘留Te,合粒分金時,Te跟隨Ag一起溶在硝酸中,使Ag產(chǎn)生正誤差;另一方面,Te又使Ag在灰皿的損失增大,產(chǎn)生負誤差,所以Te的存在使Ag的誤差復雜化,更為重要的是當鉛扣中含Te達1.0g時就不能形成合粒了。
以往的分析方法都是在確知Te的含量后,減少稱樣量,最少稱到1.000g,同時大量加入NaCO3和Pbo以促進Te進入渣中,此方法的主要弊端就是稱樣量小,樣品代表性不好,另外試劑量加大也增加成本,所以一直想尋找一個能消除Te又不損失Au,Ag的分析方法,為此先后實驗了多種方法:礦樣300℃加NaCO3焙燒,礦樣700℃加NaCO3焙燒,效果均不理想,后又改為干濕法結(jié)合,先加硝酸除Te再灰化配料,效果居然也不好,分析該類樣品本身為渣類,成分復雜,硝酸恐不能大部分除去Te,最后改為濃硫酸溶樣,不論樣品含Te多高,結(jié)果均較滿意。
2.實驗方法
2.1 試劑
2.1.1 濃硫酸
2.1.2 碳酸鈉
2.1.3 硫酸汞(23g/L)
2.2 儀器和器具
2.2.1 箱式高溫爐(可升溫至1100°C)
2.2.2 超微感天平0.001mg
2.2.3 800ml燒杯若干
2.3 實驗步驟
稱取10.00g樣品置于800ml高型燒杯中,加入10ml硫酸汞(23g/L),80ml濃硫酸,蓋上表皿,在高溫電爐上蒸至半糊狀,取下,冷卻至室溫,加入300ml水和20mlNacl(10g/L),少量濾紙漿,用水洗滌表皿和杯壁,煮沸約5min,取下用溫水洗滌表皿和杯壁,稍冷卻后用中速濾紙過濾,將沉淀物全部轉(zhuǎn)移到濾紙上,用溫水洗滌沉淀物,將擦玻璃棒和杯壁的濾紙連同載有沉淀的濾紙置于黏土坩堝中,放入試金爐中,從室溫升至約500℃進行灰化直至灰化完全為止,以下同火法正常配料。
3 酸介質(zhì)實驗
4 濃硫酸的用量實驗
5 方法的回收實驗
從表中看出,Au的回收率在97.49%-103.09%之間,Ag的回收率在97.56%-102.78%之間,能夠滿足分析要求。
作者簡介:
朱峰(1982- ),性別:男,籍貫:河南省洛陽市,學歷:大專,畢業(yè)于河南工學院,現(xiàn)有職稱:理化助工 ,研究方向:化學分析。